首页 > 女生言情 >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 第859章 还场西风(二)

第859章 还场西风(二)(2/2)

目录

“是啊,从皇叔去后,丞相的白发就越来越多。”

他这种徐州老人,脱口而出的话语之中,对于刘备的称呼,还是当年那个“皇叔”,似乎他这样的人,早已经把这种称呼,刻进了自己的骨髓中。

他摇了摇头。“丞相肩上,是整个季汉的重担啊。”

琴声,继续在夜风中飘荡。

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悲欢,诉说着一个智者同命运的斗争。

黎明时分,季汉大军拔营继续北上。

越接近邺城,战争的气息就越发浓重。沿路都是荒废的村落田地,不知道是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逃命去了,还是曹魏的坚壁清野政策,让他们不得不离开。

赵五默默地走着,手中的长矛握得更紧了。

他在一个破败的茅屋后,看到了几只野狗,冷漠地望着行军队伍,那双眼睛让他很不舒服,似乎在看移动的食物,觉得他们这些人,会在不久后,成为他们的血食。

“唉,这乱世,何时才是个头啊?”

他喃喃自语,根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正午时分,前方突然扬起尘土,一队骑兵疾驰而来。

旗号显示是魏军,约百余人,为首的是个年轻将领。

“大魏国讨寇将军牵弘,奉我主之命,特来求见汉相诸葛大人!”那将领在汉军阵前勒马,声音洪亮却难掩疲惫。

赵五和其他老兵立即警戒起来,手中的兵器不自觉地握紧。

多年来与魏军交战的本能反应难以立即消除。

很快,军阵后方,传来消息,让牵弘进去叙话。

牵弘下马步行至诸葛亮四轮车前,单膝跪地:“邺城危在旦夕,我主特遣末将前来求援。此为我主亲笔信,请丞相过目。”

诸葛亮展开帛书,细看片刻,脸上露出复杂神色。

他将信传递给身旁的刘晔,缓缓道:“魏主愿将邺城守军,全权交由亮指挥?”

牵弘坚定点头:“我主有言,当今之势,汉魏之间,已经唇齿相依。能解邺城之围,击退楚军之人,除了卧龙先生,还能有谁?”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实不相瞒,城中战兵,已不足六万,其余辅兵民夫数量,也不过如此。”

“夏侯征西战死之后,楚军三路大军汇合,虽未直接围城强攻,但邺城,已和孤城无异。”

“得知卧龙先生率十万季汉大军来援,这已是我等死守邺城最后的的支持了。”

诸葛亮闭目沉思片刻,忽然睁眼,目光如电:“既如此,请牵将军回报魏主,亮已有破敌之策,魏军还需全力配合。”

牵弘听罢,眼中闪过惊异与敬佩。

“卧龙先生放心,我曹魏定然全力配合。”

诸葛亮颔首:“嗯,请将军转告魏主,我军将沿漳水北上,至邺城东南二十里处扎营,与城中守军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

“还请魏主派遣重臣前来我军营中,共商具体配合事宜。”

牵弘拱手道:“末将定当转达!”

再次行礼后,他翻身上马,带着随从疾驰而去。

赵五望着魏军远去的背影,不禁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双方还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如今却要并肩作战。

乱世之中的敌友关系,真是变幻莫测。

大军继续前行,终于在日落前抵达预定地点——漳水畔的一处高地,距邺城约二十里,与城中守军可遥相呼应。

扎营之时,赵五被分派到营寨西侧警戒。从这里可以远远望见邺城高大的城墙,以及城外连绵数十里的楚军营寨。

楚军旗帜如林,营火如星,规模之庞大令人心惊。

“好家伙,这得有多少人啊?”身旁的少年兵惊叹道,声音有些发抖。

赵五眯起眼睛估算:“听说是三十万。你看那连营的规模,起码蔓延了十里地。”

“我们能赢吗?”少年不安地问。

赵五没有立即回答。他望着远处邺城城墙上的魏军旗帜,又回头看看营中飘扬的汉字大旗,长长叹了口气:“不管能不能赢,这一仗都必须打。丞相说得对,唇亡齿寒啊。”

夜幕降临,汉军营寨中燃起篝火。

赵五正在啃着干粮,忽然听到中军方向传来一阵骚动。

不久,消息传开:魏国的使者来了,而且是重量级人物——曹魏太尉钟繇亲自前来,而且护卫他的人,正是夏侯渊之子,宗亲将领夏侯霸。

钟繇虽年事已高,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

“诸葛丞相。”

钟繇躬身行礼。“老朽奉我主之命,特来共商破敌之策。”

诸葛亮还礼:“钟公年高,不辞凶险亲临我军,亮感佩不已。”

双方入帐后。

钟繇询问起了曹魏这边最为关心的问题:“听闻卧龙先生,已有破敌妙计,不知我方当如何配合?”

“城内十二万大军,可任由先生差遣。”

诸葛亮看了看钟繇,又看了看他身边的夏侯霸,淡然道:“西楚之关键,在于士颂此子一人尔。”

“若士颂死,西楚之兵逼退。”

“其子年幼,西楚派系林立,必有内乱。届时,天下之势,尚未可知也。”

钟繇听罢,抚须沉思良久。

要是别人说,想要用杀士颂本人来破西楚之势,钟繇早就反驳了。那士颂是这么好杀的吗?不说他们这些人了,就是当年曹操在时,一样能看清这点,杀士颂则西南无忧。

为此,曹操亲统大军,追着士颂杀到了长江边。

最终不也是功败垂成吗?

邓王曹冲,选拔精锐刺客布局,得到了刺杀士颂的机会,终究也功亏一篑。

现在曹操,曹冲父子皆死,西楚成秦并六国之势。

稍稍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杀士颂是曹魏和季汉最后的生存机会,就好像当年燕丹遣荆轲刺秦一样。

但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杀士颂,何其艰难。

也就是对面是诸葛亮,钟繇才没有翻脸。

“士颂近来,业已成熟,不会轻易涉险,不知丞相有何妙计?”

诸葛亮神色平静:“用兵之道,无非奇正相合。正面抗衡,我军力不能及;唯有出奇,方有一线胜机。”

“我意,派出季汉之兵和曹魏军队混合出击,调动楚军,让他误会我军布置,兵力安排。最后,西楚军中,定然会有人意识到,我季汉大营,只有我诸葛亮一人,用一面大旗在牵扯他。”

“以士颂的个性,多半会亲自率领精锐,前来探查。”

“那时,我自有办法,引他入营。”

钟繇和夏侯霸对视一眼,他们当即明白,诸葛亮是准备以自己为诱饵,引士颂进绝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