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还场西风(三)(1/2)
“早闻士颂,对卧龙先生仰慕已久,若是先生以身入局,真有可能再引士颂冒险。”
钟繇不住点头。
“不论怎么看,这也是曹魏和季汉的一线生机。”
他没有问士颂进入季汉军营后,会发生什么,在他看来,有诸葛亮的布置,士颂若是轻易杀入季汉军营,那多半也就出不去了。
接着,对于后续双方如何配合,曹魏这边应该如何调用,以及曹魏这边有哪些将领可供诸葛亮使用,钟繇一一进行了介绍。
各种配合细节,都在这次被敲定。
这一回,和上次司马懿偷偷暗中和诸葛亮会面不同,这一次,钟繇代表曹魏,正式和诸葛亮代表的季汉,达成了盟约。
盟约既成,钟繇犹豫片刻,终究还是没有忍住。
“老朽有一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诸葛亮心中,已经知道了对方想要问什么,但还是羽扇轻摇:“钟公请讲。”
钟繇目光锐利,说道:“若是此战,你我两家联手,真能破士颂,退西楚之兵,甚至除去士颂这个大患。”
“之后,汉魏之间当如何相处?”
帐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问题的分量。
诸葛亮沉吟片刻,缓缓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然当今之势,楚强而汉魏弱,你我两家相争,则必为士楚所乘。”
“亮以为,既订盟约,自然互不侵犯,共抗强楚。待天下局势有变,再议其他。”
钟繇微微点头:“丞相之言,老朽当转达我主。望两军此次,能够精诚合作,共度难关。”
就在钟繇准备告辞回城时,帐外突然传来急报:楚军正在调动,似乎有所行动。
诸葛亮立即命人加强警戒,同时派人探查楚军动向。钟繇和夏侯霸也暂留汉营,以防万一。
夜色深沉,远处楚军营火闪烁,仿佛无数窥视的眼睛。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老赵,你说楚军会今晚来袭吗?”身旁的年轻士兵小声问道,声音有些发颤。
赵五眯着眼观察远方:“难说。我军新来,军营简易,楚王士颂,用兵诡诈,不按常理出牌。”
见身边这少年兵有些恐惧,赵五也安慰道:“不过你放心,咱们诸葛丞相,一定会有安排,不会让楚军占多少便宜的。”
黑暗中,时间一点点流逝。
突然,东面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是号角声。
楚军,果然现身!
但出乎意料的是,楚军并未直接攻击汉军营寨,而是派出一支精兵直扑东面,似乎是要切断汉军的来路!
危急关头,诸葛亮却丝毫不乱。
他立即调派关兴、张苞各率三千兵马,从两翼夹击那一支楚军,同时命邓艾率一军佯动,以为疑兵,让楚军有所顾虑。
战斗持续了约一个时辰,楚军的试探被击退。
季汉军的来路,并未被楚军切断,但也付出了千余人伤亡的代价。
等天亮之后,楚军再无异动,钟繇和夏侯霸这才返回邺城,准备按照诸葛亮的谋划,做好配合事宜。
而季汉军队这边,则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开始对军营进行加固和改造。
而这种调动全军大半力量,进行的军营改造,让不少季汉老兵都心生疑惑。
昨夜,楚军趁着我军刚到,前来试探,不是被击退了吗?怎么丞相还如此大费周章?难道昨夜一战,丞相察觉到了什么?
赵五抹了把额头的汗,看着手中那张绘有奇怪符号的图纸,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老赵,这画的是啥玩意儿?弯弯曲曲的,跟鬼画符似的。”
从行军开始,就跟在他身边的少年兵,老赵终于知道这小子姓李,全家也算是逃难的难民,在刘备治下,终于安稳了几年
见着少年郎满脸困惑,赵五也只是摇摇头,将自己负责这一片区域的图纸,小心地收进怀中:
“丞相亲自设计的营寨布置图,咱们照着做就是。何必问那么清楚。”
不远处,邓艾正在指挥士兵挖掘壕沟。
他手持长鞭,指着图纸对身旁的诸葛恪解释道:“此处壕沟需深一丈,宽两丈,沟底插尖竹。但关键不在沟深,而在沟壁需涂抹火油,一旦点火,即成火墙。”
诸葛恪年轻,又亲身经历过东吴覆灭的那场惨败,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骄纵,此刻眼中,仅仅闪过片刻的兴奋:“不仅仅是这里,看这整个布置,叔父这哪里是普通营垒,分明是座火焰的陷阱!”
刘晔抚须细看,补充道:“是啊,更兼各营帐间通道之中,故意设计得迂回曲折,看似四通八达,实则暗藏玄机。”
“难怪丞相有信心,若是士颂进了这军营,便再也出不去了。”
邓艾点头称是,又指向图纸另一处:“看这里,这些木架高约两人,用粗绳捆绑结实,上面铺满干草和柴火,还悬挂着许多陶罐。”
“里面全部都装上的火油和硫磺混合,一点就炸。”
“届时,即便是颂卫营号称天下无敌的强军,在一片火海之中,也断无生还之理。”
赵五和小李被分派到西南角,负责搭建这种特殊的木架。
工作间隙,赵五仔细观察整个营寨的布局,越看越是迷惑。
“老赵,你看那边。”小李指着东侧一片区域说道:“那些营帐排列得好生奇怪,明明有空地,却偏要挤在一起。”
赵五眯眼望去,只见那片营帐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规律。
帐与帐之间留下的通道宽窄不一,有的看似是死路,实则暗藏通路。有的看似通畅,却可能突然被落下的木墙阻断。
“不懂不要瞎叫唤,这是丞相的阵法。”
赵五低声呵斥一句,而后说道:“我早年听将军们提起过,这一定就是兵书上的阵法之道。这里面的道行,深了去。”
营寨中央,一座五丈高台正在搭建。
台基用新伐的木材构筑,四周挖有深沟,只有一条窄道可通。
台上已经开始竖立一面巨大的汉字旗,迎风招展,数里外都清晰可见。
而小李又好奇问道:“既然是阵法,那为何要建立那么明显的高台指挥?如此显眼,岂不是故意成为敌军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