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送孩子们去白鹿洞书院上学。白露开了一家美妆店(1/2)
管家低下头,不敢看她的眼睛,轻轻地“嗯”了一声。
“呵......”
赵冰语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
那笑声,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自嘲。
白露。
又是白露!
让她去求白露?
让她向自己的亲生女儿低头?
不可能!
但是如果不去,真要一辈子这样,怎么办?!
赵冰语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
......
青州。
一辆宽敞得足以容纳十数人的马车,在白鹿洞书院的门前缓缓停下。
车帘被一只素手掀开,车门随之打开。
最先从车厢里跳下来的,是七个穿着一模一样、梳着同样发髻的小姑娘。
她们身上是书院统一发放的青色儒衫,样式简单,却掩不住她们眉眼间的灵动与活泼。
“哇!”
一月第一个发出惊叹,她仰起小脑袋,看着那悬挂在高处的、刻着“白鹿洞书院”五个大字的牌匾,“这里就是书院吗?比我想象的还要气派!”
“是啊是啊,好大呀。”
三月紧跟着感叹。
她伸开双臂,似乎想丈量一下这书院的广阔。
二月则显得有些紧张,她紧紧拉住四月的手,小声地问:“四妹,以后我们真的就要在这里读书了吗?要读很多很多书吗?”
四月拍了拍她的手背,故作成熟地回答:“当然啦,娘亲说,读书才能明事理。”
冷冰年四个孩子也依次从马车上走下。
他们年纪比小月亮稍长一些,举止也显得更加沉稳。
当他们站在这座闻名遐迩的书院前时,也惊叹了一番。
最后,从马车上下来的是白初尧的三个孩子。
白廷敬,白卓君,白青越。
身为京中贵胄子弟,他们见惯了皇城的繁华与威严,但此刻,站在这座充满书卷气息的学府门前,他们没有任何倨傲和瞧不起的神色。
这可是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啊。
白露和白初尧一左一右地站在车旁,看着眼前这一大群孩子。
不多不少,整整十四个孩子。
他们排成一列,站在书院门口,立刻吸引了所有路过行人的目光。
白初尧的视线在孩子们兴奋的小脸上扫过,最终落在了自己的三个孩子身上,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复杂笑容。
他微微侧过头,靠近白露,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轻声说道。
“说实话,我当初是想让他们都留在京都的。”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未能如愿的遗憾。
“你知道,京中的国子监,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将来毕业后的人脉关系,都绝非青州的书院可以比拟......”
白露的目光柔和地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她完全能够理解白初尧的想法。
“兄长,我知道你的顾虑。”
“可是,你看他们现在的样子。”
白露伸手指了指正好奇地四处张望的孩子们。
“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
他们喜欢这里,喜欢和兄弟姐妹们热热闹闹地在一起。
在我看来,这份发自内心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白初尧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自己的长子白廷敬,正被七个小月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问着各种问题,他虽然应接不暇,脸上却挂着开心的笑容。
他不禁叹了口气,那口气中郁结的遗憾,瞬间便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
“你说的对。”
他转回头,看着白露,眼中带着笑意。
“是我着相了。”
“廷敬他们几个,自从知道你要带小月亮们来青州读书,就铁了心要跟着。”
“我怎么劝说都不听,连他们母亲的话也不管用了。”
白初尧想起当时的情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如今也没有战乱,谢氏也不会搞鬼......京都也没什么不好。”
“我问廷敬,国子监不好吗?那里都是未来的国之栋梁。”
他模仿着儿子当时的语气,摇了摇头。
“你猜他怎么说?他说,‘父亲,在妹妹们身边,我读书更有劲头。妹妹们若是有不懂的,我还能教她们。这比认识多少达官显贵都有意思。’”
白露听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廷敬是个好哥哥。”
“这孩子,主意大得很。”
白初尧感慨道,“还有卓君和青越,也都嚷嚷着‘要和姑姑在一起’。”
“我这个做父亲的,实在是拗不过他们,最后也只能大手一挥,随了他们的意了。”
就在两人说话间,白鹿洞书院的山长,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早已得到了通报,亲自带着几位先生在门口迎接。
山长姓徐,是当世大儒,看到这十四个站得笔直、个个都精神抖擞的孩子,老先生的脸上立刻笑开了花,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他一边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一边连连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和喜爱。
“白大人,安国侯,你们能将这么多好苗子都送到我白鹿洞来,这是信得过老夫,信得过我们书院啊!”
徐山长对着白初尧拱了拱手。
“这既是我白鹿洞书院的福气,也是我们整个青州的福气啊!”
白初尧连忙还礼,谦逊地说道:“山长言重了。”
“犬子们顽劣,以后,还要劳烦山长和各位先生多多费心管教了。”
徐山长笑道,“教书育人,本就是我辈分内之事。”
一场简单而不失庄重的入学仪式过后,十四个孩子被各自的先生领着,一步三回头地走进了学堂。
白露和白初尧一直站在院中,目光追随着孩子们那些小小的、穿着青色儒衫的背影,直到他们转过廊角,再也看不见了,才收回视线。
“走吧。”
白露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
“嗯。”
白初尧应了一声,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这还是孩子们第一次离家呢。
两人并肩向书院外走去,身后是朗朗的读书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