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肖景云的坚持(2/2)
但所有人都知道,陈阳与肖景云之间的理念分歧,已经公开化,且无法调和。这场交锋,并未结束,只是转入了暗处,等待着最终的爆发。
当日的评审一直到晚上才结束,最终结果等两天才会公布。
......
夜色渐深,京都国际医疗中心安排的酒店内,大多数参赛选手已经熄灯休息。
然而,在酒店高层的一间套房内,肖景云却并未入睡。
他站在窗前,望着京都璀璨的夜景,眉头微蹙,白天的考核场景在他脑海中回放,尤其是陈阳最后那句关于“患者耐受”的点评,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他的心头。
他行医数十载,对自已的辨证和用药向来极有信心。
六十克附子,在他计算中,正是撬动那垂死阳气的关键阈值,先煎久煎,去麻存性,佐以干姜、甘草监制,本是经方中“回阳救逆”的经典配伍,他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当然,以肖景云谨慎的性格,要是以往他是不会用如此大剂量的,这一次肖景云开的是真武汤,并非四逆汤,真武汤为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利水之功效。
肖景云之所以选择真武汤,是因为他认为患者是阳虚不能温运水液,水湿泛滥......
因而全身浮肿,尿少;水饮上凌于心,心阳受阻,同时见心悸、喘促、唇绀、脉微细促;水饮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
阳虚寒凝,血行不畅,故舌质紫暗,此为血瘀之象,其本虚标实,以阳虚为本,水饮、血瘀为标,病情危笃,真武汤再为合适不过。
“陈阳毕竟年轻,经验见识还是不足。”
肖景云心中嘀咕:“扶正固然重要,但邪不去则正不安,如此沉疴痼疾,不用雷霆手段,何以撼动?”
他确信自已的方案是正确的,是唯一能迅速扭转病势的希望。
至于陈阳提到的那些细微舌脉迹象,在肖景云看来,不过是疾病发展到后期必然出现的兼证,不足以改变“阳虚水泛”的根本病机。只要水饮得泻,阳气来复,那些所谓的“阴伤”之象自然能够缓解。
强烈的自信和一丝被后辈质疑的不悦,让他选择性地忽略了心底那一闪而过的、关于患者具体体质和肝肾功能数据的考量。他沉浸在白天众人惊叹与赞许的目光中,认为那才是对他医术最好的肯定。
“任何事情还是需要循序渐进,文老他们还是太心急了。”
肖景云心中感慨。
陈阳的水平固然不错,肖景云也认可这一点,但是陈阳才三十岁出头,如此年龄,却被捧到如此高度,这在肖景云看来就是隐患。
没有磨砺,心性怎么可能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