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肖景云的坚持(1/2)
之前陈阳已经和旬佳宏高安良甚至文蔓露说过了。
关于肖景云的这个事情,并不好办。
肖景云的威望太高了,水平也高,在乾州省几乎是无人质疑,哪怕放在全国,肖景云那也是让人尊重的,他是可以和文修平、楚逸云等人平等对待的中医名家。
说实话,要不是肖景云自已这一次报名参加这个大赛,肖景云是有资格当评委的,陈阳绝对是要客客气气去对待的。
只不过,肖景云自降身份参加了大赛,陈阳作为主评委,虽然要尊重肖景云的身份,却也要履行自已的职责。
今天陈阳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试图说服肖景云,让肖景云意识到自已的失误,另一方面也是表明自已的态度。
哪怕不能说服,也让人知道他陈阳是早就看出了问题,并没有盲从。
这就像是投票一样,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多数是错误的,哪怕你反对了也不能改变结果,但是你反对过,当对方的错误暴露出来的时候,你就是正确。
陈阳调出了患者舌象的局部放大图,指向几处细微的剥脱点:“大家请看,舌面虽以紫暗厚腻为主,但此处、此处,隐约可见细小剥脱,此非纯阳虚寒湿所能解释,提示阴分亦伤。再结合其微细促中偶现的一丝数象,是否可能存在阴阳俱虚,乃至虚阳欲脱之兆?”
接着又展示了几项关键的实验室指标:“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均已临近危险值,体内代谢环境极其脆弱,如此大剂量的猛剂,对此刻的患者而言,是否是不堪重负的巨大风险?”
陈阳的分析,结合了清晰的图像和客观数据,并非空泛的理论之争,而是直指临床最现实的安危问题。
会场内鸦雀无声。
许多选手陷入了沉思,尤其是李浩飞、旬佳宏等年轻一代,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的思路之门。原来,即便是肖老这样宗师级的人物,其看似完美的方案,也可能存在基于患者具体情况的潜在风险!
庄启文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他回想起自已行医中遇到的一些类似情况,有时猛药确实效如桴鼓,有时却适得其反,关键就在于对患者正气存留程度的判断!
肖景云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行医数十载,享誉杏林,何曾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一个年轻后辈如此质疑?
尽管陈阳语气恭敬,问题也切中要害,但这在他看来,无疑是挑战他的权威。
“理论推演,终是纸上谈兵。”
肖景云淡淡的道:“患者病情危笃,非此峻剂不能破冰回阳!我自有把握,亦有后续应对之策。若因畏惧风险而裹足不前,坐视阳气衰亡,才是医者之失!”
他坚信自已的判断,也坚信自已能够驾驭这剂猛药。
陈阳看着肖景云,知道无法仅凭言语说服这位固执的前辈。
“肖老经验丰富,自有决断,我提出此点,并非否定肖老方案,而是希望引发大家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危重症救治中,如何在‘祛邪’与‘扶正’之间找到最精准、最个体化的平衡点,这也是我们举办大赛,互相切磋的意义所在。”
陈阳没有强行压制肖景云,而是将争论提升到了学术探讨的高度,既表达了自已的担忧,又维护了大赛的和谐氛围,更给所有选手上了一堂生动的临床思维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