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猎人开局,枪指贾张氏! > 第1043章 知道了

第1043章 知道了(2/2)

目录

院门口传来三轮车的叮当声,许大茂驮着箱智能保温杯进来,车把上挂着串冻梨。“周叔让我送的,”他跳下车呵着白气,“说给大伙盛腊八粥用,保准两小时不凉。”

三大爷踩着梯子,正往门框上贴“福”字,红纸在寒风里哗啦作响。“大茂,你那杯子借我用用,”他扭头喊,“我那搪瓷缸子漏了,盛粥总洒一身。”

“拿去!”许大茂扔过去一个天蓝色的杯子,“周叔说这叫‘岁岁平安杯’,喝了能保来年顺顺当当。”

二大爷提着鸟笼从外面遛弯回来,鸟笼上挂着的智能温度计显示“-5℃,适宜喝热粥”。“哟,熬腊八粥呢?”他把鸟笼往葡萄架上一挂,“我昨儿特意买了斤栗子,放进去更香甜。”

槐花背着书包从屋里跑出来,辫子上系着红绒球,手里攥着张红纸:“傻柱叔叔,我剪了窗花,贴厨房窗户上吧!”红纸上剪着个胖娃娃抱鲤鱼,边角还粘着金粉,在晨光里闪闪发亮。

“好看!”傻柱接过窗花,小心翼翼地往玻璃上贴,“咱槐花这手艺,比胡同口剪窗花的老李头还强。”

周阳踩着薄冰进来时,正见院里的老街坊们围着灶台排队,手里都捧着许大茂送的保温杯。张奶奶拄着拐杖排在第一个,颤巍巍地说:“每年就盼着这口粥,喝了心里踏实。”

“张奶奶您先盛,”傻柱给她舀了满满一杯,上面堆着红枣、莲子、栗子,“您慢走,地上滑。”

三大爷捧着保温杯,边喝边算账:“这粥成本不低啊,一斤糯米五块,红豆八块,再加上栗子、花生……傻柱,你这得赔本吧?”

“赔本也乐意!”傻柱笑得见牙不见眼,“院里老少爷们喝高兴了,比啥都强。”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视频:“我发个朋友圈,让我那外地同学瞧瞧,咱四合院的腊八多热闹。”视频里,冒着热气的粥锅旁,二大爷正逗着画眉鸟,三大爷对着保温杯哈气,槐花举着窗花转圈,像幅会动的年画。

周阳接过傻柱递来的粥,温热的杯子焐得手心发烫。粥里的糯米软糯,栗子香甜,喝一口暖到胃里,连带着心里都热烘烘的。他想起小时候,母亲熬腊八粥总说“过了腊八就是年”,那时候物资紧俏,粥里最多放把红豆,可喝着比现在还香。如今日子富了,粥里的料多了,可这院里的人情味,一点没变。

“周叔,”许大茂凑过来说,“汉斯先生说要寄德国的圣诞饼干过来,让咱尝尝洋味。我说等过了年,给他们寄咱的驴打滚,让他们也尝尝老北京的味儿。”

“好主意,”周阳点头,“让秦淮茹多做几样,驴打滚、艾窝窝、糖火烧,都给他们寄点。”

三大爷喝完粥,掏出个小本子记着什么:“我算好了,过年前得扫房、擦玻璃、贴春联,咱分分工。傻柱力气大,负责擦窗户;大茂年轻,去采买;槐花字写得好,负责写福字……”

二大爷:“我负责贴春联,我知道哪副春联配哪间屋,保准吉利!”

槐花举着空杯子喊:“我还能剪窗花!剪一百个,贴满全院!”

周阳看着他们热热闹闹地分派任务,忽然觉得这四合院像个大家庭,过年前的忙碌不是负担,是盼头——盼着窗明几净,盼着春联红艳,盼着一家子热热闹闹守岁,盼着来年的日子比今年更甜。

过了腊八,院里的年味一天比一天浓。傻柱和秦淮茹在厨房蒸馒头,白胖胖的馒头堆成小山,上面点着红点;许大茂拉着三轮车去大栅栏采买,红绸、灯笼、鞭炮装了满满一车;三大爷戴着老花镜写春联,墨汁在红纸上晕开,笔锋遒劲有力;二大爷则把鸟笼擦得锃亮,换上新的鸟食,说“过年得让画眉也吃点好的”。

槐花最忙,每天放学后就蹲在桌前剪窗花,福字、喜鹊、金鱼堆了一筐,还学着给窗户贴“倒福”,踮着脚够不着高处,就让傻柱抱着她贴。“傻柱叔叔,‘福到’就是‘福倒’,对吗?”她仰着小脸问,鼻尖沾着金粉。

“对!”傻柱笑得直抖,“咱槐花真聪明,比我小时候强多了,我那时候总把‘福’字贴倒了还嘴硬。”

周阳买了些烟花回来,堆在科普角的储藏室里。“三十晚上放,”他对槐花说,“让你看看比机器人还好看的光。”

“比我的‘小花’机器人还好看?”槐花瞪圆了眼睛。

“好看十倍!”周阳刮了下她的鼻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除夕那天,四合院早早挂起了红灯笼,门框上贴满春联,连智能路灯上都缠了红绸,远远望去像片红色的海洋。傻柱在厨房忙得脚不沾地,炖肉、炸丸子、蒸扣肉的香味混在一起,勾得人直咽口水。

傍晚,全院的人聚在活动中心吃年夜饭。长桌被拼成长龙,上面摆满了菜,中间放着个大火锅,咕嘟咕嘟煮着丸子和青菜。三大爷端着酒杯站起来:“我先说两句,这一年啊,咱院得了全国文明社区,槐花拿了国际金奖,傻柱的饼干卖到了德国,大茂的生意越做越大……都是喜事!我祝大伙来年更上一层楼!”

“好!”众人举杯,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

二大爷夹了个丸子:“我祝咱院的月季来年开得比牡丹还艳,我的画眉叫得比百灵还响!”

傻柱:“我祝大伙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许大茂:“我祝咱的智能设备卖到全世界,让外国人都知道咱幸福里!”

槐花举着果汁杯:“我祝周爷爷、三大爷、二大爷、傻柱叔叔、大茂叔叔……所有人都开开心心,我的机器人能再拿个金奖!”

周阳看着满桌的笑脸,忽然觉得眼睛有点湿润。他想起刚搬进这院时,家家户户年夜饭就俩菜,一碗炖肉,一碟咸菜,孩子们盯着肉碗直咽口水。如今呢,鸡鸭鱼肉摆满桌,智能火锅控着温,连饮料都有七八种,可最让人暖的,还是这一桌子人——老的少的,亲的疏的,凑在一起就像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守着岁,盼着春。

春晚开始时,大家挤在活动中心的大屏幕前。看到小品逗乐处,满屋子的笑声能掀翻屋顶;听到熟悉的老歌,二大爷还跟着哼两句,跑调跑得没边;傻柱和秦淮茹则在厨房煮饺子,锅里咕嘟咕嘟的声响,和电视里的歌声、笑声混在一起,成了最好的年声。

零点的钟声敲响时,许大茂抱着烟花跑出去,傻柱和槐花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打火机。“小心点!”周阳在后面叮嘱,看着烟花“咻”地冲上夜空,在墨蓝色的天上炸开,红的、绿的、金的,像无数朵花在瞬间绽放。

槐花仰着头,小脸上映着烟花的光,笑得像朵迎春花。“比机器人好看!”她拍手跳着,“比所有机器人都好看!”

三大爷举着相机,对着烟花咔嚓咔嚓拍个不停:“得存着,明年给新搬来的街坊看看,咱院的年有多热闹。”

二大爷对着烟花拱手:“祝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傻柱搂着秦淮茹的肩膀,看着天上的烟花,嘴里念叨:“明年我得开个小饭馆,就叫‘四合院饭庄’,让全北京的人都尝尝我的手艺。”

许大茂:“我给你饭馆装全套智能设备,扫码点单,自动结账,比五星级酒店还先进!”

周阳站在他们身后,看着烟花在夜空中次第绽放,照亮了四合院的灰瓦,照亮了红春联,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他知道,这烟花会谢,这年晚会过,但这院里的热乎劲儿,会像锅里的饺子,一直冒着热气,一直暖着人心。

大年初一的早上,拜年声此起彼伏。槐花穿着新棉袄,挨家挨户拜年,兜里很快塞满了糖果和红包;傻柱和秦淮茹给老人们送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碗上冒着白汽;三大爷和二大爷坐在活动中心,接受孩子们的拜年,笑得合不拢嘴。

周阳刚送走一波拜年的街坊,手机就响了,是汉斯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汉斯正和家人吃年夜饭,桌上摆着许大茂寄去的驴打滚。“周先生,”他举着驴打滚笑,“这比圣诞饼干好吃!我女儿说,明年要去中国过年,看你们放烟花。”

“欢迎!”周阳笑着说,“让她住我家,保证让她吃够饺子,看够烟花。”

挂了电话,周阳看着院里玩耍的孩子,看着晒太阳的老人,看着贴满全院的红春联和窗花,忽然觉得这四合院就像个聚宝盆,装着数不清的好日子,装着道不完的人情暖。

而这聚宝盆里的故事,还在继续。也许明年,傻柱的饭馆会开张,许大茂的智能设备会卖到更远的地方,槐花的机器人会有新发明,汉斯的女儿会真的来过年……但不管怎样,这四合院的门永远开着,红灯笼永远亮着,这里的人,会永远热热闹闹地,把日子过成一首唱不完的歌。

春风渐起时,三大爷种的月季冒出了新芽,嫩红的芽尖顶着露珠,像刚出生的娃娃。槐花蹲在花池边,给新芽浇着水,手腕上的智能手环显示“今日适宜播种”。

“三大爷,它什么时候开花?”她仰头问,看着三大爷用尺子量着芽的高度,记在小本子上。

“快了,”三大爷摸着胡子笑,“等过了清明,就该打花苞了。到时候啊,比你去年拿的奖杯还艳。”

傻柱推着三轮车从外面回来,车斗里装着新采的荠菜,绿油油的闪着光。“周叔,三大爷,”他笑着喊,“中午包荠菜饺子,尝尝春天的味儿!”

许大茂扛着个新的智能花盆进来,上面印着槐花剪的窗花图案。“刚到的新款,”他得意地说,“厂家说这图案卖得最好,要给槐花提成呢。”

二大爷提着鸟笼出来,画眉鸟叫得格外欢,像是在唱春天的歌。“你们看,”他指着鸟笼上的温度计,“10℃了,春天真的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