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1447章 不省心的叔父

第1447章 不省心的叔父(1/2)

目录

浙江,海盐县,钱氏大宅。

自从出了钱氏族人刺驾的大案之后,钱氏宗族的很多人都受到牵连,被下了大狱。

钱氏主房五十几口人,虽然并未参与,却被圈禁在大宅中,外面有官兵严加看管,只准进,不准出。

钱家上下都是惶惶不可终日。

这可是图谋刺杀皇帝的惊天大案啊!

先帝天启皇帝之死,东林党、天主教几乎灰飞烟灭,被罢官杀头、抄家灭族的官员,不知几凡。

以朱家皇帝的秉性,这次钱氏一族即使不被灭族,也要被流放到辽东、朝鲜等苦寒之地。

此时,钱老爷子与钱氏的几名核心族人正在商议对策。

数日前从广州返回的钱肃乐,也在其中。

“希声,国师果真对你说过,要出面救我钱氏一族?”钱老爷子看向钱肃乐,眼神中充满了希冀。

钱肃乐无奈苦笑,已经记不清这是问了多少遍了。

“国师只是以刀在丹书铁券上划了一道痕迹,并未亲口许诺。不过他的心腹侍卫,却是对我说,此事国师定会为钱氏出头。”

一名五十来岁的老者摇头叹道:“此事太过荒谬,国师大人又岂会如此儿戏?”

此人名为钱嘉徵,身份极不简单。

天启七年,木匠皇帝驾崩,然而魏忠贤权势依在,无人敢抨击其罪。

当时只是国子监贡生的钱嘉徵,本来无权给皇帝上疏议论国家大事。

钱嘉徵说:“虎狼食人,徒手亦当搏之,举朝不言,而草莽言之,以为忠臣义士倡,虽死何憾!”

于是乎,钱嘉徵上疏揭发魏忠贤十大罪恶。

崇祯正是借助这道奏疏,向魏忠贤发难,一举将其扳倒。

钱嘉徵也因此被誉为“击奸第一声”而声动天下,后来载入明史。

后来钱嘉徵返回钱塘,隐居至今。

这次钱氏遭受无妄之灾,他给崇祯上过三道奏疏,为钱氏辩解,却全都石沉大海。

钱肃乐却坚持说道:“国师乃神仙中人,他若无救我钱氏之心,那侍卫绝不会那般草率。”

钱老爷子无奈地叹道:“但愿如此吧!”

就在这时,一名家丁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不好了,一个宫里的太监带着十几个锦衣卫到了前厅,让老爷去接旨!”

几名钱氏族人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是祸躲不掉,走!”

钱老爷子强撑着起身,颤颤巍巍地朝前宅走去。

几人来到前厅,就见十几名锦衣卫簇拥着一名太监,早在那里等候。

看到那太监的装束,钱家几人的心全都沉入到谷底。

太监身着蟒纹袍服,配玉革带,戴乌纱帽,赫然竟是内廷最高级别太监才有的装束。

钱氏何德何能,让这种级别的太监亲自传旨?

“接旨吧!”

王承恩看了一眼钱氏族人,淡淡地开口。

以钱老爷子为首,钱肃乐、钱嘉徵等人依礼跪接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临御天下,惟崇王道,以安黎元;亦严国法,以惩奸宄。近者钱塘钱氏子弟钱怀仁,潜怀逆志,敢犯宸严,其罪当诛九族,律有明条。”

听到这里,钱氏族人的心一片冰凉:果然还是逃不脱灭族的命运!

“然国师、逍遥侯云逍子进言,陈说钱氏渊源:自吴越忠懿王钱俶纳土归宋,累世恪守臣节,入明以来,族中多有耕读守法之辈。”

钱老爷子等人猛地抬头,满脸意外惊喜:竟然还有反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