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385章 世界第八大经济体

第385章 世界第八大经济体(2/2)

目录

圣克鲁斯省作为玻利维亚社会重构的试验区,其军政体系已完全阿根廷化,高官阿尔弗雷德成为实质上的边境总督。

阿尔弗雷德在奥兰市拥有超过500万美金的资产,好几个小孩都在阿根廷上学,在阿根廷还另外娶了妻子。

圣赫塞尽可能把所有能够利用上的资源,拉人到阿根廷战车上,玻利维亚人并不多,资源丰富,是阿根廷合并的最理想选择。

而且阿根廷给玻利维亚的待遇非常不错,圣赫塞自己就有印第安血统,通过不停的拉拢拉巴斯,很多部落都被说服。

本土形成亲阿利益集团,而普通民众则通过国民待遇获得社保与教育特权,这种分层收买策略有效瓦解了玻利维亚的民族认同。

通过月神计划的造势,阿根廷已经成功渗透到玻利维亚的各方,除了最后的高原地区,其他地方都十分期待阿根廷人的到来。

圣克鲁斯省作为玻利维亚面积最大的省,面积约为37万平方公里,占据东部边境地带,与巴西、巴拉圭、奥格兰三国接壤,地理位置重要,军队南下可以威胁玻利维亚重要城市苏克雷。

联合经济特区持续扩大,并由玻利维亚内阁财政经济部控制的另外的六个省组成的经济特别区,成为阿根廷渗透的国中之国,玻利维亚的军事权和部分其他权力慢慢让渡给联合军队,建立南方经济大区。

玻利维亚目前已经分成三大势力,阿尔弗雷德控制的地方军是阿根廷军事代理,拉巴斯控制的联合军是象征性的玻利维亚政府,以及开始完全倒向阿根廷的南方经济大区。

联合军正在物理清洗投靠美利坚的叛徒,一场自下而上的新变革在玻利维亚产生。

部落的长老们在阿根廷的繁华城市拥有房产,土地改革虽然让他们损失了土地,但也获得了大量的补偿。

南方经济大区已经成为阿根廷事实上的经济殖民地,经济增速最快,人口也越来越多,圣克鲁斯省发展也很快,拉巴斯地区因为地处高原,且收不了多少税,发展最落后。

联合军将接管圣克鲁斯防务军的指挥体系,完成军事一体化。

南方大区可能推动完全体的关税同盟,逐步取代玻利维亚央行职能。

最后实现两国的联邦化,剩下的高原主体部分拉巴斯则分步骤瓦解合并。

国与国之间确实就是没有永远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阿根廷想通过分化玻利维亚来实现国家联合,玻利维亚则处于混乱阶段。

玻利维亚已经失去了军政府生存的土壤,而且内部逐渐变成阿根廷的形状。

被分割成几个更弱的二级势力,最主要的是玻利维亚人失去了出海口后,也想靠阿根廷对抗智利和巴拉圭,玻利维亚也希望能够摆脱贫困。

北境的查科省和萨尔塔省是重要的渠道,这两个边境省的发展越来越好,而且可以快速输送各种物资给玻利维亚和巴拉圭。

……

在阿根廷股票市场,一些神秘的投资银行,投资公司逐渐显现出来。

到1967年2月份,阿根廷进入夏天末尾,落叶也变多起来。

阿根廷最新发行1万亿比索,满足市场对比索的需求。

比索成为南美地区最保值的货币,与美金的兑换比例也保持了稳定。

阿根廷市场上的货币总量达到10万亿比索,折合1250亿美金。

主要原因还是阿根廷人越来越喜欢存钱,光是银行存款就存了有400多亿美金,其中光是去年新增公司存款达到30亿美金,居民存款20亿美金。

其中大多数新增存款已经不再是农村地区,而是城市,财富增殖让银行存款规模比前两年增加了一倍多,居民储蓄率已经超过了德国,很可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

1966年阿根廷工农业生产总值已经达到762亿美金,比去年增加了110亿美金,仅次于新华夏和意大利,超过了加拿大,位居世界第八位。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已经达到1099美金,按最新汇率是6868比索每个月,最低工资标准也提高到了3000比索一个月。

阿根廷已经初步成为一个工业体系比较完整的国家,现在国家积蓄得越浑厚,而且仍然在高速增长。

全阿根廷现在拥有近15万科研人员,40万工程师,产业工人数量从590万增加到700万。

去年一整年的财政收入也首次突破100亿美金,为阿根廷的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阿根廷的黄金外汇储备始终维持在40-60亿美金之间,平衡消耗,出口和进口规模保证了基本一致。

出口规模越来越大,就耗费更多资金购买设备和技术,或者投资欧洲的潜力公司,甚至投资实验室,挖欧洲人才。

科恩内阁给不开工厂公司的有钱人收和美利坚差不多的税,给普通人降税,增加他们的收入。

市场消费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整体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意大利,追赶法国。

这为阿根廷的公司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基本盘,也推动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而且一个更具备想象力的巴拉那煤钢共同体,提供了一个和阿根廷同样规模的人口消费市场,这就让阿根廷公司能够在家门口就拥有一个世界排名前五的消费市场,超过了英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利坚和日本,资本主义市场中排名第三。

而且阿根廷还在持续巩固并扩大这个消费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人口,拆除边境贸易关税,居民收入消费增加,都在释放这个市场的潜力,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

这是科恩内阁的基本盘。

1966年,阿根廷的运输业和食品工业增速最快,核工业,能源设备、造船、军工、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钢铁、石油产品、化肥、水泥、纸、机械等工业发展迅速。

其中钢铁产量更是达到3900万吨,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利坚,苏联和日本,彻底成为世界第四钢铁大国。

这样的成就是从拉普拉塔钢铁厂开始的,如今拉普拉塔钢铁厂又被布兰卡钢铁超过,两个钢铁集团成为独立的公司后,就又竞争又联合,成为阿根廷钢铁最重要的两大巨头,依托阿根廷两大超级深水港,成为阿根廷成本最低的钢铁公司。

目前领先于汉斯钢铁,国家钢铁,混合钢铁,梅达诺斯钢铁,奥托钢铁等钢铁公司。

而且目前阿根廷钢铁工业已经具备完全的自主技术,也有了研发能力,以五大钢铁公司为首的阿根廷本土钢铁企业,彻底吸收了奥地利,德国,瑞士,荷兰,意大利技术,能够自主建设高炉和转炉,甚至开始向高端钢材进步。

钢铁作为最重要的工业,本土的布兰卡钢铁,拉普拉塔钢铁成为国际钢铁公司,投资玻利维亚矿业公司,亚马逊矿业和拉巴斯矿业,玻利维亚联合矿业,开采玻利维亚铁矿石和各种冶金矿产,建立了强大的铁矿石进口渠道,对巴西和澳洲铁矿依赖性降低。

玻利维亚铁路公司修建了通往阿根廷的两条重载铁路,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为阿根廷北方的钢铁公司提供了1200多万吨的优质铁矿石,富矿品质还超过了澳洲铁矿。

一路从矿区修到阿根廷边境,一条对接了经济中心奥兰市,继续通过铁路往南运输,到达萨尔塔钢铁厂,圣米格尔钢铁公司,科尔多瓦钢铁公司,圣马丁钢铁公司。

另一条则开始对接巴拉圭铁路,可以进行河陆联运,最终运输到达中下游的福莫萨钢铁公司,科连特斯联合钢铁厂,圣菲钢铁,巴拉那钢铁,罗萨里奥钢铁,基本完成玻利维亚钢铁的消化。

可以快速把开采出来的铁矿石运往阿根廷,也可以运输到通航的巴拉那河,用轮船运往下游,因为煤钢共同体的存在,不需要收取太多的关税,而矿业公司却可以上缴更多的利润和税收,带动玻利维亚经济发展。

目前煤炭进口来源也更加多样化,比起铁矿石,煤炭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性更强,稀缺性更低,而且本土煤炭开采也在持续进行。

这让阿根廷钢铁工业持续进步,庞大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需求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而且阿根廷还在帮助玻利维亚建设南方经济大区和圣克鲁斯省,这些边境地带对接萨尔塔省和查科省,具备很好的发展潜力。

如今阿根廷钢铁工业蓬勃发展,呈现出分散的发展形式,全国发展出了五十多家钢铁公司,一是沿海的大型钢铁公司,这些公司炼钢规模大,主要使用沿海进口铁矿石和煤炭,整体生产成本比较低,技术先进。

二是北方铁矿煤炭和玻利维亚铁矿开采带来的中小型钢铁公司,数量最大但规模多数在50万吨以下,而且大多数都是由有色冶金公司发展而来,整体综合实力也不错,靠着煤钢共同体迅速崛起,是地方政务厅的主要财源。

阿根廷本土资本积累速度加快,开始进行产业升级,出现了大量的年销售额超过500万美金的中型公司,他们正在加速扩张,普通人分享工业化红利,本土市场持续扩大,保证了本土公司的发展。

肉类加工产能已经达到全球的12%,位居全球第三位。

拥有粮食自主生产能力和世界一流的种植养殖产业。

科恩内阁为了解决吃菜问题,搞了个郊区农业工程,大力发展蔬菜果树种植,目前蔬菜产量比起前几年增加了好几倍。

阿根廷汽车产量达到82万辆,比去年增加了16万辆,出口量也持续增加。

国内汽车公司进行了激烈的残酷洗牌,从3年前的两百多家缩减为二十多家,大量汽车公司破产或者被收购,倒闭,但汽车产量却持续快速增加,保持南美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地位。

阿根廷的汽车产量次于美利坚,日本,联邦德国,苏联,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力压墨西哥,继续排名全球第九的位置。

日本汽车产量已经超过了联邦德国,位居全球第二,阿根廷勉强算是小黑马。

阿根廷要比墨西哥好一点的原因是整体汽车国产化程度更高,而且拥有强大的本土品牌,墨西哥却正在沦为美利坚汽车公司的代工厂。

自从前几年墨西哥本土汽车工业走向衰退,阿根廷汽车工业就以微弱优势超过墨西哥,但两国差距不大,最近一两年因为引进了几家大型外国汽车公司,才逐渐拉开了差距。

科恩内阁的目标是,10年内,阿根廷的重工业产能进入全球前五,达到和法国,联邦德国,日本一样的水准,这个目标正在实现。

阿根廷完全不会成为苏联那种重工业完全主导的国家,因为阿根廷的轻工业已经很快发展起来了。

经济特别区虽然发展重化工业方面没有很大的优势,但因为紧邻阿根廷四大重工业基地,所以轻工业的发展仿佛进入了高速公路一样狂奔。

重工业是工业的核心,没有重工业其实就是没有工业化,轻工业不过是在出口创汇方面更有优势。

布兰卡湾为什么迅速成为阿根廷轻工业和出口贸易最发达的地区,甚至超过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是因为这里重工业最发达,可以提供轻工业发展的一切原材料。

而且这里基础设施完善,电力价格低,没有停电风险,南方电力网络公司控制着南方近6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可以保证这里的电力不会有短缺的风险。

轻工业投资小,可以解决大量人口的工作,还可以对外贸易赚外汇。

阿根廷城市土地征收国有化后,国家拥有划拨土地的权力,可以让市政厅在短时间内大量开发工业用地,让工业化成本降低了很多。

工会组织弱化后,只要工资按时发放,几乎没有罢工的情况出现,让很多外资公司越来越喜欢阿根廷,产业链也越来越集中。

科恩内阁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修公路、桥梁、机场、仓库,物流成本也变得越来越低,而且工人工资不高,保证了阿根廷工业化的成本远远低于欧洲。

去年全国发电量增加300亿千瓦时,总发电量规模1300亿千瓦时,在建发电能力达到700亿千瓦时,而且还在继续增加。

今年阿根廷计划新增重化工业的投资达到80亿美金,当然这包括了对国防军事工业的大幅度投入。

科恩内阁继续加大国债杠杆,投资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推动工业化深入。

只要增长速度够快,债务都是可以被稀释的,借的越多赚的越多。

所以科恩内阁很轻易就把前几年的国债还完了,而且在继续发行新国债,保证对基础设施的高投入。

阿根廷计划再修建5个新的重水反应堆,并扩大核设施的规模,特别是新一代核电厂。

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个决策成为科恩内阁最重要的工业化决策。

阿根廷采矿业发展极快,引进了大量的新设备,还开始使用新的超级钻孔机械,加速推进商业化开发。

超级钻孔由国家原子能委员会下属机构研发,引进苏联技术,钻孔深度能达到50米,极限深度达到70米,在石油勘探,矿产煤炭勘探已经做出了十分大的贡献。

这些钻孔技术还对农业发展有一定帮助,特别是打井水地下水,一些村庄虽然地下水丰富,但是抽不出来,有了这个钻孔技术制造的设备,也可以打很多地下水。

阿根廷矿产不缺,缺的就是勘探开采技术和设备,矿业研究院和原子能委员会合作,已经发展出了很多新技术,帮助阿根廷成为资源出口国。

一片连绵的群山之下,拥有巨大的财富。

特别是贵金属黄金和白银,已经成为阿根廷国际贸易仅次于美金的重要资源。

阿根廷发了一笔横财,大量的黄金变成了工业化设备。

德塞阿多港的经济发展也不差,有德塞阿多河经过,新港口拥有600多米商业码头,水深8.5米,配备冷库和鱼类加工设备,主要处理冷冻及鲜鱼出口。

科恩内阁收回火地岛西部领土后,本来打算把省府从乌斯怀亚迁移到圣里奥格斯市,继续扩大火地岛省的实力,并把省府迁移到圣克鲁斯港市。

但后来收回火地岛后,总面积已经有4.87万平方公里,加上周边的小岛,总面积也有5.2万平方公里。

阿根廷国土面积因此达到280万平方公里,岛上还有一个大型海军基地,驻扎陆军第32师,由第28师分设而来,控制了比格尔海峡的航线和麦哲伦海峡部分航线,保护商船安全。

但智利一直在国际上指责阿根廷侵略智利,试图收回火地岛领土,双方因海洋划界问题多次冲突,智利驳回了阿根廷对争议海图的抗议,坚持国际法解决边界问题,但还是不敢发动战争。

圣里奥格斯市又对麦哲伦省首府蓬塔阿雷纳斯形成了一定的压制,将这里打造成属于我们的最靠近南极的重要城市。

1967年3月,人口统计局抽样调查估算,阿根廷总人口从1965年底的6600万达到1966年底的6990万,新增人口390万,增速有所降低,主要是新移民数量有所降低。

不过也可能是统计上的失误,阿根廷对外公布的人口并不是很多,已经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数字。

今年阿根廷人口将达到7400万的规模,科恩内阁已经不太需要通过隐藏人口来让其他国家进行战略误判了,反而需要显示庞大的人口市场来吸引更多外资,打造南美人才桥头堡。

毕竟人口流动的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

农村人口数量在4200万规模,贡献了主要的新生儿,为阿根廷提供了巨量的人口增长。

城市人口则增长到2800万,保证了一定的人口流入城市,城市工业持续发展,主要城市的工业园区规模扩张。

阿根廷人口已经可以在全球排名第六位,仅次于新华夏,印度,美利坚,苏联,日本,如果巴西和印尼没有分裂,也能排在第九名。

按照内阁估算,人口突破1亿的时间表已经提前到1977年,接近现在的日本人口,那时候的阿根廷也会更加强大,而且科恩内阁时代的新生儿也将成长起来。

每年的大学新生数量将增长到60万以上,其中八成是理工科专业。

庞大的人口为阿根廷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活力,适龄劳动人口充足,有利于轻工业和农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重工业的发展为这些外贸型工厂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基础。

新增人口吞噬了更多的资源,但这对国家来说是好事,代表阿根廷国内市场的扩张,一个大国必须拥有一个足够大的市场。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发达的国家,阿根廷社会秩序变得更加稳定,农业税收政策合理,短短几年内国家的粮食储备已经超过了除了苏联以外的所有欧洲大国,为阿根廷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行低税收和鼓励生育的政策后,阿根廷的新生儿人口迅速增加,一个人为制造的婴儿潮已经越来越大。

如果一个阿根廷人到了25岁还未婚嫁,就要被征收高达工资3成的额外税款,由税务局负责直接向工厂征收,到了30岁还没有小孩,就要征收6成的额外税款。

一些农业大省的生育率平均达到7.0,呈现出极高的繁衍速度,也就说一名阿根廷女性在育龄期内平均能生育7个孩子。

越来越完善的医疗条件显著降低了孕妇和婴儿的死亡风险,主体阿根廷人的群体保持着超高出生率。

阿根廷人口构成中,白人群体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人口优势为国家持续接纳外来移民提供了重要条件。

让科恩内阁可以吸收大量新移民,提供用于维持早期工业化的人才。

数据统计存在一定水分,但阿根廷工业化产能已经达到法国的三分之二,基本和意大利持平,阿根廷经济奇迹出现。

其中包括阿根廷国家投资银行,阿根廷国家社保基金,阿根廷工业化投资委员会,阿根廷新产业投资基金,外汇管理投资公司,五大国家级投资公司,利用财政部,国家银行,债券等形式形成投资资本,不仅投资新公司,也投资股票证券,债券市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型国营公司旗下的投资部门和投资子公司,规模不大,最大的就是国家石油公司旗下的阿根廷石油资本公司,规模在5000万美金。

布兰卡投资局,布兰卡市城市投资公司,拉潘帕国营投资公司,奥托投资局,拉普拉塔投资局等为代表的地方投资公司,除了主要投资本地的各种基础设施,以及整合布局新产业,也是阿根廷股市的重要产业,还负责对外投资。

索菲亚产业投资基金,雷霆投资银行,蓝色十字投资银行,巴比伦资本等私营投行最为出名,他们在去年股票市场大跌的时候大量吸收筹码,实现了超过3倍的收益。

国家队和地方投资局利用财政盈余,发行债券,外汇,财政拨款等方式拥有很强的本金,聘请了一批具备专业投资眼光和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分析师,在阿根廷股票市场进行培养和收割,海外市场也获利巨大,如投资美利坚股市,甚至准备将一批优质公司送到美利坚上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