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诸天从心录 > 第2051章 练武先读书

第2051章 练武先读书(2/2)

目录

“拳法?拳法算什么?”少年馆主嗤笑一声,指了指周围浩瀚的书山,“练那点粗浅的拳脚功夫,需要读这么多书吗?《九转七返大还丹》乃是直指性命根本的无上法门!练到高深之处,举手投足皆含莫大威力,一拳一脚自然契合天道法则,胜过世间万千种所谓的‘拳法’、‘绝技’!”

他顿了顿,似乎觉得说得有点多,又迅速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总结道:“所以,让你背《道德经》是打基础中的基础!连‘道可道,非常道’都没弄明白,你还想练‘九转七返’?做梦去吧!赶紧去拿书,背不完今天别想吃饭……哦不对,是别想下课。”

说完,他再也不理会世界观受到剧烈冲击、已经彻底呆滞的许景明,重新点开平板,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五毛特效”的仙丹服用效果,嘴里还嘀咕着:“嗯……看起来挺有趣的,下次炼丹的时候倒是可以加上一点。”

许景明站在原地,感觉自己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但门后的世界却是他完全无法理解的境界。

九转七返大还丹……直指性命根本的无上法门……

他茫然地走向左手边的书架,开始机械地寻找那本厚厚的、据说有五千字的《道德经》。此刻的他,对于这家希望武馆的“怪”,有了一个全新层次的、颠覆性的认知。

这家武馆,恐怕根本就不是教人“打架”的。

许景明在希望武馆待了一下午,对着那本厚厚的《道德经》磕磕巴巴地念,试图把那些拗口的句子塞进脑子里。少年馆主只顾看剧,偶尔被他读错字的声音打扰,才不耐烦地纠正一下读音。

傍晚,许景明脑袋发胀地回到家。一家人正等他吃饭。

“回来啦?”母亲一边盛饭一边问,“第一天去那武馆,学了什么真功夫没有?”

许景明坐下,有点蔫:“没学拳脚……馆主让我背《道德经》。”

“背经?”许洪放下筷子,皱起眉,“哪个《道德经》?老子那个?他去武馆背这个?背了多少?”

“嗯,”许景明扒拉着饭,“说是完整版,有五千字。背了一天,也没背下多少。”

爷爷许桂顺笑了:“这馆主有点意思,练武先修心?倒是新鲜。”

许洪却脸色不好看:“我就说那地方不靠谱!哪家武馆开学第一天不让站桩不打拳,让人背书去的?这不是糊弄人吗?景明,要不明天别去了,纯属浪费时间。”

许景明抬起头,虽然累,但眼神很坚持:“爸,是我自己非要去的。馆主是怪,但他肯定有他的道理。这才第一天,我不能就这么算了。我想再试试。”

许洪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再反对,只是重重叹了口气:“行吧,你自己选的路,你自己扛着。但八极拳的功课不能落下的。”

“知道了,爸。”许景明点点头,继续低头吃饭,心里却琢磨着明天怎么才能背得快一点。

暑假一天天过去,许景明几乎每天都泡在希望武馆里。那本厚厚的《道德经》之后,少年馆主又随手丢给他《南华真经》、《冲虚真经》、《文子》、《庚桑子》等一系列先秦道家的典籍,内容一本比一本艰深晦涩。

许景明就这么硬着头皮背了一个多月。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头晕眼花,到后来渐渐能流畅诵读,甚至对一些重复出现的玄奥词句有了些许模糊的感觉。虽然他依旧完全不明白背这些和“打架”或者那听起来就吓人的“九转七返大还丹”有什么关系,但他憋着一股劲,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一个多月的经文背诵,不知不觉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或许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许是那些古老文字中蕴含的宁静致远的意境潜移默化,许景明整个人的气质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说话不像以前那么急躁毛躁了,做事也沉稳了不少。眼神里少了些少年人的跳脱,多了点沉静思考的味道。有时候在家里,他会不自觉地陷入沉思,偶尔嘴里还会无意识地冒出几句“上善若水”或者“大道泛兮”之类的话。

这种变化,许家人都感觉到了。

饭桌上,许洪看着儿子慢条斯理吃饭、不像以前那样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对妻子嘀咕:“你看他,去那个怪地方待了一个暑假,都快变成小老头了。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味儿。”

母亲也点点头,有些担忧:“是啊,感觉和咱们家这练武的氛围有点格格不入了。坐在那儿安安静静的,倒像个读书人。”

爷爷许桂顺倒是看得开,呵呵一笑:“像读书人有什么不好?练武的也不能只会打打杀杀。景明这气质沉下来了,是好事。就是不知道那馆主到底卖的什么药,光背书不练功,终究不是个事儿啊。”

许景明听到家人的议论,只是默默吃饭,没有辩解。他自己也说不清这种变化是好是坏,但他能感觉到,那些拗口的经文似乎正在他脑子里沉淀着什么东西。虽然依旧不懂,但他隐隐觉得,馆主让他做这些,或许真的有他的道理。

他现在只想知道,这经到底要背到什么时候?那传说中的《九转七返大还丹》,又到底是个什么练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