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9(1/2)
骂道。
“老班长您误会了我问你怎么样,可不是为了显摆什么我是说,这样的地方,不要钱的话,您愿不愿意来玩”张狼笑着解释了一句,才又换了个方式问道。
“废话,我都想住在里面不走了”徐市长没明白张狼的意思,没好气的说道。
“老班长,我的意思是说,您别看我修土地庙花了那么多钱,可是这钱很快就能赚回来”
“赚回来怎么赚你不是说不要钱吗”
“是啊进土地庙不要钱沙滩游泳戏水都不要钱您说这样的地方有没有吸引力来玩的人是不是会很多”
“嗯不要钱的东西肯定吸引人,来玩的人应该少不了”童县长点点头赞同道。
“你看人多了,吃喝住都要花钱吧还有出来旅游,要不要带点纪念品啥的光这些我就能把修土地庙的钱赚回来关键这里的土地都是我的,我这属于一次性投资,永久受益”张狼最后总结道。
“你真是个奸商”王部长笑骂道。
徐市长、童县长没有说话,若有所思的看了张狼一眼。
他们琢磨明白了,张狼这是变相的像他们灌输投资理念。
看着张狼意气风发的样子,徐市长童县长颇有一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慨。
一个人的成功有他的偶然性,也有他的必然性。
这思路,这理念绝对甩他们几条街。
徐市长再一次认真思考张狼给他指出来的发展思路。
中午张狼请他们到庸记烧鹅品尝了香江的特色美食。
下午带着他们来到电视台,观看电视剧的拍摄。
拍摄电视剧,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
人都有好奇心,越不了解的东西,好奇心也就越重。
在摄影棚里,张狼还给大家安排了一些龙套角色,让他们过了一把拍电视的瘾。
为了照顾大家,让大家过足瘾,张狼专门安排编剧修改了剧本,给大家每人都安排了一两句台词。
现场修改剧本,这在八十年代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香江电视剧行业里,有个名词,叫做飞纸片。
说的就是很多时候,都开始拍摄了,剧本才刚刚修改完,用小纸片写上每个演员的台词,这就是剧本了。
其实不光是电视剧,电影也一样。
别看八十年代是香江电影电视最火爆的年代,很多经典电视剧、电影都是出自八十年代。
可是八十年代也有一个外行人感觉不可思议的地方。
那就是八十年代拍了那么多电影,在拍摄前,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
很多电影、电视剧开拍前就是一个想法,一个小说大纲似的东西,其他的都是边拍边完善。
安排大家在摄影棚里过戏瘾,张狼则坐在台长办公室里听取江炳辰的汇报。
飞纸片是张狼接手福德电视之后严格禁止的。
正在拍摄的,或者马上就要拍摄的,也就那样了。
张狼要求以后所有的拍摄计划,都必须有完整的剧本,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审查委员会一半以上的人签字同意拍摄,才能排进拍摄计划里面。
这也是杜绝浪费,杜绝粗制滥造。
八十年代经典电视剧、电影不少,可是更多的是扑街作品。
很多电视剧,仓促上马,拍了一段时间,一看观众不认可,就被腰斩了。
再拍新的电视剧,猛一看好像是避免了浪费,其实浪费非常大。
资源的浪费,观众的认可度都是损失。
就像现在的网络小说一样,你提前不写大纲,不思考周密了,盲目的开始写作。
写着写着一看没人看,或者看的读者少,果断挥刀自宫,然后开始新书。
你一本两本还行,你要是多了,太监个四五本,五六本的,读者就开始对你的人品持怀疑态度。
以后再开新书,大家也都抱着怀疑的态度,不愿意追读,谁知道你会不会写着写着又挥刀了呢
正文 第四百三十三章不差钱,离谱的条件不要提
徐市长他们在摄影棚里过戏瘾,张狼则坐在本属于江炳辰的转椅上。
江炳辰从办公室的保险柜里拿出一本剧本,恭恭敬敬的双手递给张狼,“董事长这个是你要的土地公公的剧本,我们剧本审查委员会已经过审了,您请过目”
“嗯”张狼伸手接过来翻看。
这部电视剧对张狼很重要,神仙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多方位的宣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靠口碑去宣传。
信徒才是神仙的根基,他又不能像佛教、道教、天主教那样成立教派,光收门徒,播撒神的光辉。
为啥有封神之战,三教争得头破血流,可不是上天当神官,而是凡间的信仰和不上天庭做神仙。
神官,也是官,是官就要遵守为官的规矩。
拉帮结派是为官的大忌,自古以来凡是拉帮结派的都没有好下场。
张狼更不敢成立什么教派,不然国家分分钟就能恁死自己。
别看邓公现在好像很欣赏自己,也很大度,那是自己没有超出国家的底线,一旦压线,神仙也恁死你。
张狼认真的看着手里的剧本,看到非常认真仔细。
剧本分为两个部分,成神前的生活经历,成神后游历人间惩恶扬善的一些趣事,还有就是各个皇朝对土地公公的册封
整个剧本都是根据民间关于土地公公的传说来编写的,张狼感觉还不错,有点戏说乾隆的味道,整体架构用后世的说法就是充满了正能量,又不失趣味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