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3(1/2)
油污。
可以说蔬菜绝对是事关民生的大事。
在后世京城为了解决吃菜难的问题,专门搞了个菜篮子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凡是往京城运输蔬菜的车里,一律免收过路过桥费。
而东北冬天缺少蔬菜这个问题,一直到九十年代都没有解决,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东北冬天的蔬菜依然供不应求。
大多数东北人,冬天就靠白菜、萝卜、南瓜、大葱、干豆角这几样蔬菜生活。
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这样的蔬菜想都不用想。
“张班长这你可冤枉我了,一开始我可是先给你们打的电话是你们那位秦主任说不要我才卖给别人的”张狼开始叫屈。
谈判可不是气势足就能站住上风的。
“别和我提那个蠢货他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现在是我在和你谈一句话,给不给吧”
提起秦远途,张昌华就气不打一处来,大好的局面,都让他给破坏了。
就他聪明,谁不知道夏天蔬菜便宜,一毛钱能买一大堆
可是大家争得是夏天的蔬菜吗争得是秋冬春三季的蔬菜供应份额。
你光要秋冬春三季的,人家夏季卖给谁去
彻查秦远途贪污腐败的行动,还是张昌华亲自提出来的。
秦远途是张昌华推荐上前的,张昌华这种做法多少有些破坏官场规矩,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张昌华对秦主任有多么痛恨,宁愿破坏潜规则,也要把秦远途办了。
张昌华能调到市供销社当实权副主任靠的就是大棚蔬菜,这是他的政绩,也是他仕途前进的助推器。
秦远途断了张狼的大棚蔬菜,就等于断了张昌华前进的道路。
有句话叫做,挡人财路不共戴天,挡人前途不共戴天。
都不共戴天了,张昌华那还会和秦远途客气。
“张班长,不是我不帮忙,实在是就这些量,要想增加给供销社的供应量,除非另建新棚可是”
“可是什么你还打算问我要四千万的定金”
“哪能啊张班长您误会了,我是说,我们村现在种一百座大棚已经是极限了,再建新棚,这劳动力不够啊”
“嘿嘿这个我都替你考虑好了”张昌华嘿嘿笑了起来,等了半天,演了半天戏,等的就是张狼这句话。
“我来之前已经和李镇长打好招呼了你们村投资,劳动力和地皮的问题,由镇上负责解决”
张狼想了想才说道:“这个张班长,种大棚又不是多么复杂的事,钱你们供销社也不缺,你们自己投资不就行了这样你们赚的也更多”
“我我要是能投资还用找你啊”张昌华拍着大腿咬着牙说道。
体制内就是这样,明明知道是好事,可是各种规矩摆在那里,规矩不是说有利了,是好事,就能破坏的。
不等张狼说话,张昌华又紧跟着说道:“这事就交给你了成不成给句话不成,我立马就走绝不多说一句话”
张昌华这是在逼宫,意思很明确,你行也的行,不行也得行不然就绝交
其实张昌华也是被逼的没办法,凌云市在整个东北,甚至辽省都是不怎么起眼的小城市。
可就这么一座小城市,却有着十几家大型军工企业
一天五万斤蔬菜说起来不少,可是十几家军工就五六万工人,还有市属的国营工厂、市直机关单位,加起也有七八万人,五万斤蔬菜那够分的。
这些单位领导,级别都比他高,他一个都得罪不起,蔬菜供应这是办好了对他的仕途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可是办不好,反过来,这些人歪歪嘴,就能把他顶下来。
张昌华有时候都后悔,当初干嘛要把蔬菜送到市里去,在县城里消化了多好。
为了把蔬菜卖给市里,还得罪了还几个县里的同僚,现在张昌华有些作茧自缚的感觉。
“好吧回头我和村委班子的人商量一下”张狼暗暗叹了口气,还真是小看了大棚蔬菜的魅力。
“那我不管,反正事情交给你了我去睡觉了”张昌华说完也不等张狼挽留,自己起身往客房走去。
张狼看着张昌华的背影,摇头苦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己交好的这些老班长都一个脾气,说话办事直接了当,一点都不会拐弯抹角。
西龙山庄村委会,会议室。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当初咱们村刚起步的时候,张主任可没少帮了咱们”张狼把事情和大家通报了一遍,还顺便把调子定下来。
这个事必须帮,找你们来是商量怎么帮的。
会议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在思考着张狼的话,考虑给别的村投资建大棚的得失。
“老田叔咱们村,蔬菜大棚这块,不另外增加人手,最多还能照顾几个大棚”张狼见大家都不说话,开始点将。
“这个现在一个大棚抽出两个人就已经是极限了可以在建二十五座大棚”田胜久盘算了一下才回答道。
张狼点点头,没有说话,田胜久回答的和他推测的差不多。
大棚蔬菜种植和露天种植不一样,蔬菜大棚温度高,蔬菜生长的速度也快。
可以说从育苗开始,根本闲不住。
育完苗,七天左右就要移栽,移栽完接着就要搭架子,打完架子,又该给蔬菜打岔整枝,紧跟着又要开始人工授粉。
这中间还要穿插着进行浇水施肥,清除杂草。
看着蔬菜大棚赚钱,可是赚的都是辛苦钱。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西龙山庄对外投资第一步二合一
“那就再建二十五座大棚老田叔你把人员协调好至于镇上让咱们村投资建大棚的事,如果大家没有别的意见,那我就和李镇长先沟通一下”
“狼崽这要是给别的村投资建了大棚,会不会影响咱们村的蔬菜销售啊万一他们往下压价怎么办”四大爷举手问道。
“这个没事就算是投资建大棚,首先一点必须保证的一点就是由我们来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张狼笑着解释道。
这也是他的底线,想让我投资可以,蔬菜销售必须由我来做。
这种情况张狼早在他被中国青年报宣传的时候就想到了。
去年蔬菜大棚虽然赚钱,可是因为大棚数量少,还不怎么起眼,今年大棚多了,又加上张狼这么一闹腾,镇上县里都知道大棚蔬菜好卖赚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