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雄 > 第2114章 人情

第2114章 人情(2/2)

目录

和大唐通商之后,往来殷勤,商路是这个样子的,从那边的山南到高地,再到姑臧,有的直接来长安,有的则会转道去西域,通关往来很是麻烦。

今年来的人跟我说了几次,想求我给他们弄个稳当点的通关文书,不然从姑臧到张掖再到敦煌的一路上,本就不易,回来还要经此一遭,非常不便。

我在兵部倒也能帮衬一二,只是正犹豫着寻什么人说话,巧了,贤弟来访,裴大郎不正好在凉州总管府……

你看看,是不是能去信你家兄长,给为兄求一封总管府的通关文书,这应该不为难吧?”

裴行俭琢磨了一下,觉着还真不算什么大事,商人的通关文书,在河北时,幽州总管府和左御卫府都能开具。

大军征战,有门路的商人必然会闻风而动,像鬣狗一样随在大军身后,捡些残渣就比得上平常忙活几年。

风险越大,获利越是丰厚,商事向来如此。

他是左御卫府长史,经他手的此类文书不在少数。

他有些狐疑的看向程大胡子,换个人他也许不会多想,可程知节……他是真信不过这人。

程大胡子也不再多说,通关文书他从别的地方一样能弄到,比如说侯君集那里,只是没有凉州总管府的文书来的便宜。

那边是正管,从姑臧,灵州,高地,一直到敦煌,高昌,拿着凉州总管府的文书就能一路通行无碍,而且还能得到各部驻军的保护。

这是他准备的一步闲棋,可能会用这个拉拢一下西域的商人。

因为他明年并不打算走河西走廊,而是从香雄到天竺,再转道西域。

当然了,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是想分出一队人走一走丝绸之路,然后大家在西域汇合,因为这一路能带的货物不是翻山越岭到天竺能比得了的。

程大胡子前几年东奔西走,又时常和吐蕃来的商人交往,对远行之事已是驾轻就熟,准备起来很有章法。

只是这一次出去,务求隐秘,不好明面上大张旗鼓的来办,走的都是私交,裴行俭这里确实是赶巧了。

…………

看裴行俭还在迟疑,程大胡子不满意了,“怎么?信不过我?放心吧,等明年调令下来,大郎回京述职……

咱别的没有,就是朋友多,有我在兵部,大郎不就等于是回了家?”

这空头支票开的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裴行俭斜了一眼程大胡子,这话反过来听不就是威胁嘛,程大胡子在兵部经营数载,酒肉朋友肯定不少。

这多少又让裴行俭想起了当年洛阳城中的恶心局面,你盯着我的项上人头,我盯着别人的后背……

思量再三,裴行俭才道:“此事确实不难,不过程将军,咱们丑话先说在前头,当年的恩恩怨怨,咱们兄弟都不再计较,可将军若还算计咱们,将来可不会善了。”

程大胡子一下就找到了感觉,标志性的大笑声响起,“旧日之事何必念念不忘?如今是大唐的天下了,旧人就剩下这么几个,还算计个什么?

我诚心与贤弟相交,贤弟且看将来就是。”

程大胡子心情大好,拉着裴行俭继续喝酒,直到喝的口齿不清,还想让裴行俭留宿在府上,等明天接茬来。

当然了,他见识了裴二郎的酒量,明天肯定要招一些狐朋狗友来陪酒。

他喝的都忘了,明日就是除夕,谁能过来陪他喝酒?

裴行俭自然也不会留宿在这里,没那个交情,他也和虞昶约好了,会和虞昶一道去陪虞世南守岁。

年前年后去拜访虞世南的人多不胜数,连远在山东的宇文士及都没忘了给老虞送上一份年礼。

所以说虞府这里一到年关,便红火的不成样子,府中上下谁也别想闲下来。

裴行俭就不止一次听虞昶抱怨,这几年到了年关,迎来送往,总是忙的脚不沾地,一番下来,精疲力竭,好似丢了半条性命。

而且一年比一年更甚,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与其说的抱怨,不如说是自豪炫耀。

要知道当年虞世基被杀,逢了江都之乱的虞氏子弟纷纷就戮,虞氏几乎灭门。

也就是近几年,朝局渐稳,虞世基在文坛的地位本就举足轻重,如今更是水涨船高,虞氏才恢复了往日气象。

毕竟虞世基是权臣不假,可虞世南醉心学问,于政事几乎无涉,才得众人相敬,也敢到虞府拜望这位文坛大宗。

裴行俭与虞昶相交,暂居虞府,逢此之时,就跟着虞昶忙里忙外,却是见了不少京中人物。

哪有闲心在这里跟程大胡子掰扯?

各人有各命,这两位真不是一路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