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7(1/2)
d着全场学生评委都站了起来,掌声与欢呼开始不要钱似的朝着干瘦老头砸去。
这货得意的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大黄牙,实在是没什么高手风范。
三分钟投票过后,评委席上石久先生忍不住对他道:“郭先生,您的技艺实在是超乎想象,比赛过后请务必给我一个联系方式,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跟您合作了。”
横山先生在一旁不住的点头。
干瘦老头却撇了撇嘴,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看得现场学生包括学院的导师都是一阵翻白眼,要知道这二位可都是日本非常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别说是在日本,就算是在世界上那都是最顶尖那一拨,多少乐手、歌手想要跟他们合作求而不得,这货居然还一脸嫌弃的样子。
轮到中方评委点评了,刘老把着麦克风笑骂道:“你这老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都说唢呐是民乐当中的流氓,这话放在你身上还真是贴切”
其实国乐大典现场的演奏也都是有伴奏的,否则仅仅只是独奏一些乐器的优势压根就表现不出来,不过这首百鸟朝凤,现场基本听不到其他乐器的声音,不愧是一个乐器就能压制一整个乐团的流氓乐器
现场学生们一听这个比喻顿时笑翻了,别说,以这货之前的表现,这个流氓的评价还真没有冤枉他。
第两百七十二章:二胡版黄昏。
刘老开过玩笑又正色道:“这首百鸟朝凤应该算是民乐当中最经典,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曲子了,不过这首曲子的难度也是有目共睹的,请问这位老先生练了多久才有今天这样的造诣”
舞台下的学生们都眼巴巴的望着老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是开玩笑的,这玩意跟影视剧不一样,因为影视剧犯了错可以重新开始,一遍不行十遍,再不行一百遍,实在不行还能用替身。
可是上了舞台就不一样了,你在台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平时积累的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叫做“墨菲定律”,只要稍微有点意外,哪怕只是观众的一次起哄都有可能会让你心慌,说白了就是心虚,因为没有足够的积累,心里没底啊
就好比影视剧跟话剧,明明是影视剧的影响力更大,可是在影视圈里,话剧的演员就是比影视剧演员地位更高,能演话剧的就一定能演影视剧,但是影视剧演员却不一定能演话剧。
干瘦老头拿着话筒,陷入沉思,似乎是在计算到底练习了多久,半晌才幽幽的说了一句:“人老咯,不记事了,从小学艺就跟着师傅吹,后来师傅去了,出了师,十里明的巅峰。
不过跟一般的乐器不一样,二胡属于上手难,精通更难的一种乐器,但是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却始终在华夏民乐当中担当重要的地位,可见二胡的魅力。
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日方选手端坐在擂台上,只是轻轻拉动琴弦,一股悲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个不是幽灵公主的主题曲吗什么时候有了二胡版的”
“卧槽,这家伙还真是胆肥啊,这首曲子的原创石久先生就坐在评委席呢。”
一曲终了,日方选手激动的冲着评委席鞠躬,看得出来他是在用这首曲子致敬石久先生,或许也是想引起他的注意。
就这首曲子来说他的表现几乎无懈可击,投票的时候可以看得出来学生评委们都很买账。
其实要说起来,这也是中方一个极大的劣势,中方选手演奏的基本都是一些经典名曲,这种曲子在专业的乐曲演奏比赛肯定会占据优势,可在这种综艺节目注定是不讨喜的。
学生评委们也更愿意听到一些让他们感觉新奇的曲子,在这方面日方优势就太明显了,他们有太多动漫音乐改编的曲子可以选择,这就是文化输出的好处。
老贾深吸了一口气,来到擂台上,同样的一把椅子,他坐下,身子微微向左倾斜。
“这,这是什么曲子”
“是啊,没听过啊,好悲凉的感觉,不过,真的好听呢。”
从老贾拉动第一下琴弦开始,整个演播大厅就只有这首二胡版“黄昏”悲鸣的声音。
评委席上石久跟横山也都先是一愣,这首曲子他们都没有听过,不过水平绝对没话说,而且听这首曲子,总感觉,它并不是纯粹的二胡曲子。
一曲终了,还没等老贾谢幕,石久先生就急切的问道:“十分抱歉,打扰一下,我可以问一下这首曲子是谁写的吗”
第两百七十三章:定档。
浩哥不得不提醒道:“石久先生,不好意思,按照比赛规则,您需要在投票之后再发言。”
刘老笑了笑打圆场道:“那就开始投票吧。”
很快投票结果统计完毕,老贾以微弱的五票优势获得了晋级下一轮的资格,而日方选手就比较郁闷了,不仅惨遭淘汰,而且似乎也没有引起石久的注意,石久反倒是对中方选手更加感兴趣。
“贾先生,您现在可以说说这首曲子的来历了吧”石久迫不及待的问道。
老贾还处在晋级的喜悦之中无法自拔,被这么一问,想也没想的回了一句:“这首曲子其实是一首流行歌曲改编的。”
“流行音乐难怪的,我说听着怎么总有一种想跟着唱的感觉。”
“不过,这首曲子确定是流行音乐我怎么没听过”
现场学生们一阵窃窃私语,评委席上刘老却笑着说:“其实这首曲子的创作者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才对。”
“他就是李沐。”
石久跟横山一时间有些面面相觑,他们把所有国际上知名的作曲家都过了一遍,似乎并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刘老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继续道:“这一期的节目也算是录完了,要不咱们把他请到舞台上来吧”
李沐一看,得,还是去一趟吧,几位大师点名,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就在李沐走出导控室,工作人员问道:“冯导,那,咱们关机吗”
冯导想了想,摆摆手:“先看看再说,也不急于一时。”
李沐的出现让现场学生们跟打了鸡血似的,虽说他们是学民乐的,可不代表他们不听流行音乐,近些年李沐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首首都在水准以上,这样词曲俱佳的音乐人,早已超越了流行音乐的屏障。
石久跟横山见现场观众似乎很熟悉李沐的样子,不免偷偷的问旁边的刘老:“请问,他在华夏很有名吗”
刘老得意的跟二位介绍李沐的生平过往。
“哦,原来他就是最近在日本备受推崇的音乐人据说他的歌曲好多都被翻唱成了日语版,我记得有首歌叫做非常不错。”石久惊讶道。
李沐看着乱糟糟的现场也没有太在意,反正节目也录制完了,他露个面,也不算抢了选手们的风头。
刘老却突然眼珠一转:“小李啊,反正现在摄影机也都关了,要不,你跟贾先生现场合作一次,把这首歌来一遍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