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一剑长安 > 第四十一章江湖的义气,少年的剑(一)

第四十一章江湖的义气,少年的剑(一)(1/2)

目录

江湖的义气,少年的剑(一)

当那封昭告天下的圣旨天明之后才颁发了出去。

圣旨中的内容传到了各级官员的耳中,足足用了一夜的时光。

这并不是因为圣朝的小太监们办事速率低下,而是这封圣旨自打写出来的时候,便被送往三个老人的府邸。

中书令陈伯驹看到那封圣旨,惊得手一抖,险些把圣旨落到地上。

在寻常人看来,这圣旨合情合理,可在他看来,这圣旨代表了圣皇要改变朝廷政局的决心,也充分的展现了圣皇对于夫子庙的。

从柴薪桐被关押至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天,从未有人主动提审过柴薪桐,那大理寺寺卿罗绍华也一直被迫“在外公干”,他们都明白,这事若是处理不好,便是夫子和圣皇的博弈,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一方都开罪不起,若是卷入了这个漩涡之中,只怕到时候死得不明不白。

陈伯驹粗略的瞟了一眼那圣旨,直呼圣皇冲动,他恨不得现在穿上衣服,踹开永安宫的大门,以死相谏,让圣皇收回成命。

他并不是偏袒夫子庙,虽然夫子庙和朝廷之上的三位老人都是那位徐姓的异姓王请来的,可他们三人心底很明白,也知道自己该做一些什么。

他们三人不会因为那位徐王爷而偏袒任何一方,他们只希望天下安康。

现今的天下,繁荣初显,若是此时和夫子庙撕破脸皮,只怕民不聊生。所以,他必须去劝说圣皇,也不得不去。

他们三位老人平均下来都有一甲子,在普通人中,皆算得上长寿之人,而陈伯驹如今更是人到七十古来稀。

他名为伯驹,小的时候,他的家人希望他“龙驹凤雏”,他果真不负这个名字,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才高。”

“这徐长安应该也找过两位吧,为了柴薪桐的事情。”

陈伯驹和安世襄都点了点头,徐长安自然找过他们,他们也回绝了,他们会保住柴薪桐的命,可却是为了夫子庙和圣皇,和他徐长安无关,他们自然不会答应徐长安的任何请求。

“那徐长安有没有和你们说过这柴薪桐和樊九仙的事情?”

两人摇了摇头。

这一切早在郭敬晖的意料之中,若是徐长安告诉他们此事,他们不会看不出其中的问题。

“这樊九仙和大皇子两情相悦。”

两人听到这话,脸色一变,低下头,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我懂了,这柴薪桐为什么会想办法到祭坛之上了,这大皇子和樊於期似乎是结群成党了。”

“不是似乎,是肯定。”郭敬晖接过了话。

“樊九仙是被迫,而柴薪桐是被人陷害,这些都是事实,可我们没有证据。只是这陷害柴薪桐的人是谁不得而知,我们可以怀疑大皇子,但是没有证据。同理,圣皇也是如此。”

“而这人的目的很明了,便是挑起夫子庙和圣皇之间的斗争。再告诉你们一件事,我听说,柴薪桐和小夫子是一辈的。”

两人也是现在才知道这些消息,他们仔细一琢磨,皱起了眉头。

“那这柴薪桐可比何晨有分量得多,我们之前一直盯着何晨,各种斡旋护他周全,这徐长安的忠义侯府才没人敢去做动作,没想到还是让有心人找到了空子。”

安世襄叹了一口气,有些惭愧的说道“没想到啊,这些人真是厉害。”

随后悠悠的说了一句“不服老不行咯,长江后浪推前浪。”

陈伯驹也有些惭愧,他看着那“欺君之罪”四个人想了想便说道“我懂圣皇的意思了,他也怀疑是大皇子。一则是逼一逼樊九仙闹一闹,二则是麻痹大皇子,看一看大皇子的反应。”

陈伯驹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敬晖兄还是厉害,我也得去取大印了。”

安世襄还在一头雾水。

“可这和处斩柴薪桐有什么关系?”

郭敬晖笑了笑,随即摇了摇头道“伯驹,你和他解释吧!”

陈伯驹指着“欺君之罪”四个字问道“你仔细看看这四个字。”

“欺君之罪,没问题啊!”

陈伯驹叹了一口气道“柴薪桐‘欺君’欺在了哪儿?”

看着迷茫的安世襄,他只能说道“这柴薪桐在大庭广众之下,掉落了匕首,这大可治一个‘弑君’的死罪,可现在紧紧只是一个欺君之罪,他‘欺君’之处,是在身份上,夫子庙的小先生扮成了钦天监的属官,此为欺君之罪也!”

“可这罪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只要袁天老爷子真的收了他,这欺君之罪便不复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