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人对人总不该失望的(2/2)
当时的小夫子朗声道:“你们要答复,我夫子庙自然给。”
他指了指身后的年轻人道:“他,就是这次文考,也是以后的小夫子,甚至是夫子。他会告诉你们,为什么他能得第一,而你们认为冤屈的人成绩都没有。”
那位年轻人有些委屈,当时的小夫子轻轻一笑道:“别怕,你把你这一个月做了什么,告诉他们。”
年轻人深吸一口气,抱起了一大卷白色的布,错过了“长安”两个大字,往边上一展,只见白布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百姓之中也不乏识字之人,他们凑上前去看了看,最终确定了,这是一份作息表。
同时,小夫子手中也拿着一卷白布,往下一展。
“这便是你们心疼的这个人的答卷或者成绩,你们仔细看看。”
百姓们怀着疑虑看那两份“答卷”。
前几天,两人都一样,无非是看书,练字。
上面甚至把他们看了多久的书,练了多久的字,什么时辰上了个厕所都写得明明白白。
武考第一的小先生看到那卷白布,心里一紧,想站起来逃跑,可被人群围得死死的,动弹不得。
前二十七天,武考第一都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反而是那位武考第考的事情,刚刚柴薪桐就和其余三人讲了当年小夫子文考的情况。
听柴薪桐说完这个故事之后,何晨突然涨红了脸,喏喏的问道:“你们把我留在忠义候府,是怕我重蹈当年那位武考第一的覆辙么?”
三人面面相觑,没想到何晨会这么说,最终相视大笑。
“你想多了,你要是贪财贪色,早能得到了。现在和当年不同了,现在只要你是个文人,能写出一首好词,你去平康坊任何一家青楼,都会受到追捧的。”
紧接着柴薪桐狡黠的笑道:“要不,你去平康坊待两天?”
这些日子,四人在一起久了,何晨也不那么拘谨了。虽然徐长安出身好,孔德维更是出身圣人世家,而神秘的柴薪桐背景应该不比两人弱,可这三人对布衣出身的他却一视同仁。
何晨知道柴薪桐在开玩笑,也笑道:“那我去就说我是柴薪桐。”
徐长安闻言,哈哈大笑道:“这个好,等以后几首词流传于世,柴先生为某某所写,也不知道那位像士这件事上能超越朝廷,你是掌权者,你睡得着么?”
何晨摇了摇头。
柴薪桐叹了一口气道:“所以啊,我和孔先生这次前来就是护送你成为未来小夫子的,夫子庙放在你手上,大家都放心。”
何晨看了一眼墙角柴薪桐编的那个背篓,郑重的点了点头。
最后他疑惑的问道:“可你们都比我优秀,为什么?”
柴薪桐笑了笑道:“没有谁比谁优秀,只是大家的职责不同而已。”
随即他挠了挠脑袋道:“而且辈分也不合适!”
徐长安这才想起来自己可是小夫子未来的小师弟,搂着柴薪桐道:“你是不是不想喊我为师叔,所以宁愿不当小夫子徒弟啊?”
柴薪桐一脸古怪的看着他,最终憋红了脸,还是一言不发。
孔德维也面色古怪,看了看柴薪桐看了看徐长安,也没说话。
“你呢,你又是为什么?”
孔德维只能老实的说道:“若是你成了小夫子的师弟,我们便能以师兄弟相称了。”
徐长安看了他一眼,立马说道:“还好,不是喊你师叔。”
柴薪桐听到这话,实在忍不住了,大笑起来。
徐长安莫名其妙的看着柴薪桐,还是把话题转了回来。
“那这和他不让他出去有什么关系呢?”
柴薪桐立马回道:“你真是笨,夫子准备退下,夫子庙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若是你被人陷害,那夫子庙得落入那些人的手里了。”
何晨听完,看着三人,站起身来,郑重的一拜。
……
同时,一封信从长安去了通州。
同一天,一个叫莫轻水的盲女琴师穿着一身如同白雪一般的白衣裙,背着她大大的古琴,走进了欢喜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