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二章 四千三百年!(4000字大章!)(1/2)
这一刻,没人去思考杜龙的手劲有多么恐怖,只觉得鳝鱼头部溅出的鲜血与扭动的身体透着一抹残忍!
杀鳝鱼是很常见的画面,但问题是,杜龙并未像其他人那样先将其敲晕,而是用了一种最为直接且残暴的手段!
不少女性观众下意识偏过头不去看着血腥的一幕,而一些男性观众则还在坚持,但咧开的嘴角,紧皱的眉头依旧说明他们内心并不平静。
与他们相比,亲手完成这一切的杜龙则恰恰相反,看着菜板上奋力挣扎的鳝鱼以及越来越多的血水,他竟是罕见的流露出一抹赏心悦目之意!
“挣扎吧,证明你的活力,只有最旺盛的求生欲,才能满足我即将完成的这道‘偷龙转凤顶骨鳝’!”
与李生辉做的蟹酿橙一样,这道带有神奇色彩的顶骨鳝同样属于几近失传的传统名菜。
传说有个名为梁三的厨师特别喜欢研究有关鳝鱼的菜式。原因是在他小时候,鳝鱼稀少,价格昂贵,因此下定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买鳝鱼孝敬父母,以表孝心,从此便与鳝鱼结下不解之缘。
随着时间推移,梁三慢慢成为了酒家的主厨,有一天,他苦思冥想新菜式,望着肥美的花锦鳝,脑灵光一闪,想到用龙的宰杀方式不够痛快,实在残忍。
可惜没办法,监督选手正常比赛是她的职责,避无可避。
实际上,大多数宰杀鳝鱼的商贩会提前将鳝鱼敲晕,然后迅速将鳝鱼彻底杀死并清理内脏,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绝不会像杜龙这样,为了延长鳝鱼的鲜活性,故意慢慢宰杀。
因此,对于杜龙这个人,工作人员竟是莫名产生一种恐惧,仿佛前者是个没有感情的冷血杀手。
杜龙瞥了一眼工作人员没有理会,取出长钉后,将鳝鱼放进温水清洗,一是洗掉表面的粘液,二是清理血水与内脏。
话说回来,实际上鳝鱼不仅是餐桌上的佳肴,它的肉、血、头、皮都有不错的药用价值!根据《本草纲目记载,鳝鱼具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
具体来说,鳝鱼肉性味甘、温,有补益血,治虚损之功效,医用其入药,可以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肠风痔漏、耳聋等症;
鳝鱼头可煅成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
鳝鱼骨入药,兼治臁疮,治疗效果颇为显著;
鳝鱼血滴入耳,能治慢性化脓性耳炎。滴入鼻,可治疗鼻出血。若是外用,能治疗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
总而言之,鳝鱼虽为活物,但也是药膳,算是常见食材,性价比非常高的一种。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比如鳝鱼血,误食的话,会对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令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好在鳝鱼血虽然有毒,但血清里面的毒素不耐热,能被胃液和加热过程破坏,一般煮熟食用不会发生毒现象。
因此,用鳝鱼血治病是不是因为血液的毒素作用所致,还有待深入研究,目前科学界也不得而知。
要清理鳝鱼表面的粘液,只能用温度较高,约莫五十度左右的温水。水温太高的话,肯定会伤到手,还可能造成肉质老化,影响成菜后的口感。
在清洗鳝鱼的过程,杜龙也将沾满血的菜板一并洗了个干净,而之前那人的一幕仿佛也慢慢淡化。
他拿着洗好的鳝鱼回到桌边,小心翼翼放在菜板上,若不仔细看,很难看出这条形态完整的鳝鱼实际上被分割成了十几个小段,内部也完全被掏空,全靠没有切断的肚皮连接。
能造成这一错觉,显然要归功于那把用黑色胶带缠绕的小刀!
“陈老板加油啊!”
上方的观众席突然沸腾起来,杜龙抬头一看,原来是陈冲终于选好食材,推着小车回到了工作区,正开始做一些准备工作。
杜龙心冷笑,算算时间,这小子已经落后自己至少五分钟了。
在他大量陈冲的同时,后者也似有所感的看了过来,但那眼神分明是一种感激之情!
“哼,装腔作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