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2/2)
唐邕愤怒的喝道:“挡不住挡都没有挡,他如何知道挡不住他就是贪生怕死”原本温和儒雅的唐邕在枢密院这个糙汉如云的枢密院也难免变得易怒。
“以一己之私,不顾大局,这等将领,要来何用”段德操的脸色也很难看,这个王康德是他父亲段韶的旧部,没有想到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来。
皇帝的面色如同冰封一般,道:“处置的话,等一下再说,朕想知道,如今这种局面,该如何才能全身而退”
“这”一个老臣刚刚准备起身,而后又颓然地坐了下去。众人都是摇头叹息不已,显然,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斛律明月的战线实在是拉得太长了首尾不能相顾,这可是兵家大忌呀”
高纬索性不再去看他们,径直看向高延宗这个副都督,“王兄可什么好主意”
高延宗面沉如水,道:“有”
这话如同平地里的一声惊雷,众人纷纷扭头望着他。
他调匀了一下气息,道:“臣有两个办法,要么,放弃我军在汾北的布置,直扑同州,跟宇文护死磕到底,咬下他一大块肉再说”
“汾北是我们的大后方,韦孝宽在哪里死死的盯着,放弃了汾北,我们攻打伪周就没有根据了”唐邕挑眉道,心里隐隐有些失望。大战所需一大部分的物资、兵械、援兵必须从晋州道输送到前线,放弃了汾北的据点,就等于放弃了主要的生命线。
“洛阳应当还可以支撑起数万大军的花销嚼用,暂时放弃汾北,我们照样可以在东边打开局面”
“不行太过冒险安德王殿下,你这是胡闹”
一向喜欢出奇制胜的唐邕也皱起了眉,“太过凶险我不同意”
高延宗心中一沉,道:“那么现在我们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让左相立刻回军,不要和宇文护过多纠缠,做好放弃宜阳、撤出定陇的准备”
“让段太宰从晋州道,直逼汾北,打败宇文宪,压往玉璧,给北周制造压力,到时候,我军再做打算”
高延宗看向一言不发的皇帝,躬身拱手,道:“陛下,宜阳不过区区弹丸之地,留着反而是负累,丢了宜阳,大不了我们可以在河阴二郡再修筑防御城池,但若是汾北的根据丢了,我军面对周军将再无一丝优势”
北齐在汾北经营多年的据点,一旦丢掉,将再无险关可以威胁玉璧。
玉璧,北周门户。宜阳和汾北孰轻孰重,自然容易分清。
“好,汾北各军镇,绝不可失”高纬做好了决断,他环视众人,“宜阳或许会面临丢失的危险,但,战争就是这样的,有得有失,让朕做一个选择,朕宁愿舍弃宜阳,稳住汾北”
“陛下”还有人不甘心,被高纬抬手阻止了。接着,高纬下诏道:“传朕命”
“启禀陛下”高纬的宣诏被打断了,他目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望着忽然闯入帐中的刘桃枝。
“何事”
“陛下,前线战报”
高纬望了高延宗一眼,高延宗会意,上前从刘桃枝手中抽走了帛书。
高延宗打开一看,脸色变得精彩无比,踟蹰了一会儿,看向高纬,“陛下,说不定,左相这次真可以全身而退”
“兰陵王高长恭,率兵一万,在柏谷城下打败宇文宪,现在宇文宪已经撤兵,与我军隔岸对峙”
“丢失的那三个城池,又被夺回来了”
“兰陵王不是跟着左相吗怎么会忽然出现在汾北”高纬如释重负的呼出了一口气,却没有放过这个问题。
“安邺大战之后,兰陵王和左相就在接下来的布局上意见不合,左相让兰陵王分兵出来了”
“斛律明月这个老家伙,总算是干了一件对的事”
“看来他还没有被这天大功劳冲昏头脑嘛有兰陵王在汾北,我们就可以放心了陛下不如”
“不行,我还是那句话,和宇文护在同州死磕,没有一点意义我们要回军,去汾北,在宜阳留下人驻军就可以了”
众人纷纷看向皇帝,等待着皇帝的最终决断。高纬平缓却坚定的说道:“现在看来,同州和汾北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传朕命令,命斛律光从同州缓缓撤军派驻兵马,留守宜阳”
“命平原公、太宰段韶兵出晋阳威胁汾北”
“命兰陵王高长恭暂领汾北战事,斩杀王康德,以正军法”
“斛律光、高长恭、独孤永业悉听段韶节制,一应兵马调动,听从段韶号令”
“辛苦诸卿了,你们先回去休息吧”
此时天边已经露出了鱼白肚,众大臣争论了许久,有些早已精力不济,于是纷纷退下。只剩下安德王高延宗。
高纬疲惫的靠在矮桌上,指尖轻轻的揉动眉心,“你说这场战争我们大齐可能赢”
高延宗没有马上肯定,也没有马上否定,很认真的思考了一番,道:“就算四王兄挡住了宇文宪,但我军的总体占局依旧很不利要想赢,怕是不会那么简单”
高纬闻言没有恼怒,苦涩难言的笑了一声,道:“是呀,敌强我弱,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逆转的”
高延宗顿了一下,坚定道:“陛下不必妄自菲薄,陛下亲政以来,励精图治,这是天下人都看在眼里的。”
“最起码,陛下今日下达的诏令中,没有一个是错的,足见陛下英明果断”
“是吗”高纬似乎心情好了一些,道:“朕这里没事了,王兄先下去休息,正午便准备出发吧。”
“是”高延宗躬身一拜,退出了大帐。
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