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8(2/2)
高翠一脸骄傲:“我看行,只要你想做,吃苦兆儿可以,就是缺乏耐心,不过现在挺好,不是儿郎挺好。”
心里想不是儿郎才对了,不然怎么和公主家结亲。
“大姐,要麻烦你,帮着兆儿她娘收整一下,先简单收拾下,我要去冯家铺找冯亲家商谈,还得去京里找房子,自己家的事自己来。”
高翠一口应了:“行,你去忙你的,我带着刘妈妈几个就行,弟妹只收拾兆儿姐弟的就行。”
高兆是听父亲最后一句,才想起师兄今天没送父亲来,奇怪了,师兄忙啥哪。
“爹,今天师兄没一起过来”
“薰生送我上了车,说他有事忙。”
说完给了女儿一个眼神儿,高兆就没有接着问,等后面家里人都散了之后,她去了书房。
如今房子大了,爹娘院里也有一个书房,高兆要是和父亲说什么,父女俩使个眼色就会在书房里碰面。
“爹,要给我说什么”高兆一进门问道。
高文林放下手中的书,说道:“薰生说房子的事儿不用操心,我让他不用多管,其实我想说这是我高家的事儿,他娶的是我高家女,不是我高家一屋子人,兆儿,我想你肯定也不会答应。”
高兆点点头说道:“那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我宁可一家人住在租来的破草屋里,也不想住在别人给的大房子里,虽然我也挺想要面子的,但是我更想要的是心里踏实,还有家里人的想法,家里的事情我听爹的。”
高文林:那是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一样的时候,你就会说听我的,如果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致,你肯定会坐下来慢慢给我掰着指头说,爹你看一如何二如何三如何,闺女呀,爹希望你将来对女婿也是这样,不然爹不甘心。
“你把弟弟妹妹看好,还有多操心点你娘,我看你娘最近有点没精神,又要忙外面的事情家里会顾不上,所以这个家交给你,别的你别多想。”
高文林嘱咐女儿,他是怕女儿又去折腾什么买卖方面的事,再说这个家确实要女儿帮着照看着,不能再把太太折腾病了。
高兆想起刚才母亲是没怎么说话,“爹放心,我会把家照看的好好的,爹去忙外面的事儿吧。”
刚说到这儿高兆才转过弯来:“爹怕我去想买卖的事吧,这点放心,我要做什么我会和爹商量,不会自己做决定的,再说这个节骨眼上,我肯定不会瞎折腾,有什么想法等全部安定好了我在慢慢想。”
高文林刚想说教,又想算了,反正等安顿差不多她也该出嫁了,闺女和徒弟再折腾什么我就管不着了,让吴驸马头疼去吧。
“那爹就把这个家交给你了。”
“女儿肯定会照看的好好的。”
父女俩沟通好了,互相满意了。
高文林想我怎么觉得女儿早点成亲比较好。
高兆想我好盼着进京呀
京里的贾西贝问祖父:“高家何时搬到京里来呀以后在京里多方便,我们也不用去武成县了。”
贾先生,以后就是贾宏光了,那个先生也是冒充的。贾宏光想武成县那个宅子留给谁,要不要给孙女当陪嫁,那个宅子当初他买下的,如今高家买了隔壁后,刚好和贾宅成隔壁了,干脆给西贝当嫁妆好了,就是得给老妻说下,得找个理由,不然又得说他偏心眼子。
贾西贝又问了句话,见祖父心不在焉,好奇的望着不说话了,贾宏光愣了下才问道:“你问的什么”
“我说高家进京了住哪里”
“你王爷叔祖说他来安排。”
“嘻嘻由叔祖父出面那就没问题。”
庆王爷去找吴驸马,俩人坐下他就笑道:“姐夫,你说高家那个主簿,他跑京里来找宅子,就在那靠城边的贫民窟里找,一个院子三间屋的,能住人吗下人给我汇报我都听不下去,这调令啥时候下去呀,到时我直接去武成县给他送宅子,要不然他真租那个破宅子,难道外甥媳妇就从那出嫁别人不笑话他高家,笑话的是我姐”
这个吴驸马怎么会不知道,虽然他也欣赏高文林这种靠自己不占别人光的风骨,可世情在这放着,他高家要风骨,吴家也要脸呢,公主更要脸,这不是你住着茅屋你就有骨气的事儿,在权贵之中崩谈骨气不骨气的,有时面子和骨气共存
所以吴驸马才会提前准备了个宅子给高家,这不是施舍,这是大家互相给脸,高家毕竟是普通人家出身,还不了解这个贵阶层。
高家这种我住茅屋我心安的心理,和那种我接受别人的施舍我难堪我腰杆不直的心理,吴驸马都懂,懂是一回事,但不能成全你的心理而让我的面子难看。
第482章483 卡时间
高文林去冯家铺去找冯老太太说这事儿的时候,冯老太太喜出望外,这等好事可是从来没有想过。
“高主簿,多谢你还想着提携我们冯家,你放心,这次我带着秀华她娘一起酿酒,以后这趟子买卖肯定是交给我冯家大房。”
冯家酿酒方子是在冯老太太手上,因为没有酒引他们也是酿了自家喝和送人,但是三个儿媳都盯着冯老太太手上的方子,虽然这种祖传秘方通常是传给长子的,但如果长房不争气,也有越过长房传给其他兄弟。
所以这也是冯江氏对自己夫婿生气的原因之一,如果秀华他爹继续跟着他爹那样走下去,没准婆婆就会把方子留给二房三房了。
冯老太太给高文林说这话,也就是表明这个方子会传给长媳,在古代,有时祖传秘方比宅田地还值钱。
高文林满意了,他能想出这主意多少也有点为着岳家姻亲着想,当然如果冯家的果酒不行,他再想帮岳家也不会和冯家做买卖。
“不过这是我先自己想的主意,成不成以后还不知道,只是想过来先给亲家说一声。”
“事在人为,我看高主簿好运气来了,这事肯定能行。”冯老太太眉开眼笑一顿恭维高文林。
旁边坐着的冯江氏更是激动的脸色泛红,冯田生一脸巴结的笑,紧着给高文林倒茶。
虽然这两年高文林越来越瞅不上这个连襟,可总是自家子女的姨丈,早些年还好,手上还有种树的手艺,可就是老了糊涂了。
“我对冯亲家一直敬佩,让我家兆儿说是女中豪杰,我家兆儿就服气冯亲家,知道我来冯家铺说这事,说要好好给冯家祖母说,兆儿还说一个家靠妇人撑着不容易,让她姨母多承担,让冯祖母歇着,也该是享儿孙福的年纪,还要如此辛苦。”
这话一说出来,冯老太太顿时眼睛湿润,她死命忍住不让眼泪掉出来,自己多年来的辛苦,千难万难让个小娘子说出来,想想都是酸楚。
可冯江氏心里有另一种想法:我倒是想担着,可婆婆不分家呀,分家了跟着我们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