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0(2/2)
御书房中很快便只剩下了祖孙二人。
昌隆帝刚想开口,却见长孙那俊美的脸庞瞬间像是被千年寒冰冻住了一般,哪里还寻得到半分之前的温煦。
“重熙,你这是”昌隆帝试探着拽了拽长孙的衣袖。
赵重熙声音有些艰涩:“皇祖父,如果孙儿此次回不来了,您待如何”
昌隆帝忙道:“怎么会你一定会回来”
“是么”赵重熙自嘲道:“皇祖父,我只是个普通人,没有飞天遁地的本事。
更何况,凡事皆有万一。
万一我回不来了,您还有其他的儿子孙子可以倚仗。
可我的母妃,我的未婚妻,他们该怎么办”
昌隆帝一时语塞,微张着嘴看着他。
赵重熙继续道:“孙儿还听说,最初的时候您还把司徒六姑娘拘在宫里,这又是何意”
昌隆帝老脸涨得通红。
长孙真是半分面子都不给她留,可他却偏偏无从辩驳。
好半天他才挤出几句话:“重熙,朕就是觉得箜儿那丫头聪慧异常,就想要教她一些治国之道,以便将来好生辅佐你”
赵重熙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孙儿已经尽数知晓,您不用多做解释。”
昌隆帝额角的青筋直跳。
要不是腿脚不如从前灵便,他说不得直接就从椅子上蹦起来了。
这孩子是在耍他玩儿么
既然什么都知晓,还问个什么
赵重熙凝视着他的眼睛:“皇祖父,孙儿有一事不明。
当年您那般反感皇祖母插手政事,为何还要逼着司徒六姑娘也朝那个方向走”
听他一口一个“司徒六姑娘”,昌隆帝真是头大。
孙子这般守礼矜持,自己这个祖父反倒是“箜儿”“丫头”地乱叫,是不是显得太过轻狂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 拔隐刺
赵重熙并不认为女子就该一辈子关在宅院中,打理家事伺候丈夫照顾孩子。
他熟识的女子不算很多,但她们中能力不输男子的却不在少数。
热衷权力手段繁多的皇祖母,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盛迎岚,武功高强毅然从军的苻溱微,还有那一对才华横溢的时家姐妹花。
甚至是他的母妃和岳母、左未曦、慕悦儿,她们也不是那种打算一辈子依靠男人,菟丝花一般的女子。
更不用提他的凰儿。
论眼界、才华、心胸、气度、智谋,又有几个男子能与她相比
可惜这些只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同时下的绝大多数男子,甚至是大部分的女子的想法都完全背道而驰。
别说让女子真的去和男子争权夺利,甚至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就算是在脑子里想一想似乎都是罪过。
即便他很快就要成为大宋的皇帝,也不敢肯定自己这辈子有能力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当然,现在就去想那些事完全没有必要。
眼下最要紧的是把皇祖父心里隐藏的那根刺彻底拔掉。
大宋此次对燕国宣战,目的不是要占什么便宜得什么好处,而是一统中原。
虽然燕国早已式微,但谁也说不清楚这场战争将会持续多长时间。
他登基之后,主要的精力肯定是要放在战争上,御驾亲征几乎是已经定下的事。
照皇祖父的意思,一旦他离京,朝中大事便会交到凰儿手中。
他对凰儿全心信任,丝毫不怀疑她有能力把朝中事务打理好。
但他不相信朝中的那些臣子,更不相信皇祖父。
凰儿不是皇祖母。
她年纪太小,对大宋又没有立过寸功,在朝中根本没有威信可言。
仅凭一个皇后的身份,是无法在朝堂中立足的。
除非有积威深重的太上皇在背后不遗余力地支持,替她扫平皇权路上的荆棘。
可皇祖父会这么做吗
一开始的时候肯定会。
就好比当初赵左两家刚结盟时,还有大宋刚立国时,皇祖父全心信任皇祖母,甚至连奏折都可以让她批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夫妻二人的心态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尝过皇权滋味的皇祖母舍不得放弃,渴望乾纲独断的皇祖父觉得束手束脚,最终导致夫妻关系彻底破裂,皇祖母不惜以诈死远遁他乡。
一个连妻子都不信任的男子,凭什么相信他会全心信任孙媳妇
若非时晴有本事控制皇祖父所中之毒,凰儿绝不可能有如今这样的待遇。
昌隆帝被他看得浑身不舒坦,讪笑道:“重熙,你觉得箜儿和你皇祖母是一样的人么”
赵重熙摇摇头。
昌隆帝抚额:“那不就结了箜儿虽然聪慧过人,对权力却并不热衷。朕都能信得过她,难道你还心存疑虑”
赵重熙道:“人都是会变的您会变,我也会变,箜儿同样不能免俗。
谁天生都不是喜欢追逐权力的人,谁又不是尝过权力的滋味后变了的
万一箜儿变了,或者说您以为她变了,这样的结局我承受不起。”
昌隆帝又被气笑了。
搞了半天,绕了这么大个弯子,重熙这臭小子是担心自己会对司徒箜那丫头不利
他忍不住骂道:“臭小子朕活了几十年,还从未见过你这般惧内的男子
为了个未婚妻,你居然不相信自家皇祖父”
赵重熙满脸嘲讽之色。
虽然没有说话,昌隆帝还是瞬间便懂得了他的意思。
长孙不相信他
无论他怎么低头,说多少好话,给他多少东西,他永远都不会像从前那般信任自己了
可他能说什么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他自己把事情做在前,得到什么样的待遇都是应该的。
想罢,昌隆帝叹道:“重熙,那你觉得朕要怎么做才能让你相信”
赵重熙沉声道:“登基之后孙儿会尽快南下,荆州的问题不能一拖再拖。
一旦攻破荆州,燕国南方就会门户洞开,届时有阮大将军在北方呼应,我宋国大军便会用最快的速度插入敌腹”
赵重熙越说越激动,就好像那一日已经到来了一般。
昌隆帝看着意气风发的长孙,得意之情油然而生。
他叹道:“对于燕人来说,荆州是南边的大门,对于我大宋而言,那却是耻辱之地。
重熙,朕答允你,一旦你御驾亲征,朕便和箜儿一起上朝,依旧是朕主政,只给她一个辅政的位置。”
照他原来的打算,是让箜儿那丫头主政的,他只是偶尔心情好身体好点时候去朝堂上转转,算是辅政。
如今看来却不成了,自己还得继续操心下去。
可
昌隆帝隐隐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继续主政,那他干脆继续当皇帝得了
在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