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1(1/2)
d
结果导致本来与燕军形成相持之势的大宋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也是因为这一场战役的失利,让我大宋的好几座城池至今仍陷于敌手”
说到这里,他用那干瘦的手掌在书案上重重拍了一巴掌,澄泥砚中的墨汁都飞溅出来不少。
凤凰儿十分理解他心中的愤慨。
圣上毕竟是开国皇帝,当年也是亲自带兵打过仗的。
他对士兵们的感情和大燕那些昏君们完全不同。
打仗不可能不死人,但因为朝中官员渎职导致军队遭受重大损失,圣上怎可能不心痛。
还有他提到的那几座城池,想来一定是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能对两国之间的胜负起到关键作用的地方。
一旦失去了,圣上一统中原的愿望大概又要推迟许多年。
如此严重的后果,总要有人站出来承担罪责。
因此,军器监的官员们被施以重刑,是谁都无法改变的结果。
但凤凰儿也不得不承认,当年昌隆帝其实还是有些杀戮太过了。
依照吕松陵所犯之罪,吕家成年男丁被牵连是一定的,但那些女人和年幼的孩子,按律是可以免死的。
可吕家的男丁,不管成年与否,最终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
这也是她和赵重熙认为的疑点之一。
孩子年幼不代表就懵懂无知,圣上这很明显就是要把事情真相给捂住,杜绝流言影响某些人的声誉。
而值得昌隆帝花费心思的“某些人”,也只有元后一人。
凤凰儿不免有些失望。
她一直以为,元后见识不凡,眼界和能力皆非寻常的人可比,更不用说是普通女子。
可事实证明,其实她和一门心思追名逐利的人也没什么不一样。
明知道在军器上做手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她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牺牲那么多无辜的性命。
反观昌隆帝。
他恨归恨,却直到现在也没有在自己面前把元后这个幕后主使着供出来。
要说他对元后从未付出过真情,这话谁会相信
见她像是陷入了沉思,甚至连飞溅在袖口处的墨汁都视而不见,昌隆帝又有些心虚。
这丫头实在是太过聪明,她该不会是又发现什么了吧
他轻声试探道:“箜儿”
凤凰儿抬眼看着他:“圣上,您还是没有说元后是如何中毒的。”
昌隆帝见她还是揪着这个问题不放,没好气道:“朕不是还没有说到么,你今日性子太急躁了。”
凤凰儿努了努嘴,没有再说话。
昌隆帝这才继续道:“朕方才说了半日,你应该能听得出来谁是那吕松陵的主子。
军器监的官员被彻底清洗,相当于断了元后的一条胳膊,她如何肯轻易罢休。
于是,她频繁进出皇宫,从前还知晓在朕面前装一装以维持体面,后来连装都不屑装了。
丫头,你和左未曦是至知己好友,那你有没有听她提起过她的父亲”
凤凰儿点点头:“听过,左姐姐说先安定侯从前做过您的侍卫。”
昌隆帝道:“安定侯左泽云,是左家最拿得出手的人才。
谁都以为朕是因为元后的关系才刻意提拔他,其实朕最看重的是他的忠心。”
听他突然提起先安定侯,又夸赞他忠心,凤凰儿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莫非元后中毒一事,竟和先安定侯有关
昌隆帝十分可惜地叹道:“安定侯年纪轻轻便为国捐躯,实在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顿了顿又道:“那时他还年轻,的确是在朕身边做侍卫。
元后见朕非常信任他,多次想要利用他对朕不利。
结果他却始终不为所动,甚至还在关键时刻救了朕一命。
也因此朕赏赐了他一个侯爵,并且让他学着带兵。
元后为此还同朕大吵了一架,又带着人离开了皇宫。
结果就是那一次,她刚出京城不久就遇到了刺客,胳膊被毒箭蹭破了皮”
凤凰儿的心一阵紧缩。
原来元后的野心竟这么大,手段也如此毒辣。
圣上虽然没有说得太详细,但事情经过已经有了雏形。
元后见左泽云深得圣上信任,便想要利用他对圣上下手。
无奈左泽云对圣上忠心不二,并没有因为一笔写不出两个左字便任由元后差遣。
而且还在元后对圣上下毒手的时候,及时救了圣上一命。
当然,她也不会完全相信圣上的话。
尤其是最后那几句。
元后出京城之后便遇到了刺客,毒箭蹭破了她胳膊上的皮。
那时大宋远不如现下安稳,皇后出宫遇刺也不是不可能。
但很显然,圣上的心胸绝不会宽广到连被妻子暗算都丝毫不计较。
元后对他下毒手,他难道就不会想着报复
所以那支毒箭的来历实在是非常可疑。
说不定就是圣上派人做的
事情说到这个份儿上,昌隆帝也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
他沉声道:“朕的确想过给她吃一点教训,但还没有来得及行动,她就已经遇刺了。”
凤凰儿并不答话,只是用手指将书案上的一滴墨抹掉。
昌隆帝道:“朕有什么必要骗你好歹朕还是一国之君,真要是容不下她,有的是正大光明的手段,何必搞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
凤凰儿想想也对。
圣上如果不是顾及那一点夫妻情意,真想废后甚至赐死,也并非做不到,只是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和心思罢了。
那么,刺杀元后的人
凤凰儿冷笑道:“看来,这一场刺杀显然是元后在做戏”
、第一百三十章 寻真相下
对于凤凰儿的敏锐,昌隆帝早已经见怪不怪。
他苦笑道:“的确如此。可惜元后万万没有想到,那箭上的毒却要了她的命。”
这话凤凰儿就有些听不懂了。
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谁会拿自己的命去试毒
况且,元后有什么必要这么做
野心再大,成就再大,也得有命享受不是
昌隆帝道:“你应该懂得疑心生暗鬼的道理。
世上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切实的证据,只要事情真的发生了,再加上有心人推波助澜,自然会有人起疑心。
那时朕和元后在朝臣们面前并没有真的撕破脸皮,但他们心里都清楚,帝后之间早已经不再和睦。
在这种情况下,元后遇刺中毒,朕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你别看元后已经走了这么多年,这份疑心依旧没有彻底消退。
太子就不说了,就连重熙也未必没有怀疑过。”
这些道理凤凰儿自然是懂的,可她依旧不相信元后会做出如此这般愚蠢的事。
那么精明的女人,怎么可能会在这种事情上出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