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引凰为后 > 分节阅读 361

分节阅读 361(1/2)

目录

d些重臣全都是男子,怎么可能是她的对手

阮棉棉把凤凰儿拉到身边坐下:“箜儿,圣上知晓自己中了毒,是什么反应”

凤凰儿道:“他就是因为知道自己中了毒,为了活命才答应让阿福去南边的。”

阮棉棉冷笑道:“难怪要把你拘进宫里去,就是想用你来要挟阿福,甚至是你外祖父。”

司徒三爷附和道:“亏得阿福这么尊重他,简直是卑鄙无耻至极”

阮棉棉想了想,突然有些后怕:“箜儿,圣上中毒本该是极其隐秘的事,按说你是不应该知晓的。

圣上有没有因此对你起疑心,甚至是”

“杀心”两个字她实在是不忍心用在女儿身上,简直是太可怕了

凤凰儿笑了笑:“他还指着我给他解毒呢,有什么心思都得忍回去。”

阮棉棉和司徒三爷面面相觑,女儿明明还是那个娇柔可爱的小姑娘,怎的进了一趟宫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司徒三爷有些苦恼:“箜儿,为父脑子有些乱”

女儿有多聪明多努力他心里有数。

可再聪明再努力,她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至少医术她就完全不懂。

那么,她所说的替圣上解毒,究竟是怎么回事

莫非她认识了什么世外高人,医术竟可以碾压太医院所有太医

阮棉棉急于听女儿讲述这两日的事,哪里容得丈夫打岔。

她拧了他一下才急急追问道:“别管你爹,快给我说说圣上的事,他是怎么被你劝服的”

凤凰儿不想隐瞒父母,十分淡然道:“我骂了圣上。”

嘎骂了圣上

司徒三爷和阮棉棉都快哭了。

自家宝贝女儿要不要这么威武霸气,连皇帝都敢骂

司徒三爷眼睛里都快冒星星了。

女儿骂过圣上后不仅能够全身而退,还让圣上破例把她留在御书房读书。

这简直是

凤凰儿不以为意道:“圣上的性格阿福对我说过很多次,所以我才敢出言骂他。

换一个皇帝,我自然不敢这么做,又不是活腻歪了。”

阮棉棉道:“那骂过之后,他是不是后悔了”

凤凰儿冷声道:“如果阿福真落入别人的陷阱,有个什么不测,他后悔有什么用”

司徒三爷忙把昌隆帝让凤凰儿去御书房念书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阮棉棉眨巴着眼睛道:“箜儿,圣上是不是被你骂糊涂了”

她虽然不是研究历史的,但好歹也看过不少小说电视电影。

从来只听说过皇帝培养儿子孙子,什么时候媳妇竟这么吃香了

他该不会是觉得孙子回不来了,所以想要培养小凤凰做女皇吧

阮棉棉是知晓凤凰儿前世的人,心下不免暗自嘀咕。

果真是天之骄女,重活一世就是为了印证凤翔九天的命数

想到这里,她赶紧把自己的思绪拉了回来。

呸呸呸

她都在说些什么胡话

阿福这个好女婿早已经被他们当作了一家人,他绝对不能出事

凤凰儿道:“圣上精明得很,半点亏都不肯吃的。”

遂把昌隆帝让她去御书房念书的用意告诉了父母。

当然,他答允不给阿福身边塞人的话也没有落下。

阮棉棉的心情瞬间好到爆。

这可是当今圣上亲口允诺的,大宋根本无人敢反对。

也就是说,这一世女儿的幸福又多了一重保障。

凤凰儿笑了笑,决定还是不把昌隆帝说的那些重孙和重孙女的话告诉父母了。

她敛住笑意道:“娘,我托你做的事儿进展如何了”

阮棉棉道:“你放心,我昨日就已经把你的字条送到了迎岚的手中。

事情交给雁声世子去办,一定不会出任何纰漏。”

凤凰儿自然信得过韩雁声,点点头道:“如此甚好。这几年咱们名下的店铺生意极好,就连桂州都有好几家分号。

让那边的掌柜留意宋军的动向,以便咱们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这些话是她说来宽慰父母的。

真正能替她打探南疆那边消息的,只有夏侯伊手下那一千人。

好钢用在刀刃上,她本是不想轻易动他们的。

阿福此行充满着不可预知的危险,单靠这几年他培养的那些人是远远不够的。

至于圣上的那一千人

凤凰儿按了按眉心,这一千人还真有点麻烦。

阿福虽然没有明确知晓圣上突然改口的原因,但他又不笨,不可能一点都不怀疑。

所以那四名暗卫其实是不被他信任的。

不仅不信任,甚至还会当作圣上派去监视他的人。

一旦真的遇到危险,阿福不仅不会接受这一千人的帮助,反倒因为怀疑他们的用意而想法设法避开。

这么一来,他面临的危险又多了几分。

凤凰儿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夏侯伊他们此行顺利,早日护送阿福回京城。

第二日,凤凰儿起了个大早。

进宫后她先去给太子妃请了安,这才去了御书房。

昌隆帝和韩禹,甚至是吴公公都上早朝去了。

御书房里只留下了几名负责值守的小太监。

小太监们早已经得了吴公公的吩咐,十分恭敬地把凤凰儿迎进御书房,把她带到了昨日刚收拾妥当的书案前。

“司徒六姑娘,这是圣上吩咐吴公公亲自为您准备的。

笔墨纸砚也全都是按照您的喜好,您先试试看合不合用。”

凤凰儿虽然是司徒三爷的女儿,却完全没有遗传到他的那些矫情的毛病。

她浅笑道:“这已经很好了,多谢你们费心。”

、第一百零九章 相思意上

对于喜静不喜动的凤凰儿来说,即便被拘在御书房中读书,也并没有觉得日子有多难捱。

趁昌隆帝等人上早朝的时间,她把御书房的藏书大体浏览了一遍,从中挑选了十几本感兴趣的。

未时一到,午歇之后的韩禹坐到凤凰儿对面,两人正式开始第一日的教学。

韩禹和司徒曜一样,读书的天赋极佳,年少时便已才名远播。

但他十六岁时便步入官场,又要支撑英国公府的门户,花在琴棋书画方面的时间自然远不如后者。

加之司徒曜又是重活一世的人,书画方面早已自成一派,整个大宋朝堂中几乎无人能及。

经他亲自教导了三年的凤凰儿,已经不需要再请别的老师指点。

因此韩禹虽然应承了昌隆帝教凤凰儿读书,他的教学内容却和读书没有丝毫关系。

学习处理奏折,是昌隆帝的要求,也是他打算教给凤凰儿的第一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