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1(2/2)
所以有什么公中的任务要摊派,都是没权没势的人家出力。就怕被记上一笔。万一被找着茬子,哭都哭不出来。
没有了被穿小鞋儿的隐患,大家谁还愿意供他们驱使奴役所以摊派任务的时候,大家都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名目推拒,不愿意干活。
以前他靠着各种私刑攫取的好处,让他吐出来,他也不愿意。公中没有钱去,没办法请人淘井,这件事就只能暂时搁着。
他本来是打算着,从何泥墩家挤来的钱,到时候向陆友盛多要一份,用来淘井。可是这帮泥腿子,这点工夫也等不得了。
“哼,鼠目寸光,”六老头气呼呼的带着人走了。
在他身后,大家用“噢噢”的欢呼声和大笑声送他。更有rén dà声的吹起口哨。
何小西手掌下压,示意大家安静。
“择日不如撞日,趁近日天气晴好,明日就淘井。凡是家里有麻绳和木潲的,明天一早全都送到井沿上来。”
“往年淘井的工具都存放在哪里大家现在就去给搬来。”何小西指了几个人,让他们跟着自己去搬淘井的工具。
在大家看来,何小西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实际何小西是怕六老头给他们使坏,把淘井的工具给毁坏掉。
淘井的工具并不复杂。不过是几根毛竹,把中间打通了。中间用油毛毡连接上。
要用的时候拿出来,拿纸用浆糊把缝隙处全糊上不让馒。
等人下到井底的时候,把毛竹固定好伸到井下。上头的人用风箱吹风,往井下输送新鲜空气。
工具不复杂。但是如果被毁坏了,再重新准备,就要耽搁不少时间。
“大家赶快跟我走,快点儿跟上,把工具搬来还要准备浆糊糊呢,抓紧时间,别耽误明天的正事。”
大家一路小跑的跟在何小西后边,跑到了放工具的地方。
远远的,就见房子上的门锁已经被打开了。何小西放轻脚步,示意大家也禁声。
有人不知就里,想出声询问。有看出问题的人,把手指放到嘴边,嘘了一声,让他不要出声。
第406章 阿猫阿狗
门锁开了,屋子里肯定有人。
何小西刚说了要淘井,现在就有人开门进来。淘井的工具就放在这栋房子里面。这种节骨眼,要说没鬼,大家谁都不相信。
一群人蹑手蹑脚的过去。何小西示意大家分开来,分别从窗户和门缝往里看。
三间房子,没有院墙。是原来一对五保户留下的房子。因为没有近亲属继承,就被族里收回来,作为盛放工具的仓房使用。
这些工具,原来是放在现在村部那几间仓房里的。村部那几间仓房,被陆友盛占用了,才被挪到这里来。
窗户还是老式的,没有镶嵌玻璃。上面糊的纸,早就经年被风吹雨淋,只剩下丝丝拉拉的碎片挂在窗棂上。
几双眼睛耳朵同时贴上去。就听到哗拉一声,什么东西被敲碎的声音。
等大家的眼睛适应屋里的光线以后,才看清楚,蹲在地上举着斧头的,正是六老头家的大儿子。
而他砸着的,正是地上那一堆淘井的工具。
“住手”几个rén dà惊失色。一边出言制止,一边推门进去。
突然的声响,让屋里的何兆宽吓得一哆嗦,坐到地上。手里的斧头就脱手砸在脚面子上。
幸好穿的是棉鞋,不然非砍破脚面不可。
即便是穿着棉鞋,阻挡了一部分力道。但是,因为他砸的力道太大,还是把他自己砸得,抱着脚“嗷嗷”直叫。
没有人顾得上搭理他。都蹲下身子,查看那一堆工具被他破坏的怎么样了。
如果工具被损毁的太严重,原本打算明天淘井的计划就只能推后。越往后天气越来越冷,越往后推,淘井的难度就越大。
何小西翻看着那堆竹管,损毁的并不是太严重。估计是他们来的早,发现的及时,被破坏的很少。只有一根,是粉碎性的破碎。
“再喊几个人过来,把这些抱我娘家去,剩下的人跟我走,去六爷家问问,他们家就是这样的家教吗”何小西让大家分头行动。
“这些纸也一并抱过去,让我干娘他们打上浆糊先干着。”
竹筒上糊上纸防止馒。糊好以后,就要拿风箱测试一下,看看能不能通风。本身这些竹筒上就有历年来糊的纸,用完以后也不用刮掉。
所以,漏风的地方很少。稍微查缺补漏就行。
也是因为上头有原本留下的厚厚的几层纸,何兆宽敲着费劲,破坏的竹筒不多。
趁别人不注意,何小西拉住何涯的儿子:“小哲,去我家告诉副村长,有人把淘井的竹管给砸碎了,让他去何六爷家,
悄悄过去,别让人看到,别跟别人说。”
“嗯,姑姑我知道了,不给别人说,”犹豫了一下,又说:“姑姑,我不是小哲,我是小猛。”
何小西才想起来,这时候的小哲还没有上学。所以没有学名,大家还是叫小名。“知道了小猛,长大了就叫小哲了。”
摸摸他毛茸茸的小脑袋。这孩子长大了也是个人才。带着一帮人走出山村,进城承揽工程。如今就能看出些聪明伶俐劲了。
大家押着何兆宽,闹哄哄的往何六爷家走去。做坏事被逮到现行,用本地话说就是偷牛逮到拔橛的。
本地人养牛,会把牛牵出去让牛自己吃草。怕牛跑丢,会用根绳拴住牛。绳子的一端拴在牛鼻子上,另一端就用一个棍插在地上。
插在地上的这根棍,本地话就叫橛子。偷牛的人正把橛子拔下来,就是形容抓到现行。抓到现行的,是没有法辩驳的。
古语有云,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乡村也有乡村的禁忌,就是不能靠近别人放在野外的牲口。
所以一路上何兆宽都低着头,呈认罪状保持沉默。
一路走过去,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或许是往日里,何六爷的积威太深。一路上没有一个人,敢出手对何兆宽打骂。
若是相同的情况发生在其他人身上,这会早就被打成猪头了。何小西慢慢的走着,在人群里找摸能对何兆宽动手的第一人。
人们都有着从众心理。只要有一个人动手,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其他人本着法不责众的想法,也会跟着动手。
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擂。只要有一次敢对何六爷家动了手,以后何六爷家身上的光环就消失了。
村民就会知道,何六爷家也没什么了不得,也是能动手打的。脱毛的凤凰不如鸡。他就跟普通村民一样了,没什么可趾高气昂的。
若是何大毛在此,让何大毛做这种事最好。可是何大毛也不在这。
找了半天,只在人群里看到何滨。他正犹豫不决的看着何兆宽。拿不定主意的眨巴着眼睛,为难的挠着自己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