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五零致富经 > 分节阅读 77

分节阅读 77(2/2)

目录

家里还没有分家,她这样子拿了家里的东西贴补娘家,也就是陆友富夫妻俩宽厚。换个人家,非纵着陆友贵打老婆不可。

陆二嫂娘家姓齐,是清泉河对岸齐家凹村的闺女。何凤英的奶奶齐麻子也是那个村的,据说齐麻子还是陆二苫出五服的姑奶奶。

河对岸人家的闺女很少嫁到河北边来。

齐麻子是因为黑脸白麻子的脸实在丑得太有特色。陆二嫂家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

那一年她十一岁,她爹在赶集回来的途中,被不知道哪里的队伍给抓了壮丁。

寡母带着一对儿女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十三岁那年,陆二嫂自卖自身来了陆家。换了五斗高粱养活寡母幼弟。

河对岸的人家很少愿意嫁到河北来,就跟水洞村的闺女不愿意嫁到更往里的山里一样。

此地闺女嫁人的轨迹就是:山里人家的闺女嫁到水洞村这样山边上的人家,山边的人家的闺女往城郊嫁,城郊的闺女往城里嫁。

山里的汉子打光棍或是买媳妇。有些人家几个兄弟凑钱买一个媳妇共用的都有。

陆家兄弟二人,不是有那样不成器的爹娘,本来也不用沦落到买媳妇的地步。

陆二嫂到了陆家以后,其它哪哪都好。就是这扒娘家的毛病让人受不了。

往年她弟弟年幼,陆大两口子还能包容。眼看他娘家弟弟都娶妻生子了,还处处填补娘家。不说别人,她自己生的儿女都看不下眼了。

虽然何小西否决了陆大嫂让孩子们去齐家凹村把陆二嫂叫回来的提议,陆二嫂家的大女儿陆佳琪还是带着弟弟陆佳霖往他们姥娘家去了。

陆佳琪也不大,就七岁不到的年纪。按说今年该上学的。可是陆友富给的学费,让她娘转手借给了娘家。

说的好听是借的,这些年她娘家借的多了,就没见还回来一次。

陆友富本来想再给孩子缴一份学费的。陆佳琪人小心气不小,说什么也不愿意去。

跟她娘说了,你不把我的学费要回来,不说今年,明年我都不去上学。不仅我自己不去,弟弟们我也不让去上学。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陆二嫂今天就是拿了平日里做的活计和孩子大爹给孩子带回来的一些吃食,希望能用这些东西,去娘家把那三块钱给换回来。

趁着开学时间还不长,闺女现在去上学的话还能跟上趟。

也说明陆二嫂这“扶弟魔”的病症还没病入膏肓,还有得救。如果病入晚期,自己亲生的孩子都不心疼也要扶弟的话,那真是大罗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了。

话说陆二嫂进来娘家门,她弟弟齐大山的媳妇和她老娘看到她手中的包袱皮,笑得脸上跟开了花一样。

齐大山媳妇赶紧起身给她拎了把凳子,并到屋里暖瓶里倒了一碗开水。招呼她:“大姐快喝些水歇歇,走累了吧。”

顺手把她手里的东西拿过去,躲一旁翻检看她带的什么了。

陆二嫂嘴唇翕合,要说的话最终没张得了口。暗自叹口气,等一会再说吧。

现如今有暖水瓶的人家不多,大多数人家不能随时随地有热水喝。

一些讲究些的人家用草编一个象馍馍筐那样的草壳子,把水壶或水瓮放里面保暖。直接用瓢舀生水喝的人家更多。

齐家的这个暖瓶,还是陆二嫂把自家的给拎来的。

陆友富经常往隔壁城市去进货,那里比这个小城繁华一些。在那里买来几只暖水瓶,他们三房留了四只。

也不是铁皮或塑料壳的,而是竹子编的壳。

陆友富和陆友贵屋里各一只。老两口和陆友财屋里一只,陆氏姐妹屋里一只。

自从齐大山媳妇知道他们屋里分了一只暖瓶以后,每次见到她都要提一句:“咱娘和你侄子,一喝凉水就闹肚子。”

第145章 割他的肉烧了给他姑吃

弟媳妇说的次数多了,陆二嫂又面子薄。没法之下,只得把他们屋里的暖瓶提回了娘家。

家里其他人虽然不满意但也没说什么。

就是陆二妹:“就你娘家那一窝子穷鬼金贵,也不知道以前咱家也没有暖瓶能让你给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怎么喝的水。

也没听说闹肚子来着。怎么咱们家这暖瓶刚一买回来,你娘家人这肚子也娇气起来了。”

其实陆友富想说话的,但是被陆二妹这个搅屎棍一搅和,他再说什么都不对了。

只能叹口气。不仅不能说了,还得教训陆二妹。

陆二嫂家几个孩子,一开始还到陆氏姐妹等人的屋里喝水。后头被陆二妹挤兑了几回,哪个屋里也不去了,就开始喝生水了。

陆二嫂端着冒着热气的水碗,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现如今天气还不冷,等冬天的时候滴水成冰,想想孩子们还得舀凉水喝她就心疼。

放到嘴边的水怎么也喝不下去了。

说了会话,齐大山媳妇开始说:“孩子都小,咱娘岁数大,我也不忍心使唤她,我这一天天从早到晚忙得晕头转向,累得骨头缝都疼,

家里的面马上到缸底了,也没人帮着我推磨,这要是有头驴就好了。”

陆家那样的日子,都没买上驴,都是借的两个大伯家的牲口使。

弟媳妇说得轻巧,口气也不小,一张口就是要买头驴。把陆二嫂唬地坐都坐不住了:“我帮你推磨吧。”

只要弟媳妇不再提驴,把她当驴使唤都行。

她弟媳妇一看这是一毛不准备拔了,脸拉下来。还真没跟她客气,真把她当驴使起来。

推完一大远头,陆二嫂想着,这些该够他们一家子吃上五六天的了。擦擦汗还没喘口气呢,就看到她弟媳妇又了一大远头出来。

一下午工夫,陆二嫂给娘家推了六远头磨。够一家子吃上一个来月没问题了。

到水缸里舀了瓢水喝了,捋捋汗湿的头发,陆二嫂想起来此的目的。

没等她开口说那三块钱的事情呢,齐大山媳妇又开始哭穷了:“大姐呀,你看看这天马上冷了,你就拿那几双鞋底子来也没有鞋面子和棉花啊,

你侄子今年又长高了,我想给他把去年的棉衣改大一些都凑不出棉花来。”

齐老娘也帮腔道:“你怎么就能光拿鞋底子来,你不知道咱们家什么光景吗”

陆二嫂坐在那里,只觉得从心里往嘴里泛苦。

见她不说话,齐老娘不高兴了。抱怨:“你日子过好了,也不知道帮衬帮衬你兄弟,你以前不是这样的,这人呐,不能忘本啊。”

看着她娘拍的桌子啪啪响,陆二嫂瑟缩了一下。

小声辩解:“我大嫂现在怕我再克扣孩子们的布和棉花拿回来,孩子的棉衣都是她做好了拿过来,我屋里也没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