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逆流纯真年代 > 分节阅读 140

分节阅读 140(2/2)

目录

男同学当然不敢追,在楼下默默站了会儿,决定回家找毕业照去。

林俞静带着冯芳找了个角落站下来,喘着气,互相呆滞地看着对方。

“怎么办,冯芳,我好像变成老大了。”

冯芳点点头,若有所思道:“这样的话,我是不是可以出去欺负人了都知道我跟你这么好,那以前欺负过我的那些人,从幼儿园算起,现在大概都很慌。”

“哎哟你别闹,我现在怎么办啊”林俞静恼火说:“我不想当老大啊。”

“呃,应该就这一阵子”,冯芳想了想,说,“那你过年这阵都呆家里,回头直接去盛海上学估计很快就没人再议论这事了。”

林俞静想了想,“也只好这么办了,都怪那个骗子。”

冯芳走的时候,她还叮嘱:“那你记得来找我玩啊,我怕自己一个人呆着,会瞎想。”

不管怎么说,她还是在积极处理这个问题的。

“嗯。”冯芳笑着说:“那我不在的时候,你就多跟爸妈聊聊天,别一个人躲屋里。”

“好。”

林俞静觉得是这个道理,只要有事在做,有话在说,就没空瞎想,然后很快就会好了。

差不多时候,庆州城的另一个角落。

“傻了副省长的车。”管月梅对张雨清说。

张雨清苦笑一下,“大概,这就叫活该。”

“什么意思,你放弃了”

“嗯。”张雨清缓缓点头,“我想给自己留点自尊,也对得起静静和二姨家这些年对我的好,朝前看。”

管月梅观察她的表情,确认,起身叹了口气,“还指望沾你光呢,看来我也只能靠自己了。”

“你们为什么都看着我”有心回家找爸妈聊会天,林俞静开门,看见爸妈目光直直地,仿佛就在等着盼着她似的。

“你爸想找你帮忙嘞。”林妈妈笑着说:“我静儿总算有点用处了。”

这叫什么话我用处我好像是没什么用处。

林俞静愣一下,心说:难道我爸也惹上混混了

那这个得帮啊

“是这样的,静静你原先不是去过那个茶寮村扫盲嘛,正好,最近你大伯呆的那个国营包装厂想找茶寮村合作,给他们的辣条做包装”

林俞静不懂这些,就说:“那就找呗。”

“找了,电话打过去,一听说是国营厂,那边直接就拒绝了。”林爸爸苦笑一下,这个茶寮现在牛气啊,三五天就是一百多万的单子,而且社会关注度巨大,吃拿卡要的都怕踩雷,不敢上,就是谈合作的,也不敢摆谱。

林俞静回忆了一下,说:“那村长都拒绝了,我有什么办法”

“这你就不知道了,茶寮对外看起来是老村长当家,但是我们这些单位里的人多少都有听说,那边真正说话算话的,其实另有其人嘞”

林俞静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就是那个支教老师,姓江,对”林妈妈愉快地接话,笑着道:“妈记得你那回回来可愿意跟我们说他了,把他夸得花一样好,又说你们特要好。”

“你妈都差点想去看看人了。”林爸爸道。

林俞静觉得人生好艰难

“所以,要不你给他打个电话”林爸爸小心说:“你大伯跟我聊的时候说,他估摸了一下茶寮辣条以后的销量,要是这笔生意能谈成,包装厂就彻底活了,这事可是大事。”

竟然要我给那个骗子打电话。林俞静看看爸,看看妈为什么你们要和他合起伙来欺负我

“不打,我跟他不好了。”

林俞静低头走回房间。

林爸爸林妈妈互相看看,神情诡异。

夜里,爸妈回房后,林俞静偷偷到客厅打了个电话,“冯芳,我大概要离家出走了。”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打电话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个国家被一种叫做“三角债”的经济问题困扰,债务涉及金额高达数千亿,占比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十分之一。

而这其中,又百分之八十涉及国有企业。

换一个说法,老赖大多是国企。带着过往几十年养成的落后习惯,它们往往缺乏对市场经济客观、正确的认识,仗着背景优势,肆意破坏规则。

偏偏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还都很难追讨问责,就拿着合同去申诉都找不着门。

在自己逐渐走向日暮的同时,它们就这样拖死了无数新生的乡镇企业,私人企业。

江澈不想被拖进去。

而茶寮现在的情况,既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又有强大的招牌和相应的社会舆论作保护伞,还有各级领导主动或被动的加持

主观上不想搭理的情况下,根本不必理会它们。

江澈的原则很简单,除非对方真的拥有国内领先的设备和技术,同时有被“并购”的可能,而且“很好说话”,否则一律拒之门外。

自从茶寮一次拿了一百五十万订单回来,各种“合作”建议就纷至沓来。

老村长带着忐忑不安拒绝了第一家,第二家,慢慢已经拒绝成习惯了,一听国企,马上随便找个理由撂电话。

因为对方是包装厂,他隔天一早才想起把这事跟江澈提一下。

“那个国营包装厂,你上次去庆州联系的时候接触过没有情况怎么样”江澈问郑忻峰。

订单上来了,包装的量和成本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江澈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一家自己的包装厂,只可惜隔行如隔山,一下摸不着门,目前还没办法一步到位。

郑忻峰似乎对这家包装厂印象颇深,立即道:

“联系过,我还去过厂里,说实在的设备很好也很新,估计花了政府不少钱。但是整个厂的工作效率非常低,让他们做几件样品出来看一下,竟然还让我先去管理科室一道一道地走程序。我估计去了也是这卡一下,那卡一下,咱们着急耽误不起,干脆直接就走了。”

“这就是国企的弊病,它们的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