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3(2/2)
当然,二人争来争去,其实都没错,在林坤看来,他们的观点并不矛盾,未来与眼下,其实是可以同时着手的。
终于,爷孙二人停止了争论。
这还多亏林坤连咳了三声,杨有容这才羞红了脸,急忙说道:“爷爷,都怪你,我都让人家林公子笑话了”
杨院长呆了呆,疑惑道:“啥哪位林公子”说着,他这才注意到客堂里还有其他人,不禁又呆愣的半晌。
不过,当他看清来人竟是林坤的时候,顿时就喜出望外,身形一闪便来到林坤的身边,一把拉住了他,激动的说道:
“哈哈,你小子可算来了,你光抄了一本公孙般玄策给我,什么注解都没有,这几个月简直要把我逼疯了,快到后堂,帮我解释一下疑难”
见杨院长如此“热情”,林坤不禁暗暗好笑,他当时抄副本的时候,确实只照抄了原著,没有任何注解。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当时答应杨有容的,也只是抄录副本,而且注解什么的,他是从太白子处得来,也不打算轻易与人分享。
于是,林坤对杨院长鞠了一躬,傻乎乎的笑着,摸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干脆就装傻卖萌到底。
杨有容见自己爷爷如此“老不正经”,顿时就羞愧无比。
只听她气呼呼的说道:“爷爷,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惦记着傀儡术人家林公子是来与你商量对付王霸的计划的。”
听闻此言,杨院长终于回过了神,似乎他也觉的自己的举动有些不妥,便尴尬的笑了笑,坐回了主位,开口道:
“哦,林坤小友,你也觉的我该去对付这个王霸”
林坤怔了怔,没想到院长会问他这个问题,不过他也并不慌张,淡淡一笑,直接说道:
“其实我觉得,杨小姐的观点与院长您老人家的想法并不冲突,眼下和未来我们可以两手一起进行。”
听林坤这么一说,杨有容也来了兴趣,饶有兴致的问道:“哦,林公子切说说看,怎么两手一起进行”
杨院长微笑着点点头,也是这个意思,等待着林坤的答复。
林坤淡淡一笑,说道:“先说傀儡术,这种东西虽然厉害,但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所以可以慢慢的弄,也不急于一时。
“晚辈对此道也有些心得,今后只要有机会,定会与院长分享”
听闻此言,杨院长顿时喜出望外,欣然道:
“好好好,说说怎么两手一起弄不过,我丑话说在前,若要让我与王霸公开对峙,老夫是坚决不会答应的”
第211章 寒门与魔道
听闻此言,杨有容顿时眉头紧皱,刚想说话,却被杨院长伸手打断了,只听他继续说道:
“容儿别急着打断,听我把话说完,既然林坤小友也在,那么老夫便先说段故事给你们听,好让你们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他们可别嫌我啰嗦哟”
林坤施了一礼,客气道:“院长说笑了,晚辈正想先听一听背景情况,至于如何两手一起弄,慢慢再说不迟。”
见林坤如此知趣,杨院长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说道:
“如此甚好,其实容儿你也别太敌视那王霸,莫说才是一个书院,整个墨阳城都该感谢他的祖上。”
接下来,杨院长以极快的速度,与林坤和杨有容讲了段陈年往事。
原来,杨院长不想正面与王霸对峙,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书院的创始人就是王霸的曾祖。
百余年前,一名叫做王阳明的高人,设计并出资建造了墨阳城,当时甚至还没有息国,墨阳城就早已闻名九州大陆。
到了下一代,王阳明的儿子王墨,也就是王霸的曾祖,他在当时,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甚至声望还有超过父辈的苗头。
此人不单创立了书院,还以惊天的符道,构筑了墨阳城的大阵,从而改变了此地的风水,让这里百年来风调雨顺、鱼米丰登。
四下的百姓多荫其福,为了纪念这父子二人,便将此城命名为“墨阳”,可见这王家在墨阳城的声望。
然而,过了百年,在传了三代之后,王家在墨阳城也渐渐衰落,有人说是因为他们祖上改了天地造化的缘故,惹得天怒。
故后代多病,不长命,往往中年便崩殂。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这个王副院长,此人是王家的第五代家主,也是王墨的直系子孙。
但他天赋秉异,竟以四十出头的年纪,便修炼到了四阶武王的境界,这在整个墨阳城都是空前绝后的。
如此一来,有了武王境界的修为,王霸的寿数自然要比常人高出许多,所以他也不想像自己的父辈一样,默默无闻,渐渐变的不安分起来。
这其实也能够理解,毕竟人家祖上可是闻名天下的大人物,自己做子孙的若受限于寿元,低调一点那也就罢了。
可一旦有了机会,任谁不想努力一把,中兴这个曾经辉煌的家族呢
于是乎,王霸的形式作风,便渐渐变的有些霸道起来,其为的就是想中兴家族,重振雄风
当然,中兴的第一步,自然就是夺回书院的控制权,按杨院长的话来说,其实上一任的院长就是王家的人。
只不过,王家之人大都早夭,而前任院长过世之时,王霸还太过年轻,资格不足,所以杨院长才被人推举上位的。
因此,一直一来,杨院长都有把院长之位还给王家的想法,只不过,因为王霸的某些过激举动,已经触动了底线,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说到王霸此人的举动,就不得不提墨阳城书院的立院根本。
首先,在九州大陆,并不是每个武者都能修炼到高阶的,绝大部分武者终其一生都在武侯境界以下徘徊,也就比常人强那么一点。
还有一部分人,修为虽高,但实战极差,对于实力为尊的武者来说,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想要借此安身立命,是绝对不够的,这些人想要生存,都必须辅以生活技能,就比如“锻造、炼丹、符文”这些。
然而,先前就提到过,想在宗门中学习辅助技能,是有诸多不便的,
所以,在百余年前,王墨建立书院的时候,就是为了让那些在宗门里无法好好学习的年轻人,能有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地方。
说白了,虽然因为利益的关系,大部分宗门里的“三师”都不愿意好好教徒,但这其中也有一些例外,就比如宗主和长老的子侄。
这些“权二代”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只要真有天赋,宗主长老们大可以化足够的代价,让宗门里的“三师”倾囊相授。
而那些人一方面不愿交恶权贵,另一方面利益诱惑,自然对“权二代”们倾心尽力的培养,这也是宗门中的“三师”人才,并未断绝的原因之一。
然而,少部分的“权二代”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但大部分的寒门弟子,则被此潜规则困扰不已,所以书院的出现,简直就是他们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