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抗战之神枪侠侣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2/2)

目录

苏军由于完蛋得太快,没能将他们先发明出的火箭炮发扬光大,反而成就了德军。

成百上千门火箭炮齐射,那种恐怖的场面和呼啸的声音,让见识到的英军终生难忘,当然,他们中很多人的终生也在他们见识到火箭炮雨的那一刻中止了。

德军沿线所过之处,几乎是一路毁灭过去的,到处是被火箭炮轰炸烧焦的痕迹。

由于沿途英军的防御力量远远不及伦敦地区,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轻易挡住德军的强大兵锋了,此时的盟军最高指挥部已经通过德军进攻的方向分析出了德军的最终目的。

一旦德军成功的突进到沃特湾,那么,南起布里斯托尔湾,北至沃特湾,直接被德军切割了下来,这可是半个英格兰了,其中就将伦敦包括了进去。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已经进驻这里的三百万盟军,便没了退路,他们唯一可以退的地方,便只有海里。

可是,几百万大军,从茫茫大海中撤退,可是那么容易,德军会同意吗这件事情继续演变下去,甚至是一场比敦克尔刻大撤退更悲壮的惨剧。同一场惨剧,英国人自然不希望再上演第二次。

此刻,盟军也知道了德军伦敦的另一个意图,那就是吸引更多的联军有生力量来伦敦,然后再一起消灭。

“必须阻止他们,一定要阻止他们。”不但是盟军指挥部慌了,连丘吉尔和罗斯福这两个国家的最高首脑,也慌了,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丘吉尔立即下令将苏格兰、英格兰北部地区和威尔士等地可以抽调的部队加紧抽调出来,趁德军还没有稳固布里斯托尔湾至沃特湾一线,立即发起进攻,以帮助被围困的几百万大军尽快脱困。

面对眼下这种危局,似乎守卫伦敦也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这几百万大军一旦被困死,别说伦敦了,整个大英帝国都危在旦夕。至于伦敦沦陷所带来的后果,此时已经顾不得考虑了。

德军的这个行动,一下子改变了战争的格局,让盟军的伦敦保卫战,一下子变成了救援战。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了伦敦地区盟军的士气,难民更是人心惶惶,不知道何去何从。

而趁这个时机,进攻伦敦的德军又加大了进攻力度,盟军败退得更快了。

截止二月初,伦敦已经沦陷超过了三分之二。

而从其他方向增援过来的盟军,面对德军布防的布里斯托尔湾至沃特湾的防线,已经分成几路从几个方向发起进攻。

盟军的几路大军虽然都占着比较大兵力优势,但除了明显的兵力优势之外,其余方面好似都比不上德军,特别是空中,德军的优势太明显了。

德军的飞机,全天侯的席卷在英格兰上空,武装直升机更是起降频繁,盟军的大部队几乎很难掩饰他们的行动,而一旦目标暴露,就会有大量的德军飞机降临,让他们切实的体会到失去制空权的悲哀。

第二五五章 大英帝国的危机二

截止3月10日,盟军的中央集团军近四十万兵力对贝德福德的进攻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面对驻守的不到六万的德军,他们居然迟迟的打不开局面,反而一次次的被德军打退。

德军借助贝德福德的现在设施,构建了比较完善的防御体系,并设置了不少非常强大的火力点。

一战中,德军的马克沁机枪让英军损失惨重,经过几十年,马克沁已经有些落伍了,而这次德军又配备了一款新型机枪,g134型速射机枪,别名就叫死神机枪。

六管旋转发射,射速最高可达四千发每分钟,二十公斤的重量,单兵也能够携带,安装之后单兵也可以操作,这比马克沁重机枪在各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而马克沁机枪虽然已经算不上先进,但在德军等不少部队中还有着装备,死神机枪的出现,直接代替了马克沁机枪在一战中的地位。

g134型速射机枪,这绝对是一个超时代的产物,这超时代的出现,自然与魏起东脱不了干系,g134型速射机枪的原型就是134型速射机枪,是德军借助仿制的。

希特勒觉得134型速射机枪的别名死神机枪非常的有特色,便也将g134型速射机枪称着死神机枪,这款枪虽然还无法与134相媲美,但与眼下各款机枪来比,绝对能当上死神二字。

果然,此次134型速射机枪的装备使用,没有让德军失望,以此款机枪构筑的交叉火力点形成了恐怖的火网,盟军发起的一次次进攻,就是在这样恐怖的绞杀中被撕碎,仿佛一战中的索姆河战役那恐怖的一天再现,仅仅一天时间,盟军伤亡就超过六万。

盟军如此高的伤亡,除了德军防御坚固之外,还与德军占着绝对的空中优势有着不小的关系,由于德军的轰炸,盟军很难保证有效的先期炮击准备。

正因为如此,德军的防御工事大多保存得很好,盟军每每进攻虽然有着装甲的配合,但是,德军却更有武装直升机和火箭炮,让盟军完全被德军所克制。再加上兵员素质的差别,以及战术的落后,盟军占着优势兵力而毫无建树,也不算太稀奇了。

其实,不只是贝德福德方向没有取得什么进展,盟军另几路进攻的方位,同样没能迅速的突破德军的防线,带着重大使命前来救援的几路大军,都没有完全预定目标,这让盟军最高指挥部也感觉非常的尴尬。

“德军还在持续增兵,伦敦离他们的登陆点太近了,他们甚至会比我们以更快的速度抵达伦敦。我们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耽搁了,尽快决策吧”战局没有进展,盟军最高指挥部只能将这个难题交给丘吉尔他们处理,这些指挥官觉得,伦敦已经不适合再守卫了,为了保存更多的实力,眼下最适合的选择就是应该下令伦敦守军弃城突围,而负责救援的部队配合他们突围。

放弃伦敦,这对丘吉尔这种强硬性格的人来说,当真是个非常难以抉择的问题,因为他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当初在敦克尔刻,明知道不可为,但他还是做出不惜一切代价去救援的决定。

眼下,大英帝国的历史上,从未落入外族手中的首都伦敦,难道就要拱手让人吗那日不落帝国曾经的辉煌,恐怕就要被直接践踏了。

英国人还没有做出决定,美国人有些撑不下去了,他们不愿意为了明知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