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86(2/2)
礼亲王虽然不用看孙毓文的脸色,可到底,孙毓文的有些话,他也要听进去,孙毓文用这样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皇帝也用十分隐蔽的意思来表达,偏偏礼亲王不习惯这一套,所以觉得非常的厌倦。
这种感觉这几年来越发的感觉强烈,礼亲王的性子还是喜欢直接了当的办事当差,昔日慈禧太后从来都是直接了当的下旨,他性子和气,而且与世无争,当然了,当官千里只为财,堂堂亲王,又是阁揆,赚点生活费开销开销谁也没什么理由指责什么。以前事儿办的妥当,世人许多的讥讽之言,也无需太在意,可皇太后撤帘归政,她对于朝政的影响逐渐减弱,皇帝亲政大权开始加强,可这一个过程,是需要漫长和持久的,许多的情况下,当差办事,不仅是要皇太后满意,更是要让皇帝满意,可这两宫之间,许多时候都是不统一的,真真是应了那句话“两姑之间难为妇”了。
礼亲王这时候倒是生出了几分急流勇退之心,“差事难办,我只怕是干不了多少年了,”礼亲王摇了摇头,“若是万岁爷想要撤了我,我是二话不说,即刻拱手让出的”
“王爷您就无忧吧”额勒和布笑道,“您不当这位首辅,谁来当谁配当谁都差那一份火候您的性子和缓,外头的人不知道瞎咧咧,咱们一起当差的,还能不知道王爷多重要呢”他转过头对着孙毓文说道,孙毓文含笑点头,“调和鼎鼐,协理阴阳,这是谁都拿不下的,难不成让我和阎敬铭这样的暴脾气来当这个领班军机大臣只怕没几天就要闹得满城烽火了您是八大王之首,位份尊贵,许多事儿,别人看不穿,也就是您看得穿了,看不穿的人,在军机处呆不久,皇上就算是再敬爱他那位师傅,也不至于以为,李保定足够资格当首辅”
这话倒是没错,一般来说,首辅,也就是领班军机大臣都是十分和气之人,之前的怡亲王自然不用多说,只是一味高乐就是了;恭亲王的性子极好,世人都视为周公;单单只有一个左宗棠性子刚烈,处事也不柔和,大开大合之余杀伐果断,但是他的位置和别人不同,干的都是得罪人的事儿,不过是秉政五年,就比恭亲王秉政二十年得罪的人还要多,八旗改革,官制改革,和一部分的货币改革,都是左宗棠一力推行的,有这样的铁腕人物在,下面的部堂尚书,上头的皇太后都轻松许多,可以一味的当好人,让他来当这个恶人,左宗棠差不多自己的差事办好,使命完成就功成身退,所以只担任一届,礼亲王秉政以来,真真是符合了他的封号,“礼”。
未完待续。。
、十二、其中深意三
军机领班大臣要把君上的命令顺利的贯彻下去,又要照顾和维护好底下官员的利益,这是一个很难的位置。如果两个平衡不好,底下的官员会觉得你就是一个只会磕头称是遵旨的木偶首辅,而君上会觉得你和他不同一条心,联合着外朝的人和自己闹,这样的话,当这个军机领班大臣,就容易做成猪八戒照镜子,怎么说呢就是里外不是人。
再加上如此之多的政事,就算礼亲王许多事儿可以高高挂起,但他是领班大臣,再怎么样不管,也是要归到他头上来,所以京中有谚云,“底下千条线,首辅一根针”。
额勒和布的话倒不是阿谀之词,性子不好的人,夹心气儿是受不住的,性子好的人,地位不尊贵,那你的命令就出不了中北海咳咳,是军机处。
“额中堂说的可是再对不过了,”孙毓文告罪说道,“都是我这胡沁,倒是让王爷平添了烦恼,实在是该死该死。”
于是掩口不讲,可礼亲王倒是不放过他了,“好了,老孙,别吊胃口,你且说说,接下去怎么办那这李保定入阁,我没意见,横竖多一个人当差,大家伙都好,接下去咱们这军机处不好办啊,辈分大的都是爷儿,谁都不能得罪的。”
礼亲王是个软耳朵,许多人的话都听得进去,孙毓文若是想要影响礼亲王,今个是很好的机会,“王爷您既然说这户部是最要紧的部院,那么这个尚书的位置,咱们不能让。”
“怎么”礼亲王微微一惊,“这不会是老佛爷的意思吧”
“倒也不是,”孙毓文笑道,“内务府那么多厂子,老佛爷要户部做什么皇上之前说用户部的银子修一修三山五园,都让皇太后给否了,老佛爷不差钱,我这自然不是私心,为的只是公义,不好的人,若是选了上去,坏了大局就不好了,别的不说,就说南洋水师那边,花了大银子下去,皇太后的意思金山银山也要砸下去,不管有没有结果,据我所知王爷也是知道的,皇上的师傅里头,许多人可对着这件事儿不赞成,若是当了这个官钱袋子的户部尚书,万一卡了那边的钱,这可怎么办”
好么,虽然不是皇太后的意思,可到底还是要听皇太后的意思,礼亲王摇摇头,“那咱们今个举荐的人,怕是皇上不乐意”
“那就先听听皇上的意思,”孙毓文笑道,“我这法子是差了些,可到底稳妥,等到李保定入阁,咱们问着他就是了,不管如何,皇上面嫩,不好意思和咱们直说,指不定这帝师可以帮忙传达一二呢”
“这皇上不好意思说,我瞧着也只是你莱山的缘故,”额勒和布长长的吐了一口残烟,“没有你这位门神在军机处挡着,皇上早就干纲独断了。”
“额中堂既然都说我是门神了,我也只好把这门给好好守住了,”孙毓文笑道,“免得什么不妥当的人,进了这军机处”
军机大臣们都退了出去,皇帝闭目养神一会,东暖阁里头一时寂静无声,阳光透过了大块的玻璃照进了东暖阁,阳光照耀在年轻的皇帝脸上,和鼻子上,在他的脸上投射下了一片荫蔽。康熙皇帝御书的大副“龙”字在墙壁上破壁欲飞,自鸣钟不急不忙滴答滴答,庞德禄悄悄的走上前,把宝座边上的茶盏拿走,“老庞,”光绪皇帝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午后的阳光十分的耀眼,耀眼的让皇帝睁不大双眼,皇帝缓缓开口,“你说,这些人心里到底存着什么心思啊”
庞德禄不敢接话,只是垂着手站在边上,也不敢动,光绪皇帝也不指望庞德禄会说什么,摇了摇头,“哎,这些人,选个户部尚书都选不好,怎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