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9(2/2)
赓寿微微冷哼,也不做声,“为国理政。决不可只看到银钱两字,琉球、苏禄乃是小国,弹丸之地,若论银钱。怕是宁波府下一镇之地之富庶也远超两国,为何要派水师出巡,震慑外国,无他,人心耳”
说到“人心”两个字。董元醇提高了声音,这一日无疑是董元醇的主场,众人神色各异,默默的听着董元醇继续高谈阔论。
“顾自古国家兴衰者,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是。两者无外乎顺天应人而已天命虚无缥缈,人心却可以争取一二,本朝以来,藩属复朝贡者二十一国。自仁宗皇帝后陆续下降的藩属国在本朝又多了起来,除却部分因国朝强盛畏惧之外,更多还是因为人心又朝着中国靠拢了,南洋和西北诸国部落深受西洋诸国凌虐,苏禄国主不得出岛一步,幸有天朝出面,这才保存了香火不绝,人心一到,号令各部无所不从,这是讲各藩属的。此外还有国内之势”
“宣宗文宗两朝。饱受洋人欺凌,幸有八里桥之大胜,为中国争光存势,昔日洋人逼近京师。官员商人纷纷惊恐南下避难,这是为何无非是对朝廷失去信心,所幸天命在我大清,八里桥一战胜了洋人,之后又连番平定叛乱,定十年太平安定之局。这老百姓的精气神一下子又有了。天朝上国的气派复现,可这往日的屈辱,却从未有人会忘记”
。。。。。
“谁会忘记以前的屈辱”那个学生继续用着痛苦的声音说着,底下听着宣讲的人,双眼通红,“你们都忘了吗那些被洋人杀死的无辜百姓,被侮辱的妇人,被割让的领土,被拿去的赔款”
“没有忘”
“不敢忘”
“现在他们又想骑在我们头上了来打扰我们天朝上国的安宁我们能容得下他们吗”
“容不下”
“不能容”
越来越多的学生聚集了起来,似乎有着不能控制的趋向,站在廊下的韩汝兵含笑看着众人,“人心可用啊。”他悄悄的说了这么一句,上面宣讲的学生立刻举起手来,“大家请静一静”他虚按了按,“咱们学子的意思,要让世人都知道,咱们也是会为国分忧的,接下去咱们怎么办,在下不敢擅专,还要听听学兄学弟们的意思”
有个老成一些的人立刻说道 ,“咱们京师大学堂是曾中堂管着的,不如我们把意思写下来,联名,对,就是联名,让祭酒监校等把咱们的文书交上去,曾中堂是军机大臣,是一定能帮我们说上话的”
有不少人露出了赞同的表情,一个年轻人立刻反驳道,“学兄此举未免不能速见成效,这样几番转达,黄花菜都凉了,咱们等得及,朝中衮衮诸公等得起,就怕北边的牧民,东北的渔民等不起,这些都是中国之民,焉能受外人欺凌”
附和之声大起,他见到自己的意见受到了认可,越发得意起来,连忙说道,“时间不等人,不如就请学兄带头,咱们一起到总理衙门请愿去让世人都知道,咱们的心思,知道京师大学堂的学子都是响当当的国之栋梁”
众人大哗,纷纷点头高声喝道,又有人鼓掌表示支持,一时间京师大学堂的操场乱成了一锅粥,老成者极力反对:“我等学子,焉能扰乱朝中公议,朝政之事,诸位同学未有执政之权,不可用人数来左右朝中结论,若是如此,岂不是有违京师大学堂之筹办初衷”
“上书给曾中堂,就是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咱们的第一要务还是学业”
“是极,是极。学兄说的极是。”
“胸怀天下,还需脚踏实地啊,若是自己学业未成,将来如何治国理政和洋人打擂台呢咱们还是双耳不闻窗外事,才是正理儿”
韩汝兵微微一咳嗽,边上的人都看到了他,“啊是韩学兄,咱们都听听韩学兄的意思”
韩汝兵郑重的四方作揖行礼,“韩某见过各位学兄学弟,见到众位为国担忧,实在是忠心赤胆之学子也韩某十分惭愧,愧不如各位学兄也”
“韩学兄过谦了,谁不知道您是咱们京师大学堂最好的学子还请学兄示下,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韩汝兵眼睛亮了起来,“以我之见,自然要宣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