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8(2/2)
“对,烧了这些洋和尚的狗窝”
“烧了他们,杀了他们”
“放肆”一个声音响起,一群衙役排开众人,走出了一个黑须的官员,这是天津按察使,他主管一省司法,小民来说,是最惧怕的人,可如今在这时候,也不顶用了。按察使对着大家喝道,“你们围着静海堂,意欲何为”
前面几排的人畏惧官威,低着头往着后头退了退,众人气势稍挫,“老爷不给我们这些死了孩子的人做主,我们只好自己来给枉死的孩子们报仇”
人群之中响起了这样的声音,“若是真有此事,也轮不到你们来执行律法,杀人偿命,也不是你们自己办的,”按察使厉声喝道,“况且这时候洋人到底有没有此事,还未有定论,你们就这样围住他们,第一没有天朝上国的体面,其次也要引起外交争端,于国无益,还不快快退去,听候官府处置”
许多人倒是觉得这位按察使大人颇有色厉内荏之象,这严厉的样子怎么有心虚的感觉,大家默默,人群之中又有人喊了起来,“那就请老爷做主,先杀了这个静海堂里头的洋和尚,为咱们的孩子报仇,别的可以作假,那些尸体做不得假,那些人贩子把孩子运到静海堂也做不得假”
“是啊是啊。”大家又激动了起来,按察使也不是白痴,知道这里头必然有人在煽风点火,这如今如何能把洋人抓起来杀掉,且不说别的,昔日条约上就说明白,未犯中国法者,不可擅自处置
按察使又连声厉喝,叫那些说话的人出来对峙明白说清,“这官爷要抓人啦,咱们可不能被抓走,不然咱们又要变成洋药了”人群之中又有人喊起这样的话,按察使刚要说话,人群之中突然扔了一块石头出来,砸到了按察使的顶戴上,按察使措不及防,哎哟一声就往后头倒去,几个衙役本来就是十分紧张,见到按察使大人跌倒,连忙就把腰间的腰刀刷刷刷的拔出来,大家又激动了起来,“这些狗腿子,还要动刀动枪要杀咱们呢,实在是无法无天咱们打死这些狗腿子”
为首的几个人挥着锄头就上前,大部分的衙役正在静海堂前把民众和教堂分开,这里就这么几个人,挥动了几下刀,就被人一一打趴下,不少人还见了血,有个衙役武功颇为了得,还捅伤了一个村汉,这样群情更为激愤,人一见了血,情景就无法再控制了。
、三十二、内外皆困四
几声炮响猛地响起,震的似乎大地都抖动了几下,围住按察使的人群吓了一大跳,随即铜锣当当当慢慢响起,几百人齐声呼喊起来,“钦差大臣到”
号角吹起,呜呜呜,隐隐有金石之声,全套钦差大臣仪仗迤逦行来,衙役们手持一对对官牌肃穆走来,上面“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一等公、钦差大臣”赫然在目。
人群之中发出了嗡嗡之声,“居然是曾剃头”曾国藩在江南将逆贼杀的血流成河,仅仅在金陵城就杀了几百号王爷,其杀名天津的老百姓也是耳熟能详,一抬八人大轿慢慢驶来,背后尘土飞扬一群杀气冲天的骑士簇拥着,虎视眈眈朝着这边奔来。
“啊也苦也曾剃头来了这下子,可完了,”静海堂前就有人要掉人头了。
为首拿着锄头准备动手的村汉见到这样的阵势,顿时慌了手脚,丢下锄头就躲进了人群之中。
一群手握腰刀的侍卫疾步走进人群,排开众人,把按察使一群人救了出来。
人群还没离去,曾国藩也还没落轿,但气势似乎已被夺取,曾国藩轿后的骑兵目无表情的看着海河边的众人,胯下的一匹骏马不耐烦的打了个响鼻。
。。。。
倭仁的轿子到了李府的堂前,这才有人通知了李鸿藻,李鸿藻放下书匆匆赶来,隔着轿子给倭仁请安,倭仁进弘德殿的日子比李鸿藻早,入直内阁的时候也比他早,所以李鸿藻素来都是对着倭仁十分恭敬,也不会以自己军机大臣的身份自诩,倭仁虽然直接抬轿子不经通报就进了自己的府邸,可李鸿藻也不介意这些。
李鸿藻拱拱手,见到帘子里头没人反应,就望着倭仁带来的伴当,倭仁的伴当叫了一声,见帘子里头没话语,连忙掀开帘子,见到倭仁已经面如淡金,晕厥在轿子里。
李鸿藻连忙叫人抬了出来,又连忙叫太医,太医还没来,给倭仁刮了痧,发现是中暑,又连忙灌了盐水,下人给倭仁扇扇子,这才缓过神来,李鸿藻又叫人上冰,倭仁这会子悠悠醒过来,摇摇头,“我这身子骨,是受不了冰了,皇上赐给你的,别糟蹋我这里头。”
倭仁醒来,李鸿藻就叫服侍的人下去,“艮峰兄,这么急匆匆的过来找我,所为何事”
倭仁一把抓住了李鸿藻的手,力气之大,让李鸿藻的手都隐隐发疼,“太后不想撤帘子”
李鸿藻大惊,“之前不是说好,皇帝大婚了就准备撤帘子吗礼部已经在筹办亲政的仪程了,怎么居然有这样的消息”
倭仁深深吸了一口气,“是都察院那里传出来的,是董元醇搞的鬼”
“这”李鸿藻显然是被惊到了,“可是属实”
“错不了,”倭仁脸色苍白,白发萧索,看着十分凄惨,“董元醇叫了几个人准备上折子,说如今局势不稳,天津又乱,洋人也颇有意见,要求太后继续垂帘,直到时局稳定了才再归政皇帝兰荪,”倭仁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这可如何是好太后还要听政下去,咱们的大计猴年马月才能达成”未完待续
、三十二、内外皆困五
李鸿藻连忙叫自己的亲随去军机处,“看着点,今天太后都见了谁”转过头安慰着倭仁,“艮峰兄,局势未明,还不急着下定论。”
倭仁气急,“这还没下定论呢咱们这位太后手段,实在是高啊,”倭仁是又气又怕,“借力打力,顺势而为,反而叫咱们措手不及了本来如今天下太平,刚好是让太后归政的好时候,没想到天津出了这档子事儿,反倒是给了那些人借口,让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倭仁气的胡子都吹了起来,“我从都察院的后辈小子那里听到,就连忙赶到你这里了,在轿子上想了想,这事儿,谁都说不出不行的理儿来”
事急从权,如今天津局势不稳,虽然只是一省之地,可事关洋务,又关系着外国人总理衙门等事宜 ,稍有不妥,洋人的军舰就怕又要开来了,倭仁虽然迂腐,却不是笨蛋,一下子就明白,这件事儿,不是空穴来风
李鸿藻想了想,果然是如此,“所幸未曾去天津当差,若是我将教案办砸了,那这事儿必然是铁板钉钉。”
“你快想个法子出来,”倭仁知道李鸿藻虽然为人方正,计谋也是了得,又深得同治皇帝信任,所以急切之下,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体不佳,连忙赶到了李鸿藻的府上。
“为今之计,”李鸿藻捏须沉吟,“也只能是捏着鼻子,不要再说太后处置天津之事有失妥当了,艮峰兄,叫那些御史给事中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