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2(2/2)
于是他戴上大帽子,急急走了出去,刚到门口,遇见为睿王传令的侍卫,原是熟人,彼此招呼了一下,那人压低了声音说道:“睿王奉旨拿人,本来想请肃中堂会同办理,怕的是正在好睡,特意让你去一下,把事由儿告诉了你,回头好说给肃中堂知道。”
原来如此海达疑虑尽释,欣然跟随而去。到了路口茶店,但见马队步勇,刀出鞘,箭上弦,灯笼极多,名号不一,竟似会操之前,未曾摆队,先作小休的模样。等一进了店,发现不但有睿王,还有醇王,瑞尚书和蒙古王子伯贝勒,这一惊非同小可,硬着头皮行了礼,垂手肃立,静听吩咐。
“海达”睿王问道:“肃中堂这会儿在干什么”
“回王爷的话,肃中堂这会儿还睡着。”
“睡在那儿”醇王问说。
这话骤不可解,海达想了想才明白,必是问的睡在那间屋子,于是照实答道:“睡在吴家大宅西花厅东屋。”
“有人守卫吗”
越问越怪了,海达便迟疑着不敢随便回答。
“怎么啦”醇王把脸一沉,“你是没有长耳朵,还是没有长嘴巴”
醇王打官腔了,海达无法不说话:“有两个坐更的。”
“你们听听”醇王对瑞常和伯彦讷谟祜说,“叫什么坐更的那不是皇宫内院的派头儿吗”
瑞常笑一笑,转脸问海达:“那两个守卫是什么人是轮班儿呢,还是总是那两个人
是归你管呢,还是肃中堂自己挑的人”
“是轮班儿,归我管。”
瑞常与醇王交换了一个眼色,彼此都会意了,也都放心了,轮班守卫,且归侍卫班领管辖,可知是普通的侍卫,决非肃顺豢养的“死士”。
“海达”睿王提高声音喊了一声,用很严肃的声音问道:“我问你,你是听皇上的话,还是听肃中堂的话”
种种可疑的迹象,得这一句话,便如画龙点睛,通礼皆透,海达大吃一惊,知道关系重大,祸福就在自己回答的一句话和答话的态度上,赶紧一挺胸,大声答道:“王爷怎么问这话海达出身正黄旗,打太宗皇帝那时候起,就是天子亲将的禁军,我凭什么不听皇上的话”慷慨激昂地说到这里,忽然发觉话有语病,便紧接着补充:“再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海达就算不是上三旗的人,可也不能不听皇上的话呀”未完待续
、二十、黄昏惊变完
“好,赤胆忠心保皇朝”睿王用念戏词的声音说了这一句,转脸对醇王又说:“七叔,你请吧我坐守老营,静听捷报。。。看最新最全小说”
“我这就去”醇王这时候自觉意志凌云,响亮地答应了一声,站起身来吩咐海达:“你带路咱们去拿奸臣。”
虽未说出“肃顺”二字,但是早见端倪,可海达此时仍不免有晴天霹雳之感,不论如何,自己算是在肃顺手下当差,带着外人去捉拿本衙门的堂官,说出去总不是什么颜面光彩的事,因此,他口中很快地答应,心里却在大转念头,思索脱身之计。
这时蒙古马队已开始在街上巡逻,吴家大宅的侍卫们又见醇王亲临,而且带着粘竿处的人,都不免诧异,但有他们“头儿”陪着在一起,自然不会想到是来捉拿肃顺。这种疑惑的神色,启示了海达,未进院子以前,他悄悄把醇王拉到一边,低声说道:“七王爷,回头到了花厅,你老带着人进去,我替你在花厅门口把守。为的是肃中堂嗓门儿大,万一嚷了起来,外面一定会有人进来,我就可以替七王爷挡了回去。”
醇王同意了他的办法,可是另外派了两个人跟他在一起“把守”,其实是监视海达,怕他到外面召集部下来救肃顺。
这时在花厅守卫的两名侍卫,闻声出来探视,见是醇王,急忙请安,但眼睛却望着海达。想得到一个解释,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了表示是在被挟制之中,海达当然不会开口,而且也用不着他开口,因为醇王已直接在下命令了。
“把肃中堂叫醒了,请他出来,说有要紧事。”
“是”两个侍卫答应着转身要走。
“慢着”醇王说了这一声,回头努一努嘴。
于是粘竿处的四个年轻小伙子,就象突出掩捕什么活泼的小动物似地,以极快的步伐扑到那两个侍卫身边。还未容他们看清楚时。腰上的佩刀已被缴了去。
“这算什么”其中的一个,大为不悦,似埋怨似质问地说。
“没有什么,”醇王抚慰他说。“把你们的刀。暂借一用。一会儿还给你们。去吧,照我的话,好好儿办。包你不吃亏。”
那两名侍卫这时才醒悟过来,心里在说:肃中堂要倒大霉了光棍不吃眼前亏,乖乖儿听话吧于是诺诺连声地转身而去。
那座花厅是一明两暗三间屋子,他们走到东屋窗下,敲着窗子喊道:“中堂,中堂”
一连叫了三、四声,才听得里面发出娇滴滴的询问声:“谁呀”
“坐更的侍卫。”
“干吗”
“请中堂说话。”
这时肃顺也醒了,大声问道:“什么事”
“有要紧事,请中堂起床,我们好当面回。”
“什么要紧事你就在那儿说好了。”
两名侍卫词穷了,回头望着醇王求援。
肃顺听听没有声音,在里面大发脾气:“混帐东西,你们在捣什么鬼有话快说,没有话给我滚”
这一下,侍卫只好直说了:“七王爷在这儿。就在这儿窗子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