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8(2/2)
月票月票月票咆哮着要
、二十六 一
郭嵩焘拿着水晶酒杯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清脆地碰了杯子,“郭大人请用,”巴夏礼操着一口纯正的伦敦腔,举杯示意,边上的通译连忙翻译,“这是英国最好的威士忌,出自威尔士地区,那是我们国家储君的封地,用最好的小麦酿制的,请大人试试看味道。”
郭嵩焘饮了一口琥珀色的威士忌,微微点头,对着威士忌的味道不置可否,瞧了瞧停泊在广州湾的英军舰队,郭嵩焘连忙开口,在广州城外,边上就是英夷的舰队,郭嵩焘总是觉得心惊肉跳的。
“领事大人,酒确实不错,不过本官还是要提醒领事大人一点,领事大人去年派舰队围攻广州城,是一件非常不礼貌,并且侵害了中国主权的行为,我对此表示十分的不满。”
巴夏礼品了口威士忌,傲慢地抬头看了看天气,十月份的广州城已经有些台风要来的迹象了,东边吹来的海风带着潮湿的水汽,巴夏礼胸前原本铮亮的金制勋章蒙上了一层水汽,巴夏礼拂去了水汽,不回答郭嵩焘抛出的问题,环视四周,“郭大人,可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我自然知道,这里是虎门。”
“当然,这里是虎门,”巴夏礼准确地发出了虎门的发音,他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就呆在中国,更是亲眼见证了南京条约的签订,不过巴夏礼认为中国话这种蹩脚的语言,在外交事务之中出现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巴夏礼继续用英语自顾自地说下去,“十多年前,你们国家的广东广西总督林就是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销烟活动,二十多天里面,销毁了118万千克的鸦片。那时候的英国驻广州领事在自己的日记中是这样写着的,郭大人我可以读一段给你听听:一群民工先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水中,接着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池。等烟土泡透了,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向上蒸腾这种行为对我们的商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巴夏礼瞥了神色复杂的郭嵩焘一眼,“我们国家对中国进行了惩罚,现在也是一样,因为南京条约里规定的英国人可以进入广州城。到现在,这个条款还没有达成,所以我才自己率领着舰队开入广州湾,自己来进入广州城”
“更何况出现了亚罗号这样的极为影响中英两国关系的事情。”巴夏礼喝完了杯中的威士忌,“我不得不承认,我们两国马上就要处于战争状态了。”
郭嵩焘大拇指上的汉玉扳指用力的硌住了掌心,对于巴夏礼蛮横的言语,眼下除了强自忍耐没有别的办法。想到皇后临行前的叮嘱,郭嵩焘强笑说道,“巴大人,对于亚罗号事件在下十分的抱歉,相关船员和货主的损失。我已经向总督大人汇报过了,总督大人已经给出了承诺,在十天之内全部交付,并,”郭嵩焘微微低头表示歉意,“并会表示书面道歉。”
这是郭嵩焘从叶名琛那里游说再三才艰难争取来的,“大帅,为国而已,何须保全自身,在京中的殿阁大臣们得知下官要南下就任广州,处理洋人之事,纷纷耳提面命,不得失了天朝上国的身份,洋夷而已可这洋人的枪炮船舰实在厉害,北京城之中的人那里知道,咱们若不是委曲求全,怎么能办好差事,给京师拖延到足够的时间来平定长毛逆贼”
郭嵩焘也将京中广为流传的小道消息细细地说给这天南封疆大吏听,“大帅可知最近京中大家都在传言什么说这江宁城中发逆内讧,乃是皇后娘娘出的主意,皇后娘娘亲自写了诏书去江宁,说是愿意和杨秀清分江而治,这才引得洪逆在江宁城中杀心顿起,长江都染成了红色,皇后贵为天下之母,都不惜骂名,而撰写国书,只为削弱发逆,大帅身为封疆首臣,又何须如此薄薄声誉呢全力周全好此事才是最要紧”
听完了郭嵩焘的话,巴夏礼冷冷一笑,像着自己在广州城外瞧见当地人在吃蛇羹时的表情,隐约有些恶心,又似乎有些不屑,“就这些丝毫没有诚意的动作吗郭大人,那么,在我们进入广州城这个问题上,叶总督是什么意思呢”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三元里抗击英军的活动之后,广东的排外现象非常严重,外国人主要是英国人外出游玩时经常会被乡民出其不意的杀害。鸦片战争后的两广总督是主持过中英和谈的耆英,他对于仇杀洋人事件持坚决镇压态度、绝不宽容、杀人偿命,因为如此不加限制的发展下去肯定又会挑起新的中英矛盾。
为了缓和紧张的中外关系,时任两广总督耆英颇费一番心血,他绞尽脑汁,曾主动提出收养第一任港督璞查鼎的儿子为“义子”;或者很高兴的与璞查鼎互换老婆的照片或画;在送别璞总督的那封信中依依惜别之情如同伉俪情深的小两口,用极为肉麻的言语“将来人们会说我们身虽为二,心实为一,分袂在即,不知何年何地能再觑而快晤,言念及此,令人酸恻”。
虽然耆英比较理性的维护着脆弱的中英关系,但在普通民众和士大夫看来耆英是 “洋奴”,我们应该官民一致、强硬对外,怎么可以压迫国民以顺夷情呢所以当时广东人对他攻击的非常厉害,非要他将洋人赶出去不可。
1846年迫于英国压力,耆英同意英国入城的要求。当时他派广州知府刘浔前去和英国人密商入城日期,结果当刘浔从英船回来之后,数千群众冲进知府衙门烧毁他的朝珠、公服,吓得他从后院跳墙逃命。当时民众的爱国排外情绪可见一番。
s:
求保底月票。。。。。。
、二十六、战争爆发二
1847年英国人兵临城下要以武力手段强行入城,耆英迫不得已准许他们两年后入城,希望两年之后双方的矛盾或许能够得到缓解,入城也就不成问题了看来这位耆英大人还是颇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嘛。但是还没等到两年后兑现承诺,耆英就由于饱受各方面包括朝廷大员的攻击,在广东的处境一天比一天艰难,于是道光帝就调他入京,升广东巡抚徐广缙为两广总督。
道光帝给继任两广总督徐广缙的上谕中第一句话就是“疆寄重在安民,民心不失则外侮可弭”,当徐广缙写信给林则徐请教“御夷”之法时,林则徐的回答也是“民心可用”。时任广东巡抚叶名琛更是激烈的“剿夷派”,对待洋人的态度比徐广缙的态度更强硬。
1849年耆英答应的两年期限到了,英国人根据条约要求入城,但是遭到广州人民的一致强烈反对,道光帝的态度是“只准暂入,不准常住”。徐广缙经过再三斟酌,最后还是决定顺应民意采取抵制态度,组织民众进行抵抗,而叶名琛则自始至终都是坚决的抵抗派,一直都坚决反对英国人入城。
广东官绅、民众团结一致,最终取得反对英国人入城的胜利。当徐广缙把这个喜讯上奏给道光帝后,道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