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9(2/2)
“部队回到北美之后需要立刻休整。”郑军长命道。
“休整多久”师长马晓明问的时候还算是平静,其他不少经历两个多月连续作战的军官们却忍不住两眼放光。建功立业自然是每一个年轻人所渴望的,最近摩托化步兵部队里面已经出现了不少“我们好歹也体会到了当年光荣之路一鳞片爪辛苦”的说法。
“光荣之路”指的是韦泽都督从永安出发,在不到三年多时间里面纵横万里,历经大小数百战,最终攻克广州的经历。年轻军人自然不敢和前辈相比,那时候的前辈既没有卡车,也没有现在的种种装备,他们就是靠了两条腿和一身力气完成了这空前的伟业。
现在的靠了前辈们创造出来的工业体系,摩托化步兵们在两个多月里面跑了包括海路在内的五千里路,大小上百战。他们也终于敢把自己的行动与前辈的伟业联系在一起。这是大家对自己行动的认同,也是积累起了大量疲惫和辛劳之后有意无意的表达。
“战士们和士官先休整一周,士官之上的军官们先休整三天。”郑军长爽快地说道。他是老军人,自然很清楚厌战是个怎么回事。新诞生的摩托化步兵让郑军长也眼界大开,他从未想过一支部队可以在短短两个月之内跑了这么远,一路上打这么多仗。
郑明伦自然见过为了自己功劳完全不顾部队辛苦的家伙。能当上师长,就有过高级军事培训的过程。至少到现在为止,高级军事培训班里面第一课就是有关种种错误做法的课程,不体恤部队,过度使用部队力量就是诸多错误之一。韦泽都督当年的“光荣之路”的确辛苦,可那是整个战略局面之下的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更何况韦泽都督当年非常重视休息,在那样的辛劳中,部队对于休息和休整更加重视。若是没有良好的休息,就没有良好的战斗。
听到自己只能休息三天,军官们的情绪看着都有些不太兴奋,不过大伙也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美国冬季东北地区的恶劣的天气抑制战火的燃烧,进入春暖花开的4月,军官们都很清楚战火即将猛烈燃烧。
更何况经过战火考验的摩托化步兵还要扩军,主动要求到北美的一众人大多数都抵达了北美前线,他们必须以最快速度把已经得到验证的作战经验和部队组织模式尽快推广到一个军。这个时间大概只有一个月。能休息三天已经不错啦。
郑军长把军事问题讲完,接着就该祁睿政委进行政治学习。拿起老爹韦泽的学习文件,祁睿开口说道:“现在有一份最新的学习文件,是韦泽都督发的。我们今天就专门学习这份文件。”
听到是都督发的内容,大伙自然是比较认真。因为时间比较紧,印刷厂也没有完工,所以学习文件是油墨印刷的,三个人能分到一份。最初的流程自然是祁睿政委念文件。
“政委,自由是指群众能够到北美种地么”在祁睿念到一半的时候,钱大多举手发言。
“群众能到北美种地是自由的结果,而不是自由本身。”祁睿坦率地答道。钱大多听的有些迷糊,其他军官也差不多。倒是原本默默看文件军长郑明伦猛的抬起头,看向祁睿的视线格外的明亮与锐利。
第266章 劳动力的利用方式十
“群众能到北美种地,这不是自由么”
“如果认为群众能到北美种地是自由,那没有能去北美种地的群众就不自由了么”
钱大多与祁睿两人一前一后的两个发言让所有党委成员都有些呆住了。钱大多认为人民能到北美种地是自由,这个观点其实颇有市场。可祁睿的话让这些水平不低的军官们更加赞同。
“那自由就在于有选择权么”李延年的性格中缺乏参加比较尖锐的问题的冲动,在一众同志们点头称是当中,连他也忍不住问道。
“自由的首要条件在于创造一个可以选择的空间。”看大家对此这么在乎,祁睿也忍不住卖弄一下来自老爹的教导。他举起一个茶杯,“如果这个茶杯是实心的,它就只是个实心的陶瓷柱子,只有茶杯中间的空的,才能装进去东西。我们的国家创造的制度就是这个茶杯,在国家的制度里面才能有放东西的空间。是放水,或者放别的东西,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出选择。先有这个确定的空间,才有使用者的自由。用这个空间是自由,不用这个空间同样是自由。群众愿意来北美种地,是他们的自由。群众不愿意来北美种地,也是群众的自由。”
这说法就显得有些超前,这年头大家觉得我能做什么才是自由,祁睿把不做什么也算自由纳入到考量范围内的说法让一部分同志感到了不太能理解。
“不做是他不想做,这和自由有什么关系”马晓明问。
祁睿摇头表示不赞同。他老爹在这方面有过论述,祁睿以为自己早就忘记了。可正如韦泽所说,记不住是因为不想记住,想记住的时候自然就记住了。“你说的那个叫做个人愿望,和自由无关。愿望是个人的事情,那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想法。自由是一个社会概念,那是一个社会理念。”
马晓明眉头一皱,圆脸上露出了不解和一丝不快的表情,他问道:“咱倆说的不是一样么”
这个质问让祁睿一愣,其他同志也觉得马晓明与祁睿说的其实没啥区别。不愿意做当然是个人选择,这是人本就拥有的权力。非得从社会角度来看,岂不成了牛不喝水强按头么
祁睿的大脑也飞速运转,他很本能的觉得马晓明所说的和自己有本质不同,可短时间内却没办法立刻理出思路来。
“马晓明,你放才说的那个话缺乏前提。你把前提说出来听听。”一直没吭声的军长郑明伦终于开口了。
“前提”马晓明一愣。他思索片刻后才答道:“我的意思是,别人让一个人做什么事情,他完全可以不做。这种选择不是自由。”
“你说的别人是社会力量的代言人,还是普通的人”军长郑明伦继续问道。
“这个”马晓明张口结舌说不下去,他此时也有些明白了一些东西。
“如果这个人代表的是社会力量,例如是咱们军队。一声令下,冲锋的确有人可以选择拒绝。这就是一个社会概念。如果是普通人之间的问题,这就是个人愿望。一个人答应或者不答应,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