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1(2/2)
日本三岛的农民们讨论这套东西,他们支持劳动者用劳动力换取劳动果实。既然私有制强大到农民们根本无力反抗的地步,那么干脆就推倒重来。以劳动换取报酬的制度对于日本农民无疑是天堂般的生活。
北海道的存在不仅给了幕府余孽,无地农民,穷苦百姓,还有追求自由生活的家伙们一个庇护地。现在北海道反过来开始掘了明治政府的存在基础。各地人都在讨论北海道,不是小黄书里面那个粉红色的北海道,而是作为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北海道。
反明治政府,反地主,要求设立议会,要求实施土地国有的传单在东京、在大阪、在鹿儿岛,在大大小小的日本城市,在军队,在农村里面流行起来。
明治政府能推翻幕府,靠的不完全是武力,更多的是一套全新的理念。这套理念早在倒幕派开始对幕府下手之前就在日本全国开始传播。在推翻幕府的过程中,又有多少地方人士为明治军进行宣传。现在集结在北海道的赤报队残党,在完全被明治政府出卖并且杀戮之前,他们进入关东为新政府军开辟道路,向农民宣传减租的政策。官军在关东地区的进发得到了农民的大力支持。
赤报队的故事也随着北海道的政治攻势弄到整个日本都知道的地步,太多的人可以为赤报队的宣传做证明。而且这次赤报队是以北海道官方身份向日本农民喊话,“只收三成农税,我们能做到”
十几年前明治军推翻幕府靠的就是各地反幕府力量的集合,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明治上层有相当以部分都活着呢。现在明治政府不仅面对和幕府近似的形势,明治政府当年造下的孽,现在大有让他们现在偿还的迹象。
除了沉默,这些人也只有沉默了。
第155章 对外扩散九
樱花烂漫,内阁首相伊藤博文与海军大臣山本权兵卫坐在东京上野一家酒肆的阁楼上,怒放的樱花仿佛一片绯红色的薄云,这让伊藤博文想起自己的好友。他叹口气,“若是木户和几松也在这里就好了。”
山本权兵卫微微点头。木户指的是木户孝允,几松是木户孝允的妻子木户松子的艺名。这位名满天下的艺伎因为对明治维新的功业,被封为从四位官阶的极高荣誉。昨天她过世的消息传到了宫廷内,很多人为之叹息。
“听说当年木户为了能和几松见面,曾经在抢掠过别人的钱财”山本权兵卫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中的爱好,所以他说起了比较轻松的话题。几松以美丽的容貌以及高超的吹笛和歌舞技艺而闻名,木户孝允自从认识了几松之后就常常往来。但木户并不富裕,所以传说他因没有钱去游郭和几松相会,曾经以武力抢劫他人。
伊藤博文想起年轻时候的荒唐事,忍不住轻笑。他叹道:“抢钱算什么,当年我差点因为几松而杀人呢。”
木户孝允自从爱上几松之后,一直想为她落籍,但却很长时间为没有钱而烦恼。同是来自长州的伊藤博文是木户孝允的好友,听说这件事后,伊藤博文拿着刀架在老鸨的脖子上,终于逼迫她让几松脱离了艺伎籍。当时几松20岁,木户孝允30岁。因为几松负担着本家和养家的生计,而且落籍的费用也非常高,他们便在木屋町池上买了一间房子作为别宅,落籍后的几松仍然继续做着艺伎,也便于在勤王志士的聚会上收集情报。
一转眼,24年就过去了。那时候的明治维新者们要么身居高位,要么已经如樱花般凋零,人世间无常让伊藤博文心生一种惆怅。他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然后重重的愤愤地说道:“哎北海道的逆贼们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没有港口的收入,他们凭什么撑到现在”
现在身为明治政府的首相,伊藤博文心里面清楚的很。若是没有往来于北美和亚洲之间的中国船队,北海道根本就没有机会发展起来。嘴上说是土地国有,农民翻身。北海道号称的600万人口里面,400万都是在城市。这些人依托了矿业、制造业、港口服务业为生。
就算是那200万身在农村的家伙,也根本不是传统农民。其中最少得有20万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初级加工。上万人整天在农场里面给马撸,给牛撸,给羊撸,进行优质牲口的配种工作。即便是那帮玩锄头的也不能叫农民,他们只是统购统销制度下的农业工人。这帮人种地赚的是钱,农业工人自己吃饭买粮食也是去供销社购买。
面对这等情况,伊藤博文心里面的恼怒难以形容。大家都是千年狐狸,北海道玩t什么聊斋呢把自己打扮成日本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很好玩么日本三岛内工业发展的很迅猛,伊藤博文完全能够分清什么是农民,什么是农业工人。
“海军里面也有不少人貌似被北海道的宣传给蛊惑了。”山本权兵卫看似慢悠悠地说道。
“现在须得杜绝这些异端邪说。”伊藤博文几乎从牙缝里面挤出这些话来。
山本权兵卫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他自顾自地说道:“北海道的异端邪说来自中国,当下中国海军强盛,日本海军里面很多人并非相信北海道。在他们看来,北海道的日子好过,都是因为北海道相信了中国的道理。这又该如何是好”
北海道搞的再好也不过是个小破岛,更何况幕府很清楚北海道的真实局面。被强行安排进全新的生活里面,北海道治下的百姓明显感到非常不适应。如果说北海道像是一个全新的社会,还不如说北海道像是一个大兵营。维系这种体制营运的更多是日本百姓的服从性。
日本对面的中国就是另外的存在,强大、富裕、生活自由。日本上层敢去嘲笑北海道的制度和理念,他们没有一个敢真正嘲笑中国的制度。对于这个问题,伊藤博文也觉得很头痛,他死也不会去接受中国的制度和理念,可他也找不到鼓动整个日本社会去反对中国的方法。
“我还得到了点消息,据说北海道的逆贼只怕有南下奥陆的打算”山本权兵卫再次抛出了一个新的打击。
“你确定”伊藤博文一惊。
山本权兵卫喝了一杯,这才答道:“情报渠道很多,各种说法都有,我不能确定。不过我是有些担心,若我是北海道的逆贼,现在南下也是好时机。不用夺取整个日本,只要能在奥陆一带站稳脚跟,以前奥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