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852铁血中华 > 分节阅读 501

分节阅读 501(2/2)

目录

美国的制度让他们没钱就干不成任何事情,中国几千年的铸币史让国内不至于出现没钱的问题。与英国恢复了和平之后,中国对英国的出口呈现了报复性的井喷。首先就是丝绸可以再次大量向英国出售,其次就是茶叶再次成了出口大头。

此次和平所圈定的地盘里面,中国拿到了阿萨姆在内的整个藏南地区,锡兰也落入了中国手里。整个世界所有产茶地区现在都归中国所有。一年之内,中国先顺差了一亿两海关银。此时世界市场的银价极贱。中国就在全世界疯狂搜罗了一圈白银运回国内。中国随即宣布使用“纸白银”本位。也就是说,当外国人拿了大笔的人民币花不出去的时候,可以到中国央行这里兑换“纸白银”,也就是天知道什么时候兑现白银的等面额票据。

这种东西是对外的金融手段,对中国百姓并无意义。国家现在并不缺钱,缺的是基础建设。计划通过四年时间在北美修建五万公里铁路网。铁路网一旦修成,从理论上讲,对美国的战争就可以进入倒计时阶段了。

祁睿上尉并不知道他老爹的战略构想。是否知道并不重要,身为体制内的一员,祁睿上尉接到了命令,“部队即日起开始参与铁路建设工作,从事测绘挥着地质勘探。”

“你说测绘吧,我以前就觉得用得着。地质课,我本以为只是看看地形该怎么利用修工事,没想到这门课还真的给用上了。”胡行至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抱怨,反正他的语气里头混合了很多东西。

“你以为那一级是白升的,凭什么我们就要比其他人少三年,现在就是要用工作来证明了。”李少康笑道。

“身为军人就要承担起军人的职责。”祁睿上尉说出了他老爹曾经说出的话。此时他心中有着一些对未来辛苦的畏惧,不过更多的却是对军队这个组织的认知。军队有责任有义务,当军人获得了胜过别人的待遇之时,也意味着军人要承担起更多的东西。当军队无法承担起艰苦的工作之时,军队和军人的意义又到了哪里

胡行至上尉连忙解释道:“我可没有不满的意思。我现在只是觉得咱们学到的东西能用上,实在是超出我想象之外。”

周顺上尉点点头,“我只是觉得未来挺辛苦的,害怕自己干不好。不过换个角度来说,等咱们下次在见到的时候,大家应该都是少校了吧咱们就可以报名去参加新的军校考试喽”

这的确是听能鼓舞人心的未来。光复军的初级指挥员需要至少是中尉军阶。不过到北美来服役的同志也都知道自己这一级不是白升的,没人敢提出去报考军校的事情。只是这一级想升上去,那就得非常非常努力才行。

祁睿上尉就等着部队分配,现在北美修铁路有三个方向。第一个自然是温哥华出发,第二个则是原名鲁珀特王子港,现在名为正兰港的深水良港出发。第三个则是从阿拉斯加出发,修一条靠近北极圈的铁路。那条铁路真说它能干什么,大概也就是在中国的北美国土遭到沉重打击的时候,还有能够快速突进或者撤退的能力。

三个方向同时动工,就意味着效率提高了三倍,效率越高完工越早。祁睿上尉一点都不想被分配到阿拉斯加去,部队里面有从阿拉斯加过来的。大家对阿拉斯加的评价是两个字“荒芜”。只有军队这样的组织才能在阿拉斯加生存发展,甚至能够修建起铁路来。

祁睿上尉没敢想自己能去阿拉斯加,别的地区三年一考核,阿拉斯加军区是两年半一考核。别人的老爹或许还敢在背后运作一下,祁睿上尉完全不敢指望自己的老爹会这么做。

等部队分配完毕,祁睿上尉愣了。他没想到自己带着部队被分配到了大奴湖,更没想到大奴湖地区的湖西市竟然建成了港区。一交流情况,祁睿上尉才明白自己是孤陋寡闻了。光复军进军北美的时候就是沿着马更些河一路南下,湖西市原本就是光复军的据点之一。

大奴湖位于中国北美国土中央靠北的地区,这里还有一个铁路起点,那增加的效率可不是单纯在海岸边增加一个开造点能比的。湖西市的港口已经堆起了山一样的物资,包括卡车在内的大量机械设备投入了使用。时间紧任务重,不用什么废话,大家都紧锣密鼓的投入了工作之中。

美中省到了十月就算是进入冬季,工地上依旧干的热火朝天。能向南多一点,就距离冬天远了一点。大量使用机械之后,只要不下大雪,铁路就能继续修下去。从湖西市向南的这条铁路贯穿了美中省的平原地区,只要能抵达第一个大型军队农场,修建铁路的补给就不再是问题。甚至在距离最近的大型农场还有五十公里的地方,有了卡车承担起运输工作,补给压力也大大降低。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祁睿上尉曾经为自己报考军校的研究题目发过愁,现在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铁路与卡车的配合在未来大规模战争中的应用,这个题目虽然很大,但是就祁睿上尉所知,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而且军队并不在乎同一个题目是不是很多人都同时提出。军队在乎的是军官们在分析课题的时候展现出来的见识。

从他父亲韦泽那里知道这点之后,祁睿上尉就不再害怕自己没有能够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只要是源自自己的认知与想法,那就去做。至于别人的评价,等别人说出来再去考虑也来得及。就如韦泽在家经常教育孩子的一句话,“吃早饭的时候就专心吃早饭,午饭的事情等吃完了早饭后去考虑也来得及。”

第13章 向外走一

吴辽为首的一众高级军官被送去军校是一个开端,军队内部找到了整顿的一个标准。从事发开始过去了四个多月,到了1883年11月,相当一批军官遭到了调查,加上冻结了军队农场的人事调动,裁军算是正式揭开了序幕。

军队是一个战斗组织,而不是资本集团。所以军队农场出现的问题基本都是一致的,最好的技术、良好的组织,这些优势让军队农场效益不错。同样,大量的产出,无偿供给部队的物资的模式,还有相对较低的工资,都让农场出产权不分职责不明的特点暴露出来。大家都要从中间捞一把就已经不可避免。

边疆还能用建设兵团的模式来解决问题,建设兵团属于一个营运组织,大家是干活拿工资,总算是有个资本的概念。不至于和原来一样,上头一句话就能决定这些资本营运后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分配方式。

韦泽完全公开的讲述这些内容,所以中央大部分人并没有太过于害怕自己被过度牵连。在三会召开的时候,行政部门的领导们嘴上只说“支持都督的意见”,其实心里面都是乐开了花。地方行政都不喜欢别人强行插手,特别是讨厌军队直接把手伸到地方上来。

军队不好惹,大家都很清楚。不仅是开国将领们大多健在,军队靠山够硬。更重要的是,军队是有军事禁区的概念,他们圈一片地,真的是没人能往里闯。地方党政领导不止一次的接到过公安部门的抱怨,说有些军人在市区和人发生冲突,他们打完人就往军营跑。这下地方上的同志很难做。

若是野战军倒也罢了,毕竟野战军军纪严明。有作奸犯科的,野战军自己是要坚决处理。可能在市区的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