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852铁血中华 > 分节阅读 496

分节阅读 496(2/2)

目录

年轻军人不知道理由何在,淘汰部队的第一要素就是确定不淘汰谁。那些优秀的年轻军官不在被淘汰范围之内。沈阳军区训练部门得到了命令,先把那些一线下来的优秀军官送去温哥华,在当地接受北方训练。至于其他人员要进行一轮筛选再说。这次去北方意味着晋升,晋升自然要延长服役年限,看中这个机会的可不仅仅是那些刚下战场的军人,晋升对于没有上战场的军人的吸引力或许更大。

“咱们到了北美会不会就打起来”李少康问。

“那得看分到哪个军区吧”胡行至少尉答道。

民朝在北美有六个省,阿拉斯加,育空,北冰,美西、美中、美东。美西、美中、美东三个省与美国接壤,这是最容易爆发战争的三个省。

“现在不是说裁撤军区了么,非战斗地区不设军分区。”周顺少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中国精华大陆地区有七大军区,也只有这七个军区。

年轻人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战争,军委讨论军区的时候却是人事斗争。雷虎叹道:“如果有军分区,就能暂时安置一下这些老兄弟了。”

韦泽叹道:“既然一定要裁撤,又何必这么做呢”

雷虎并不赞同韦泽的想法,“让军分区司令什么都不干就行了,大家直接回家,心里面总是要难受的。”

这个建议有点意思,韦泽也忍不住去考虑这种做法的可行性。

第5章 年轻人的选择五

温哥华是个很美的城市,货轮抵达温哥华的时候是10月29日。远远就能看到这里烟囱林立,街道宽阔。街边的绿化带上种着枫树,枫叶火红,景色美丽。

除了军装、工人装、水手装、日常装之外,街道上经验还有些穿着奇怪衣服的人。邓中校说过,这是北美六省的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政府并没有对他们搞隔离,而是尽量把他们给安置到城市以及城市附近来生活。

当然,令这帮年轻人惊讶的是,温哥华还有人居然穿短袖。这里可是号称冬天零下二十度呢,10月29日已经过了霜降节气,怎么都算是开始进入冬天了。这种疑惑还没过几天,这支小队伍加入了一支东进的部队前往美中省驻地。

东进的沿途都有兵站,走出去了三天,祁睿中尉就明白了什么叫做冬天。三天前在温哥华的温暖就如同一场梦一样,山区的温度骤降到10度以下,每个都能看到自己呼出的气息变成了白雾。沿途的兵站规模不小,很轻松就能容纳几百人。

那些兵站并不是砖石砌成,而是用木板钉成。邓中校告诉大家,墙壁内外都是木板制成,里面是石膏板。屋顶也是木板中间夹了石膏板。地面则是木地板,若是在南方城市里面这么干,天知道需要多少钱,可在北美六省这就是最标准的配置。这种做法最保温,也最快。

在中国待久了,祁睿中尉倒也能理解这话的意思。走一整天看不到一个人影,在江南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就算山区也不可能闹到这个地步。

又走了五天,气温不仅降低了,还下起了雪。纷纷扬扬的大学让这些跋涉者们感到了北方环境的可怕。路面起伏不平,走的时候还得很小心,不小心就容易崴脚。崴脚之后不仅自己难受,还会拖累行军同伴的步伐。胡行至少尉就是崴脚的一个,而且崴脚之后也没办法很好的休息。大雪天在路上停下来休息,那就是找死了。

胡行至少尉脚上已经装了一个能让他脚踝暂时固定的简易装置,一面走,他还忍不住气喘吁吁的和旁边的祁睿中尉说话,“咱们的部队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么”

祁睿中尉其实不太相信前面的开拓部队几年来就是靠双脚走过加拿大的。可不是靠脚走又能采取别的办法么以温哥华为起始点的铁路刚开始铺设,这也是中国设计的加拿大铁路的起点。除了铁路之外就只能靠马匹,而马匹在风雪里面只怕还没人管用呢。更重要的是,祁睿中尉所走的路可不是他自己探索出来的,那些兵站足以证明更早登上北美的前辈们除了开路之外,还为后来者建起了可以遮风挡雪的居住点,甚至在居住点里面还囤积了不少食物。

此时已经不刮风了,胡行至少尉其实也很清楚他的问题没有意义,他忍不住感叹道:“邓中校说,每年都有人冻死。我现在是真信了,要是一个人,路不熟,走进荒山野岭里面,这饿也饿死了。”

祁睿中尉连连点头,“嗯。我原以为英国佬怎么会肯把这么大的地卖给咱们。现在我能明白了,没有这些兵站,没有这些居住点,普通人怎么可能在这里活下去啊。”

“俄国人应该也是这样。”旁边的李少康中尉补充道。

这些年光买来的土地与中国原本的国土不相上下,可大家没想到这些北方国土居然是这样的环境。而且这些北方国土可不是俄国与英国心甘情愿卖给中国的,而是中国先用武力把俄国与英国打到不卖地不行的地步,最终才达成了交易。仅仅在雪天里面沿着早就开拓好的道路前进,一众年轻的军官们就开始能体会到前辈们承受过的一丝丝艰辛。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感受着前辈们开疆的辛苦,祁睿中尉忍不住念起了六国论里面的话。这是中国中学课本里面的必修课。这段话是所谓的“送分题”,也就是说每年的初中升高中以及高中靠大学的必考内容。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胡行至少尉也记得这段话,就把后面那段给念了出来。

周顺少尉则把最后一段接了过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年轻人看似叛逆,实际上他们是最容易被灌输起想法。民朝不割地,这是民朝的傲气。这些就沉淀在他们自幼学到的课本里面,沉淀在很地多地方,潜移默化的教育着年轻人。即便是亲自上过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