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0(2/2)
中国生产的透明皂,香皂,胶底皮鞋,在日本上层很受欢迎。大久保利通这种人才看到并且学习的是中国兴修水利,开办工厂,推广经济作物的政策。西乡隆盛这类人看到的则是看到的是中国迅速开疆辟土夺取地盘的行动。在西乡隆盛为首的这帮人眼中,南海的植物上可以自动的长出奇异果实,摘下来剥开皮,露出的就是里面的肥皂与橡胶。
与那帮没知识的日本百姓一比,西乡隆盛的想法也算很接近现实了。不考虑种植技术与加工过程,这个看法也算是符合事实。问题就在于,西乡隆盛为首的这帮人也知道自己暂时没办法把手伸到南海,他们把目标放在只隔着对马海峡的高丽。
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当然不可能答应攻立刻打高丽,这摆明白了要直接与中国开战。大久保利通其实不反对吞并高丽,但是他希望日本首先能够解决虾夷共和国,国内发展起经济。与英国交好,等待中国与英国翻脸的时候,再趁机夺取高丽。他坚信现在根本不是吞并高丽的时机。
1873年5月,日本舰队进逼高丽,要求高丽向日本开国。6月,中国使者告知日本与英国,根据中国与高丽签署的汉城条约内容,中国有义务保护高丽不受外国军队的攻击。
遭到了这样强硬的对待,1873年10月23日,天皇以敕书形式宣布采纳代理太政大臣岩仓具视的意见,推翻了西乡征韩一事。同日。以西乡为首的“征韩五参议”愤然辞职。那些与西乡立场相同的官员与禁卫军军官们也纷纷辞职。明治政府随即开始分裂。
大久保利通知道木户孝允的态度,他也不想多谈西乡隆盛为代表那帮人,双方的矛盾已经深刻到根本没有任何寰转余地。浪费口舌不是大久保利通爱干的事情。他问木户孝允,“函馆的战报到底是怎么样的”
木户孝允就介绍起了最新得到的情报。明治政府军在虾夷国防军的函馆守军突围时被打死了四百多人,一千三百多人受伤。加上之前的战斗,明治政府军被打死了三千二百人,受伤九千四百人。
虾夷国防军之前战死四千多人,突围时候带走了所有伤员,只在要塞地区丢下了不到六百具尸体。参与夜袭的部队丢下了三百多具尸体,伤员都被带走。战死者总共在六千左右,伤者不明。
函馆被完全烧毁,没什么战利品。从战略角度以及实际战斗来看,明治政府军获得了全胜。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乘胜追击,占领整个北海道,消灭虾夷共和国。在进入虾夷共和国的几百万中混了一些明治政府军的探子,他们传回的情报中,虾夷共和国在平原地带拼命开垦土地,种植小麦、马铃薯、大豆,在中国的帮助下还饲养马匹与奶牛。甚至还开采出了煤矿与铁矿。曾经被日本视为不毛之地的荒凉北海道,现在已经大有变得比日本其他地方更富裕的迹象。
介绍完了情况,木户孝允用无比坚定的语气说道:“不管英国人会不会帮忙,北海道一定要拿下。”
第320章 狼来了十
1874年11月1日,南京。
“大英帝国正式向中国宣战”在外交部部长办公室,英国驻华大使用最庄重的神色对中国外交部长李新说道。
“我们中国正式向英国宣战”李新很从容的向英国大使说道。
这场景很像幼儿园里面两个小孩子神色认真的喊着“我以后再也不和你一起玩了”。互相交换了宣战公告之后,李新向英国大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英国驻华大使愣了愣,最后还是向门口走去。
推开门,门里面是会谈室。英国驻华大使和李新各带了随身翻译,四个人从容的坐在茶几两边的沙发上。李新给英国驻华大使倒了杯红茶,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这才开口说道:“和平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的,我相信英国也不会任由战争无止境的打下去。”
英国大使对这话倒也赞同。理论上讲,战争开始之后就进入了和谈期,和谈完成之后就进入了战争爆发期。这个世界的和平就如同夹在厚厚面包片里头的甜美果酱一样,味道令人陶醉,却只有薄薄的一层。
李新继续说道:“中英两国之间的战争将是一场令双方都付出巨大代价的战争,我并不认为现在战争能够立刻结束。我国的态度很简单,如果贵国以维持现状为结束战争的条件,我们是会考虑的。”
这态度很端正,英国驻华大使也算是理性的提出了问题,“贵国所说的维持现状是什么意思”
李新解释道:“我国并没有打算吞并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这点我必须向英国说清楚。如果战争结束的话,我们也愿意保证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不遭受侵害。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体面结束战争的好局面。”
英国大使非常敏锐的抓住了重点,他问道:“那么在亚洲损失殖民地的又会是哪些国家”
李新继续从容说道:“现在的法属印度支那与荷属东印度将成为中国的领土。香港我们已经拿回来了,缅甸也将回归中国的怀抱。”
英国大使听了这狮子大开口的话,他是很想勃然大怒,至少是表现出勃然大怒。不过再这么私人化的会谈局面之下,装模作样的使用情绪激动的手段未免太小孩子气,英国大使最后还是选择了平静对待,他也从容地问道:“你认为大英帝国会同意中国这么做么”
“现在中英两国之间是海战,这比拼的是双方的工业能力。我现在说中国一定能够胜利,相信贵国会认为我们在吹牛。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不打不相识。战争固然是件很悲惨的事情,不过通过战争让双方了解到对方的实力,这将避免未来更多的悲剧。如果说战争的推动性作用,大概也就这么一点了吧。”李新如同哲学家一样说着悲天悯人的话。
英国驻华大使很清楚现在的战局,英国海军的局面很不利。最大的不利倒不是军舰被击伤的问题,而是双方海战处于一个完全不对等的局面。英国的战役设计原本就是建立在不对等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英国具有绝对战斗优势。摧毁中国海军之后,英国可以任意打击中国港口。
事实证明英国人想错了,双方的海军力量在真正的铁甲舰对比,英国或许稍微占优。可在铁甲舰与装甲舰的对比上,中国占据了极大优势。英国对战术层面的错误估计导致了很严重的结果。港口设施跑不了,英国占据舰队优势的时候,英国则不用千日做贼,中国却得千日防贼。英国舰队不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