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852铁血中华 > 分节阅读 408

分节阅读 408(2/2)

目录

因为缺乏海军,更没有海上运输的经验,满清无法理解光复军十条船就能在渤海这个风平浪静的“小池塘”中运输超过五万人的事实。但这些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光复军将兵分两路进攻盛京。

“我等已经不能再退,祖宗之地就在盛京,若是再弃了盛京,以后到了地下以何面目去见祖宗”这一代的怡亲王大声说道。

此时正是10月26日,为锦州、旅顺等地战事着急的满清小朝廷正在开会,光复军这个进攻时机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再过几天关外就要下雪了,那时候行军就会变的非常艰难。听着怡亲王的慷慨陈词,恭亲王眉头紧皱。

东太后慈安已经与恭亲王私下说过:“实在顶不住的话那就赶紧再撤。”但是此时的时机就是这么糟糕,若是撤退的时候下起雪来,在关外的冬天雪中行军到底能活下来多少人都是个问题。而且在雪中行军,会被敌人追上的可能也非常大。谈论着光复军的阴险,慈安、慈禧、恭亲王都是眉头紧皱。

但是不退又能如何,关外也就是几十万满人,加上逃来的这帮北京的满人总数也不到百万。什么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话都是屁话。如果还是冷兵器时代,八旗靠人数或许还能一战。在这个热兵器的时代,面对完全以大炮步枪武装起来的光复军,用着大刀长矛的军队人数再多也完全没用。

面对慷慨陈词的怡亲王,恭亲王也没有丝毫赞赏的意思。关外总共就这么几十万人口,指望这几十万人口来维持完备的城市并不现实。所以除了盛京之外,再靠北的地区大多数都是些屁大点的小城而已。怡亲王到了盛京之后为了抢府邸,和其他不少王爷闹了不小的冲突。这些王爷们都住惯了北京的大宅,对于盛京的宅子根本看不上眼。现在若是再撤,只怕就得去黑龙江将军的驻地齐齐哈尔那边。齐齐哈尔的住处远不如盛京。连盛京的房子都看不上,怡亲王怎么可能接受比盛京还差了数倍的齐齐哈尔。

“盛京这一年来大加修葺,粮草还行,防御准备很足。城内还有二十几万人马,怎么可能守不住。我觉得还是固守盛京为上。”本代睿亲王说道。

恭亲王扫了一眼睿亲王,这位祖上睡过康熙奶奶的亲王后代在与“洋鬼子”的贸易中办事得力,没出岔子。而且最近与“洋鬼子”的木材贸易也干的不错,很是为朝廷挣了不少银子。但是此人明显也是不想离开盛京。

睿亲王对于此次光复军的军事行动有着强烈的不安感觉,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光复军1855年到了广东,就能隐忍五六年,哪怕是与英国人打硬仗,也没有急火火的北上。可他们北上一次就把兵锋推倒了淮河以南。接着又是五六年之后,他们就一举把满清撵出北京,撵到关外。现在他们又是一年不动弹,可这次动弹之后想来也不会只满足锦州与旅顺两地。

到了关外之前,恭亲王还认为关外是龙兴之地,总得有点不同。实际到了关外,他才知道这龙兴之地就是个乡下之地。甚至还不如关内的乡下。关外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当年满清的祖上努尔哈赤利用地利和明军打运动战,萨尔浒之战重创明军,打下了根基。

可那时候的满人能吃苦,对钻山沟习以为常。现在的这帮北京城跑来的爷们对盛京这样关外第一大城市尚且认为条件恶劣,让他们钻山沟还不如让他们死。

看着其他几位铁帽子王的后裔,还有几位重臣的表情,恭亲王明白指望这帮人离开盛京是千难万难的事情。就在他准备再说服一下的时候,外面有人直冲到大殿门外,侍卫询问了几句,就把兵部的侍郎给带进来。

侍郎一进大殿,立刻就扑倒在地,“启禀太后,粤匪打到盛京城外了。距离城外还有二十里。”

19日进攻锦州,这才过去了7天,光复军就打到盛京城下,其间的时间间隔未免太短了吧。难道锦州只花了两三天就被攻克了么这不应该啊,从锦州到盛景三百多里路,满清部队走,也得走七天。而且沿途之上居然没有任何警讯。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何时得到的消息”恭亲王询问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趴在地上艰难地答道:“小半个时辰之前。”

“什么”恭亲王对这个警告的效率大为意外,小半个时辰之前就得到消息,怎么现在才知道

不过转瞬之间恭亲王也想明白了,满清的规矩大,即便到了盛京也没有变化。探马可没有资格直接前来禀报。得经过层层手续,由官员层层传递才行。

正准备说话,外面突然传来了爆炸声。恭亲王毕竟是见识过现代武器的人,这一听就是火炮的声音。满清的部队当然不敢放炮,那么城内的爆炸只有一种可能,光复军开炮了

第244章 资本与权力五

道德经是一本哲学书,但是里面也有战争的内容“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意思就是天下大乱的时候,战马生崽都在战场旁边。

马匹怀孕期是11个月,产后6个月是哺乳期,也就是在18个月之后母马就可以继续怀孕。一般来说,马场的母马一生都是生崽,喂奶。喂奶,生崽。光复军采取了现代的取精人工受孕的方式。因为现在缺乏低温精子存储技术,只能以比较严格时间控制进行受孕,以提高良种的繁衍效率。

捻军投降之后,带来了大批的战马,个头比较大的母马匹也有三千匹之多。河北缴获大量的皇庄,其中一部分土地用来种植苜蓿这都种良好的饲料,所以这些马匹都在河北的马场。

光复军此次围攻沈阳的战斗动用了五万部队,需要大量运输工具,公马作为战马,母马不太能猛烈奔跑,则作为驮马使用。

后勤部门吧火炮卸下之后,立刻要求让马队返回马场。这一批的母马中不少都怀孕九个月,鉴于此时的情况,后勤部门心疼马匹。万一出了事情,那就是一尸两命。从效率的角度来说,小马损失了,顶多是18个月,母马损失之后意味着就要少三四匹甚至更多的小马。要是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角度,这数代乘下去,二十年的话那就不仅仅是两匹马的问题,而有可能扩大到三五十匹马的程度了。

部队当让知道马场同志的担心,而且关外的天气的确比关内冷很多。南方的同志在北方渡过了一个冬天,不少入伍时间短的南方同志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大雪,而10月底的沈阳附近就有北京要下雪前的寒意。所以部队同意紧急调拨的马匹返回马场。总算是避免了“戎马生于郊”的事情发生。

对于部队的马匹,部队的同志们自然有足够爱心与爱惜。但是对于敌人,这种情绪就不存在了。之前的情报工作虽然不是很好,好歹通过买卖木头的时候打听了一些消息,现在盛京的满人总数在25万到30万左右。五万光复军进攻这么一座城市,大家还是憋足了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