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4(2/2)
毕庆山说的清楚,现在最能让百姓接受的就是粮食、油料、橡胶鞋。广东的粮食从越南与暹罗进口,油料现阶段最廉价的来源就是兰芳省。那里地广人稀,开辟出油棕树种植园之后就是非常稳定的油料来源。广东广西那边的人民更习惯热带气候,几年来已经有五十几万人去了兰芳省讨生活。除去当水手的,大多数都是从事种植园工作。
古人说“有土斯有财”,开疆拓土,特别是开辟了有巨大产出的国土,对于经济的帮助才是最根本性的。
韦泽此时再也没有严肃的心情。文官政府渴望通过战争来解决国内问题,的确是现代国家的一个共通之处。韦泽不知道该为此感到欣慰,还是该为此感到滑稽。要知道,就是在六年前,政府的财政部门还因为战争预算太大,公开反对军委提出的战争意见。现在的广东省委书记王明山就是依靠敢和军队叫板,才声名鹊起的。
可现在根据毕庆山话里来推断,对扩张战争有着热情的,广东方面的同志可以说是表率。这真的有点造化弄人的意思了。
韦泽的左臂撑在桌子上,左手下意识的捏着下巴,挂掉的胡子长出来不长,刺刺的感觉稍微平衡了点韦泽心中的压力,他问道:“就是说政府的同志希望打仗喽”
“对,我们希望现在就打仗。这样就能尽快把南方的移民以及收益纳入到新的预算里面来。钢铁企业会在全国兴建,那个我们挡不住。可油料、橡胶和香料必然是从南方运来。那都是收益啊。都督,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发行更多货币。咱们可是有几百万张嘴等着靠工资吃饭呢”毕庆山说的情真意切,讲到几百万张嘴的时候,他更是加重了语气。
看韦泽神色已经完全没有了严厉,毕庆山再次强调,“都督,你要是现在去了广东就知道那边的情况了。炒海鲜,炒青菜,炒米粉。大家一天都得最少二两油呢这东西比粮食都顶用,油料顶饥”
民以食为天,韦泽开发棕榈油的目的就是解决吃饭问题。最佳的解决办法莫过于开发合成氨技术,但是现在钢铁的基础研究远没到那个技术水平,在没有技术突破的当下,开辟南海无疑是最佳的办法。虽然一国总理揪住油棕种植园不放看似有些不成体统。但是毕庆山其实抓到了重点,让人民吃饱了,什么事情都好商量。韦泽21世纪的精神上和19世纪的肉身投身革命都不是因为吃饭问题,但是跟随韦泽起来造反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吃不饱饭,活不下去。这就是人民对饥饿的回应。
经过这番讨论,韦泽确定如果毕庆山没有说瞎话,想近期内开战的主要代表是来自政府。韦泽对政府的一把手毕庆山说道:“这件事我会好好考虑的,最多一个月,我就给你回答。”
听了这话之后,毕庆山脸露喜色。而韦泽接着正色说道:“但是这给你们回复之前,谁也不许再散播这种观点,我还是那句话,我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
第137章 帝国主义范儿十一
萨摩藩最终向幕府低下了头,至少是表面上向幕府低下了头。他们表示愿意加入第二次长州讨伐战,作为交易,幕府在京都牵头召开了一次会议。幕府代表建议会议地点在京都召开,这个在幕府看来挺温和的要求被中国外交部干净利落的拒绝了。中国外交部的人员坦然表示,“琉球是中国属国,最终决议签订不能在日本签订。如果在京都签订协议,那说明日本能决定中国领土问题。我方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幕府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内涵,他们也不敢拒绝中国的严正要求,经过商谈,去中国距离遥远,所以协议签署的地点放在中国游弋于萨摩藩外海的军舰琉球号上。
琉球号是最新的命名,这是一艘中国主力铁甲舰,排水量5100吨,在日本看来这已经是庞然大物。5月19日,幕府代表搭乘的琉球号从江户出发抵达鹿儿岛城的外海,萨摩藩的蒸汽船运载了萨摩藩的代表也等在海上。
双方的军舰吨位相差数倍,接舷之后,萨摩藩的代表顺着微微晃动的带阶梯的跳板奋力攀登,走了快一分钟才抵达中国的琉球号军舰上。吨位的不同意味着稳定性的不同,日本的那顶多一千吨的蒸汽船即便稳稳当当的停在海上,船身还会晃晃悠悠。与之相比,中国的军舰则如一座钢铁巨岛,在起伏的海面上岿然不动。
协议内容是琉球以及琉球的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属国,属于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日本承认不再入侵中国岛屿,承认不再入侵琉球以及琉球附属岛屿等领土。
这个一谈完,中国就送客。当然,理由是冲突已经解决,中国没理由继续留在萨摩藩的外海。幕府代表心里面有些不爽,他们看到中国军舰与萨摩藩那几条小破船的差距之后,心里面自然是非常高兴。能威慑萨摩藩,哪怕是借用中国的力量来威慑萨摩藩,对幕府都是非常有利的局面。即便幕府代表乘坐着中国的大军舰到了萨摩藩这里,中国军舰也护送幕府代表回江户,可中国方面如此干净利落的拍屁股走人,在幕府看来未免不够给幕府面子。
萨摩藩的代表们从另外的角度看到了中国的善意。中国在封锁萨摩藩海域的时候抓了不少日本的船只,签订条约之后,中国把抓获的船只以及人员都送到了萨摩藩的鹿儿岛城。萨摩藩再西化也属于封建藩主,他们还真没见过这么仗义的做法。仔细问询了这些船只上的人员之后,萨摩藩惊讶的发现中国并没有向这些船只上的船员勒索财物,所以萨摩藩高高兴兴的按照船只大小向这些船征收了一笔“赎身费”。毕竟么,萨摩藩没胆子向中国索要任何财物,加上丢了琉球,萨摩藩堤外损失堤内补,不让这帮人出点血,那就真对不起日本的传统。
这些都是小事,萨摩藩对中国的战略策划讨论不休。这些人当然希望仅仅满足于琉球问题,不要再有更多动作。可强大的中国海军真的就到此为止不成如果是萨摩藩有这样的实力,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这样处理问题。
中国方面根本没有考虑萨摩藩的想法,经过漂亮的军事与政治手段双管齐下,韦泽挑起的琉球得到了解决。那个条约里面有些很含蓄的内容,例如“中国的岛屿”与“琉球附属岛屿”。中国的手其实远没有能力伸到硫磺列岛,可通过这个协议,中国把硫磺列岛以及附近的岛屿全部纳入了中国手中。至少按照条约来解释的话,日本南方的很多小岛全部落入中国手中。
政治局认为对日问题到此为止,当下淮河以北打成了一锅粥,光复军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未来的北伐,以及南下上。
南下也不是政治局先提出的想法,最初的南下政策是韦泽提出,并且由韦泽强力推动。政治局委员们开会的时候都很支持毕庆山的观点。为了让中国长治久安,为了渡过眼下的沉重的粮食压力,有必要南下开战。
“我原本还觉得奇怪,这年纪大了饭量反倒小了。我回家问了媳妇才知道,是油用多了。”甚至连韦昌荣都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以前的青菜都是水淖一下,现在青菜都是油炒。我还以为是媳妇炒菜的手艺变高了。没想到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