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2(2/2)
这个问题登时让李玉昌哑口无言,首先他也不知道送去的到底是什么枪,其次,从常理来说,送去给阮朝朝廷看的火枪定然是好枪,基本不可能是光复军彻底淘汰的那些破烂货。
而庞聪聪还是年轻气盛,她继续说道:“阮朝也不是傻瓜,我们用过的旧枪到底是什么德行,我们自己还不知道么有些枪的膛线都因为挂铅早就没了。这样的货色能卖上什么价钱虽然好枪成本高,可好枪也能卖上好价钱。这里外一算,只怕好枪赚的更多。不知道李部长怎么看”
李玉昌几次想说什么,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庞聪聪的道理是非常明白的,而且这道理也完全符合了正常人的思路。可被一个小姑娘一番话给噎死在这里,李玉昌心情非常不爽。而周围的诸位常委们脸上忍不住带了些揶揄的神色,李玉昌就更加不爽了。他忍不住呵斥道:“你个小姑娘懂什么”
“等等”韦泽打断了李玉昌的话,“李部长,我们有纪律,不能拿性别来当理由。”
虽然这的确是韦泽早就提过的诸多会议原则之一,可当着常委与庞聪聪的面这么说话,对于李玉昌的面子颇是种打击。李玉昌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只是韦泽没有追击下去的意思,他转头对其他常委说道:“大家觉得在方面上多投入一点,是不是合适。”
洪仁玕负责外交,此次与阮朝联络的事情他来负责。所以洪仁玕接过话头介绍道:“阮朝对我们的态度很积极。不仅仅是对我方的火枪非常满意,他们还希望能够我方能够出售火炮给他们。我倒是觉得造些新枪给他们没什么不好的。新抢的确能卖个好价钱。”
据去阮朝京城顺化演示武器的代表所言,新式步枪在阮朝朝廷引发了不小的轰动。阮朝文武倒也不是没有见过火帽枪,只是此时法国在入侵越南阮朝,英过配合法过对阮朝实施了军火禁运,阮朝无法得来自外国的先进武器。能从光复军这边大量购买新式步枪,让感觉到危机重重的阮朝朝廷非常兴奋。
李玉昌还是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他问道:“既然每人肯卖,那就是有价无市,我顶多卖的便宜些,又能有什么损失。把旧枪淘汰掉之后,我们能省多少麻烦。多生产些别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赚钱。”
洪仁玕摇摇头,“这次却不同,阮朝若是铁了心想买武器,真的出了高价也不是弄不到。可我们这次没问他们要钱。”
除了韦泽之外,其他常委们都有些愣住了。不要钱,难道是白送不成或者阮朝有其他值钱的玩意可以用来交易
洪仁玕答道:“我们不要阮朝掏出真金白银,而是用稻米进行易物贸易。阮朝朝廷原本还担心我们大敲他们一笔,听说是稻米换火枪,担心我们会猛敲竹杠的阮朝完全放下心来。他们一开口就是三千条枪。而且还拍着胸脯说,以后要的只多不少。越南本来就盛产大米,阮朝朝廷可不在乎多收那么点实物税。黄金白银出手之后很难弄回来,而占城米一年三熟,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听说居然是大米交换火枪,常委都不吭声了。民以食为天,光复军又是搞授田,又是搞三成粮食税。这的确是仁政,还有效的解决了征兵问题。可世上的事情从来都是“甘蔗没有两头甜”。百姓们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那么就意味着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了“伤害”。收到的粮食总量被死死限制住了。
光复都督府的体制与满清那种皇权不下县的体制完全不同,光复军眼下军队带军工企业得有三四十万人之众,这些人每天消耗的粮食极为巨大。除了征收到粮食之外,还得拿出一部分钱来在市面上购买粮食。
即便是光复军铲除了大地主的势力,可广东还有大量的中小地主士绅,这些人才是广东传统势力的根基所在。他们以往与大地主大商人有不少的斗争。眼下他们的矛盾对象只剩了光复都督府一家。对于强行控制整个广东的光复都督府,这帮人完全是敢怒不敢言。
所以光复军在市面上购买粮食,导致粮价提高。对于这些人来说,粮价提高不仅有经济上的利益,心理上也能爽不少。而百姓们乖乖的向光复都督府交粮之后,觉得与这“新朝廷”的合作也算是完成。他们同样希望粮价高企,然后能够从中获益。所以往年的粮价在秋收时候都是会猛烈下跌,而今年粮价持续维持在高位。
如果能够真的能够从越南大量获得稻米,那可就不是一般的赚一票的好处。大量越南稻米输入光复都督府的控制区域,是可以让维持稻米价格的那帮人彻底绝望的。
李玉昌身为财政部长当然知道这里头的意义,他正想说些与之有关的话。韦泽抢先挥手说道:“那么咱们就商量一下到底是新造火枪,还是尽可能淘汰咱们不用的家伙吧”
此时没什么可以讨论的了,常委们统统赞成新造火枪,以维持住越南阮朝这个大客户。只要他们能够大量的稻米,别说新造火枪,新造火炮给他们也不是问题。
最终,事情有了明确的结论。这些淘汰掉的旧枪管统统回炉。专门生产出了新的铸铁线膛前装火帽枪卖给阮朝。甚至连重新回收利用的木枪托都挑选了没有开裂的,经过打磨,刷漆。尽可能看着就崭新漂亮。
庞聪聪满意而归,其他常委都急着讨论稻米的问题,就等着庞聪聪赶紧离开会议室。只是李玉昌看着庞聪聪背影的视线中有一丝厌恶。
第144章 入局与出局八
光复会的会议厅里头还算有点阴凉,韦泽擦了几把汗,心里面想着或许该赶紧弄出电风扇来。有了这玩意的话,夏天就能舒服不少。
就在他有点分心的时候,财政部长李玉昌说道:“都督,哪个朝代都是要收拢豪杰的。我军到现在始终没有在广东招揽过,其实未必需要招揽,开个恩科也好啊。”
十几分钟前,钢铁集团的书记庞聪聪谈了造新火帽枪的问题,引得外交部长洪仁玕谈了从越南进口大米的消息。原本韦泽想的是通过从越南大量进口大米平息广东暴涨的米价。没想到李玉昌竟然引申起了招揽广东地方士绅的话题。李玉昌对士绅好像很有兴趣,提出了给士绅晋身途径。
此时李玉昌已经说了几分钟此类话题,韦泽对这样的话题心里面挺排斥的,工科狗们对地主士绅很容易有排斥感,什么土财主,外行,不懂科学,想当文官。总之,都是工科狗认为属于绝对负面的问题。而现在韦泽不仅仅是工科狗,还是一个统治者。作为统治者,韦泽对士绅的反感更加强烈。
韦泽今年不过二十六岁,还是年轻气盛的岁数。这么久的政战经历让他开始变得心机深沉,可那点子不快还是忍不住带出来了一些。李玉昌徽商出身,哪里看不出韦泽的不快。只是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光复都督府的事业添砖加瓦,明知道韦泽不高兴,他坚持进言道:“都督,我并不是让那些士绅当官做主的意思,而是觉得好歹让士绅出来当当官,哪怕是些小官,也让士绅觉得我们没有敌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