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6(2/2)
“发动群众”毕庆山没怎么听过这个词,所以愣了愣,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就按照你说的做吧”韦泽也没有纠缠这件事,他先认同了毕庆山的判断,这才继续说道:“第三,我们要对满清那边做宣传。不管作用有多大,该花费的力气却不能省。咱们宣传的要点是满清打不过洋鬼子,是丧权辱国的无能之辈。”
“这不是驱逐鞑虏,光复中华么若是批评满清丧权辱国,那岂不是承认了满清是朝廷”前政治部主管吴启路问道。
韦泽对这个反对的意见很是满意,“驱逐鞑虏,光复中华。这是对我们自己地盘上的宣传,我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是朝廷,我们要往外打,去打下整个天下。但是满清现在的地盘上,百姓们觉得满清还是朝廷,那么我等就要努力让地方上的人质疑满清的正统性与合理性。咱们真心说,老百姓被欺压了这么几千年,谁是朝廷他们根本不在乎。我们眼下宣传力量有限,那就只能对读过书的人进行宣传。那么宣传的内容就得是满清败给洋人,丧权辱国。”
大部分中央委员其实不太能理解这么复杂的宣传问题,吴启路也只是基于自己的经验问一下。韦泽的解释这么清楚,吴启路也没有继续反对下去的理由了。韦泽要求人事部门推荐几个负责此事的人选,定调是韦泽的事情,可执行却不可能让韦泽亲自来做。这等事情都让韦泽来做,那干脆把他给累死吧。
三件事安排完,会议就结束了。韦泽继续跑去炼钢厂参与工程项目,反射炉好不容易建成了,可是缺乏英国技师的继续指点,十炉下去还是没能出钢。反倒是实验用的平炉,虽然出来的钢质量不咋样,但是至少能够保证两炉出一炉钢的水平。最近连续三炉都出了钢。韦泽自然是对此非常上心,只要能够开始出钢,韦泽就可以开始制造蒸汽机的气缸、曲杆等部件。有了蒸汽机,就有蒸汽船。韦泽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蒸汽船未来用了二胀甚至三胀蒸汽机,那时候就能纵横西太平洋,把英国人伸向中国的魔掌彻底斩断。想完成这样的功业,首先就得让中国变成一个工业国。就韦泽所知,所有的工业国都使用钢铁来铸就脊梁的。
第二天,人事部就向韦泽提交了一个名字,那是负责对外宣传的人选。韦泽也没说什么,直接批了,让这位叫做张炳照的同志开始工作。
第三天,韦泽和技工们一面修改着生产流程,一面等着新一炉钢出来的时候,毕庆山跑来找韦泽谈农具的事情。此时已经是八月,供销社的农具极为畅销,生产计划一改再改,毕庆山都要求新增好几次货了。
谈完了工作之后,毕庆山忍不住问道:“都督,你见过张炳照么”
“没见过。”韦泽答道。
“那你最好见见。”毕庆山给了这么一个建议。
在毕庆山离开的时候,韦泽心里面还觉得有些奇怪,毕庆山这到底是认同张炳照还是不认同张炳照呢不过人总是难以抗拒本性,韦泽工科狗的属性很快就发作起来。把毕庆山的话完全忘在一边,韦泽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他认为眼下最重要的平炉炼钢的工作上去了。
第122章 第三次大烟战争二
“光复军对于我们进攻清国会有什么反应”现任的英国驻清全权代表额尔金对着手下的文臣武将提出了问题。这位前加拿大总督被委派到中国来统筹即将展开的战争行动。甚至不用专门的调查光复军,光看看在光复军在香港设立的观察哨,这位总督就感觉到了相当的压力。
英国的文臣武将没有立刻恢复新上司的问题,光复军与满清自然是死敌,但是光复军的口号在近期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从“驱逐鞑虏,光复中华”变成“推翻满清,光复中华”。从政治上讲,这已经代表了立场上的全面变化。光复都督府已经将自己定为中国的合法政权,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造反集团。
看手下不吭声,额尔金就把问题用更加直白的话重说了一次,“光复军会接受满清和我们签署的条约么”
此时已经是1857年9月20日,英国东印度公司现在已经废掉了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末代皇帝,将印度皇帝的皇冠献给了英国女王。印度本身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各个土邦对于英国人的反应大不相同。特别是在英国人决定由英国女皇来负责土邦国王们任免,剥夺了这些土皇帝们自行决定王位继承的权力,这直接导致了大批土邦的极度不满与反抗。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了。
以战争手段镇压整个印度的同时,英国人还决定开辟了中国战场。以军事手段逼迫满清接受英国的新条件。美国在20世纪末的时候曾经提出过“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口号。而英国佬现在根本不吆喝,而是实际执行了同时打两场战争的行动。
英国伦敦给额尔金的指示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大烟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在打击对象的选择上,伦敦也提出了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先解决广东的光复都督府的训令。
所以额尔金这位前加拿大总督很想知道假如光复军夺取了中国政权,会不会接受英国与满清签署的条约。如果光复军能够接受的话,那自然是最好。英国就可以放手去痛打满清了。
“这个只怕得和光复军谈判之后才能知道。不过我觉得光复军不可能接受这个条件。”香港总督终于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稍稍思考了一下,额尔金问道:“那么请韦泽到香港来进行谈判的话,他会同意么”
“阁下,您有什么打算么”好几名英国军官都用吃惊的语气先后问了这个问题。
对付敌人的时候,英国佬可没有什么道义的概念。邀请敌人的首领来参加谈判,在谈判桌上公然搞刺杀,也是英国佬的常用手段。请韦泽来香港谈判,仅仅是这个建议就让英国文臣武将闻到了一股杀气。
“解决了韦泽的话,能够解决光复军的势力么”额尔金向这些英国文武官员们明确的告知了自己的想法,“伦敦那边决定不给与光复军任何军事支持,也不再给太平天国任何支持。现在对清国开战,是要清国接受我们提出的条件。一旦他们接受,我们就会在军事方面给与清国全面支持”
听着额尔金的讲述,英国文武官员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想全面消灭光复军的势力,先解决光复军的首领韦泽的确是个好办法。唯一问题是,韦泽一旦完蛋,光复军到底是会不顾一切的为韦泽报仇,还是会内部四分五裂,先自己打起来
佛山战役之后,英军在香港的部队开始得到了补充。现在海军与陆军加起来,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两千人的规模。托了佛山战役的福,英国本土已经向香港提供了算是极限的兵力。如何运用这样的兵力,就是香港方面的工作。不过无论运用,如果再打了败仗,香港文物们的前途就到了尽头。
光复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