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2/2)
说完之后,韦泽喝道:“你们明白了么”
“明白了”军官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好,新一轮的军校培训马上就开始了,大家做做准备,不久之后,你们中的不少人就要去军校报道了”看到压服了这帮家伙,韦泽说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虽然表面上是军训,韦泽也有进行人事调整的打算。有些混账小子让韦泽很不满意,必须把这帮人留在军校里头狠狠的训练一番才行。
光复军现在的工业实力,也就是锻铸一下3寸炮尺寸的金属件的水平,韦泽把最高水平拿出来把这帮人吓唬一下,展现一下自己的“鹰派”态度,也就只能如此了。
就在韦泽准备结束这次会议的时候,财政部长李有财低声建议道:“都督,是不是让大家去参观一下电报系统”
“对对这个一定要去”韦泽连连点头。
光复都督府搞起了有线电报网,这个电报网的意义怎么谈都不过分。作为21世纪人才,韦泽亲自指挥了有线电报网的建设之后,才发现科技发展的确是一个传承。韦泽作为21世纪工科狗,自然少不了“修电脑”这个很传统的工作。也有妹子会给韦泽打电话,说不会安装无线路由器,需要韦泽去帮忙。
网络由信号发射,信号中继放大,信号接收组成。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这些都是机器自动完成的。而这个有线电报网络,其实可以看成人力组成的网络。首先他也是网状分布,至少韦泽有这些概念,所以电报网是网状分布。
电信号传输,即便是用了包了橡胶的电线,也存在一个信号衰弱的问题。所以要设置很多节点,用以“信号中继放大”,也就是由中继的信号员把信号再发一次。
每个节点的收发员都有两种信号,一个是呼叫信号,确定下一个点报站的接线员是不是有空闲。确定下一个节点的人有空闲,那么就开始传输信号。收发员收到信号,还要返回接收完毕的信号。接收完信号的信号员再把信号往下一个站发过去。
这是只管信号中继的电报站的工作,在各个城市城镇这些可以看作路由器或者终端节点的地方,信号或者以这里为出发点,或者以这里为目的地,接收到了信号之后翻译成完整的文字,然后就可以投递到目的地去了。
这种蜘蛛网般的网络现在还不够复杂,可已经初具模型。有了电报系统,光复都督府才算是真正的联成了一体。很多传输距离超过几百里的消息可以不用几天的奔波,而是朝发夕至。当然,这样的一个体系的投资也可想而知。
韦泽带领大家去参观,也是要让大家感受一下信息时代的“先端”。顺道加深一下财政预算到底是一个何等重要的工作。在光复都督府引领的时代,没有预算,这些产品是不可能出现的。
第99章 铸剑与铸犁六
参观完了有线电报网,这帮中央委员们都傻了眼。八百里急报已经算是非常可怕的速度了,但是这些木杆上挑上写黑黢黢的“电线”,就能比八百里急报快出去好几倍。而且这些线可以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晴天雨天的连续工作。这莫非是什么仙法么
韦泽不得不弄了几只鸡,然后用刚弄出来的手摇电动机,把委员们看看电流怎么活生生把鸡给电死的。然后让一些胆大的委员试了试电流过体的感受。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设备,磁铁,线圈,轮子,然后就出现了电流,中央委员们都傻了眼。
看着那些体会电力过体之后惊疑不定的面孔,韦泽严肃地说道:“这些东西研发需要钱,生产这些东西都要用钱。还有大量的劳动和科研投入。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以学习的心态面对这些工业产品。预算制度可不是中央在胡搞,这是真的有深刻的道理在里头的。”
已经没人敢和韦泽再争辩什么了,因为这些东西某种意义上已经超出了大伙的想象力极限。他们看着两根电线线头之间闪烁的细小闪电火花,那是天上雷电的缩小版本。能够把这些原本属于神仙领域的东西简单的变成了凡人都能拥有的能力。再去反对韦泽的话,未免太自不量力了。而且学校里面会讲述这些知识,大家反倒是期待能够早点进学校,学到这些惊天动地的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送走了这些中央委员,罗大纲留在了韦泽身边。他对电力和电报实在是印象深刻,这位好汉摸着自己的下巴,皱着眉头问道:“都督,我们攻下琼州之后,在琼州也能建设电报么”
“不仅在琼州能够建设电报,我们还能在琼州到广东建立电报呢”韦泽自信地笑道。
“在海上修建电线杆”罗大纲讶异地说道,他见过电线杆,所以能够想到的电报手段自然是这电线杆。
韦泽摇摇头,“不是电线杆,而是海底电缆。那是几十里长,包着橡胶的电缆。从广东海岸上沉下水,直通到琼州去。”
“几十里长”罗大纲眼睛忍不住瞪得溜圆。他真的没办法想象这样的电缆,几百米长的绳索,就是罗大纲想象的极限。几十里长的电线,那又会是什么样的东西啊。
韦泽微笑着说道:“罗司令,这就是工业,工业能劈开大山,工业能能够改变河流的流向,工业能够让消息转瞬就传到几里几十里几百里之外。工业能让人自由的飞翔在九天之上。到以后,工业的力量甚至还能把人送上月亮去”
前面几项都是罗大纲见过,至少是见到了雏形的。特别是飞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