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852铁血中华 > 分节阅读 207

分节阅读 207(2/2)

目录

韦泽说英国人短期内是不会在考虑和光复军打仗了,光复军也的确相信自己的统帅韦泽不会说瞎话,他说英国人短期内不会再打仗,那就应该是不会再打仗。可短期内不会打仗,长期内却是会打的。整个部队全面强化了军事训练,至少再没人把演习当成演戏了。面对有着同样战斗力的“敌人”,光复军很快就发现,自己引以为豪的战术中其实有太多漏洞。有些是大家懒得去管的,更多的漏洞则是大家原本根本就没想到的。其结果就是作战训练部的工作陡然增加了好几倍。而所有人都任劳任怨的承担起工作。

部队肯低下“高贵的头颅”,韦泽也算是放了心。孔子有段非常经典的话,“子曰: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大家经常引用的。可韦泽慢慢感受到,让孔子成为一个伟人的真正原因是“吾十五有志于学”中的这个“学”字。学,就得有目标,接着就是学而后知不足。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有了“学习”的志向,韦泽估计这位老先生也有了学习的态度,后来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话。

一个人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学习,从十五岁坚持到三十岁,哪里有不成材的可能。就韦泽所见过的人中,大多数都是活到老还是不服不忿。谈论事情的时候,不管对错,先把自己认同的理念下意识的预设为主导核心。这等人哪里可能“有志于学”,更不可能有什么“学习精神”了。

三千多人的伤亡如果能够唤起光复军上下的“学习精神”,韦泽甚至觉得这太值得了。

韦泽的运气此时也显得很不错,从英国商人和法国商人那里套来的消息中,韦泽得知东印度公司正在着手搞掉卧莫尔王朝的皇帝。历史考题中有过一题,大概答案是:印度大起义打击了英国的势力,从效果上起到了支持了中国反帝斗争的作用。

当然,透露消息的英国商人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自豪的认为,从此,英国女王就能戴上印度的皇冠从此,英国女王就不再是“王”,而是货真价实的皇帝啦

第94章 铸剑与铸犁一

“都督,后勤部的人说你要让钢铁厂转产白口铁”总参谋部部长胡成和用颇为激愤的语气向韦泽提出了质疑。

“没错。”韦泽从文件堆中抬起头来,爽快地答道。

“为何”胡成和讶异的问道,“此时我等刚开始铸造铁炮,修建虎门要塞。你这转产之后,铸炮计划可就被打断了。”

“白口铁适合做农具,现在地方上已经逐渐平定,没有农具怎么成”韦泽边说边看向座钟。这是光复军军工企业的最新产品之一,也是韦泽早就想开发的产品。钟表的普及是工业时代的必然,从此,千千万万的人就有了共同的时间。而从现在的时间上看,很快就到了韦泽讲课的时间。所以韦泽边说边站起身,开始穿挂在衣架上的外套。

“就算是铸炮的安排往后推,也要先生产农具”胡成和清晰的抓住了重点。

韦泽也非常清晰地答道,“没错铸炮的工序可以调整,早一天晚一天都不是太大的问题。而且可以先试炮,对每一门炮的参数进行记录研究。可农活晚一天那就是大事。”

这话把胡成和噎在那里无法回答。从道理上说,韦泽说的一点都没错。可身为总参谋长,胡成和本人也有立场。他背后站的是无数情绪亢奋,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最新装备都给列装的军队。

韦泽此时已经穿好了外衣,他对胡成和说道:“没多久就是清明节”

胡成和心中立刻想起,这也是该祭祖的时候。可没想到韦泽继续说道:“烈士陵园要建好,而且部队已经分到自己驻地附近的军田,除了要把自己的军田种好,部队要到地方上帮助分到田地的百姓种田插秧。”

“为什么”胡成和问道,问出问题之后,他觉得没说清楚,“为什么要帮助百姓种田现在部队的训练任务很重,没空啊”

“一支军队有一支军队的魂魄,这就是军魂我们的军队应该有什么样的魂魄我们的军队应该是光复会的军队,而我们光复会的宗旨是要保卫人民。那么帮助百姓春耕,你说真正的作用有多大,我觉得其实有限。但是人民看到我们的军队和他们一起劳动,并且纪律严格。他们才能知道我们的军队不是旧式的军队,而是一直真正可以信赖的军队。”

韦泽说的认真,胡成和听了之后倒是颇为震动,他没想到韦泽竟然把事情看得如此透彻。而韦泽继续讲了下去,“俗话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捻钉。若是老百姓们认为咱们的军队和旧式军队一样,那好人家谁敢把自己的孩子送军队里面来呢只有让百姓知道,他们的孩子送到军队里面之后不仅不会变坏,反倒还能学的更好,那些本份的老百姓们才敢把自家的孩子送到军队中来。胡参谋长,你难道不想要良家子出身的部队么”

光复军战斗力颇强,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光复军的骨干中很少有地痞流氓,其中很大一部分军官是淮南农民出身。这些人沉稳坚毅,服从命令,与那些出身不太好的人员有很大区别。而韦泽的部队中可不光是注重打仗,也很注意风气。对本性恶劣的,那是该杀杀,该关关。又有这帮良家子出身的军官做底子,所以胡成和完全能理解韦泽的观点。

弄完了这些,韦泽就直奔广州城内的党校而去。现在光复都督府规模越来越大,学校数量也多起来。总的来讲,分为管光复会会员培训的党校,光复军培训的军校,以及普通的义务教育体系。对于旧文人,韦泽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用而不重”。想打造出自己的江山,那就必须咬牙培育出自己的文化知识阶层。改造旧文人这种逆天的工程,韦泽实在是没这个胆量去挑战。现在要做的事情多如牛毛,旧文人么,韦泽觉得让他们自己随着旧时代一起枯萎好了。所以他的所有力量都用在三个全新的教育体系培育之上。

现在三个教育体系其实区别不算太大,都是文化课打底,然后加上一定的专业课。军队则是韦泽的基本盘,他把想建立的工业体系也归到军队这块。等于是技术学校依托在军校体系内部的做法。

现在韦泽就是去军校上课。进了军校,立刻就有人跑来,那是化学系系主任朱明理。一朱明理兴冲冲的对韦泽说道:“都督,棱镜弄好了果然若你所说,有光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