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8(2/2)
林凤祥是什么人他是最早加入拜上帝教的老资格教众。比石达开还更早的加入了太平天国。作为西王手下大将,他也官封天官副丞相,靖胡侯,太平天国北伐军的统帅。
此时太平天国永安建制时期的东西南北死亡尽数升天,而定都天京之后封的三王中,燕王被处死,豫王病故,齐王脱离天国。以这王为基础的“国宗”们纷纷失去了靠山。天候们也死了相当一部分。可以说,论资历,论影响,林凤祥已经是太平天国中的第三号人物。
更重要的是,翼王石达开手下的十几万西征军中很大一部分并非他的嫡系。国宗杨辅清是东王一派,国宗韦俊是北王一脉。与之相比,控制安徽与扬州一带的军事集团都是西王旧部,西王副手曾水源被东王杨秀清妄杀之后,林凤祥实际控制的这支拥有上万精锐广西老兄弟的十几万部队,这才是太平天国最强大的军团。
以这样的影响力与实际兵力为支援,林凤祥的太平天国里头有足够资格成为现在的第三人。他的联名信很快就有了回应。
林凤祥本来认为率先回应的应该是手握重兵的国宗。翼王石达开有自己的所图,他当然不会这么早做出回应。国宗们此时靠山尽失,无论是东王一派,或者是北王一派,都不会觉得有安全感。他们应该是最早有所表示的才对。
但是实际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最先响应的竟然是中低级的小军头。北伐三丞相接掌了安徽之后,开始对部队进行整编。他们学习韦泽的部队,军中暂时不设师帅,而是设了十个旅,每个旅都是满编五百人。
这是杨秀清早就有的计划。太平军前期人员很杂,不少都是成群结队的前来投奔之后立刻授予职务,让这些以血缘、乡亲为纽带的部队自行成军。这就导致了部队规模很不确定。一二百人就能当上师帅,四五百人就能当军帅的比比皆是。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壮大,很多这等部队都成了地方镇守部队。他们也随野战军一起出来作战,任务却是负责守卫地方。最早回应的弟兄竟然是江西的部队,在给林凤祥的信中,江西地方防御部队几乎哀求中央尽快能够重建,并且像以前那样在地方兄弟遭到清军打击的时候给与地方兄弟支持。
这下林凤祥心中有了谱,石达开在江西那边的地方部队中并没有绝对的号召力。东王被杀前权倾太平天国,若是不能让杨秀清放心的人也不会被派出来作战。也许一部分被天京城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惨状吓得惊慌失措的野战军会听了石达开的话之后选择跟随了石达开,但是很明显,石达开并未去全力拉拢地方守军,而是全力在拉拢野战部队。地方部队此时最大的感受就是需要强有力的中央像以前那样对他们进行支持。
针对这样的局面,林凤祥再次向以杨辅清、韦俊为代表的东王与北王一系的兄弟发出信件。在信件中林凤祥向他们保证,林凤祥等人请大家回天京城商量今后的事物,不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天国兄弟共同的利益。他们绝对不会以牺牲其他兄弟利益为手段。同时林凤祥也告诉杨辅清与韦俊等人,若是他们自己放弃了这次的机会,那就只能听从大家的安排。这对东王与北王一派的人并没有什么好处。林凤祥有绝对把握保护兄弟们的安全。
很快,杨辅清和韦俊就回了信,他们愿意参加此次会议。得到了除了翼王石达开之外的兄弟回信,林凤祥立刻开始筹备此次会议。7月28日,他自己先回了天京城前去拜见天王洪秀全,李开芳则带兵驻扎在扬州。等待后续。
林凤祥好几年都没有见过天王洪秀全了,他本以为洪秀全此时应该是神色很糟糕,却见洪秀全看着疲惫,气色其实不错。行礼之后,洪秀全给林凤祥赐座。两人先说了些关于在金田和永安相处的旧事,回想以前,林凤祥就想起东西南北四王,心中也真的有些唏嘘的感觉。
说完了表示亲近态度的话,林凤祥开始切入正题,“天王东王的事情也该有个了结臣觉得,正军师之位是不能再设了”
听了这话,天王洪秀全的眼中突然闪过一道锐利的目光。看来林凤祥的话完全说到了洪秀全的心里面去。很快,洪秀全开口问道:“那林兄弟却怎么想”
“东王当了左辅正军师,统领天国事务,最后闹出那么大的事情来。若是再如此搞一次,又能和以前有什么分别。臣觉得正军师再也不能搞。王府制度也不能再搞”林凤祥认真地说道。这话他仔细考虑过很久,在这话里面,林凤祥其实是暗含着对东王杨秀清或许有谋逆嫌疑的暗示。当然,在名面上,林凤祥也有指出责任是东王专权的结果。
听完这话,洪秀全的神色整个柔和起来。林凤祥给洪秀全当过御前侍卫,他很熟悉这样的表情。想想就能知道,洪秀全此时已经被迫表示东王没有谋逆,而是被人冤枉的。可洪秀全若是不坚信杨秀清要谋逆,也不会采用那么激烈的手段来对付杨秀清。此时能够得到林凤祥的支持,洪秀全不可能不感到放松。
有了这样的态度做铺垫,林凤祥开始向洪秀全阐述起他的想法,洪秀全听的很认真。有时微微点头,有时皱眉沉思,还有时候打断林凤祥的话,进行询问。
到了最后,洪秀全问了一个问题,“你那样对待诸王,诸王会答应么”
林凤祥坦然答道:“这是要让咱们老兄弟们都认可的事情,诸王答应不答应,那也得天国兄弟们都认同才行”
第41章 清洗十五
日子很快就到了约定的时间,第一个赶回天京城的乃是最近晋升勇天候的常州守将张应宸。
江南大营的张国梁得知太平天国爆发了天京之变,立刻组织清军进攻常州,试图夺取常州与镇江,打到天京城下重建江南大营。天国长江以南的各地兄弟要么是自身也遭受沉重压力,盼星星盼月亮般期待中央的救援,要么在石达开的挑唆下呈现观望姿态。天王洪秀全处决了北王、燕王、佐天候之后,整个天京城内能够委派的将领只有张应宸一个而已。
洪秀全没看走眼,张应宸带领了三千兵马抵达常州之后,针对张国梁的冒进设下一次野战。江南大营真正的精锐是张国梁手中的3200人马,面对张应宸三千人的部队,张国梁勇敢的发动了进攻。战斗进行到一半,张国梁的精锐部队伤亡接近两成。张应宸的部队随即发动了白刃战,张国梁坚持了不到两炷香的功夫后就全军崩溃。
在常州城下损失了过半的精锐部队之后,江南大营的兵力立刻缩回苏州。以这样的功绩,张应宸获封勇天候。
此次回天京城,张应宸带了两千手下的精锐。林凤祥早就得知了张应宸的胜利,在张应宸回京之时,他亲自前去迎接。却见那两千人马拍着整齐的队列,人人背上背着四四方方的行军包,肩上扛着火枪。光这番严整的军容就与其他太平军大不相同。
眼瞅着这支军队,林凤祥突然生出一种错觉,好像齐王韦泽并没有脱离太平天国。林凤祥与韦泽他们在北伐时候有过充分的合作,他也想把部队训练成如此精锐之师,可无论怎么训练都有差口气的感觉。而韦泽的部队仿佛被注入了一种魂魄,被注入了一种“气”。这是林凤祥怎么都办不到的事情。
林凤祥带着非常欢迎的态度到了张应宸面前。两人此时都是天候,互相不用下跪行礼。而且林凤祥很清楚,韦泽军队只有举手礼,而没有跪拜礼。他上前握住张应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