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852铁血中华 > 分节阅读 114

分节阅读 114(2/2)

目录

张应宸赶紧把俘获的清军军官,以及清军俘虏全部送往天京城。又写了一份送给杨秀清的奏折,告诉杨秀清说,他已经完成了任务,现在要继续北上攻击仪征。

此时天色已晚,张应宸并没有连夜赶路,只是派人连赶紧把奏折送去了一江之隔的天京城。有了上一份奏折的经验,张应宸觉得写第二封奏折的感觉就远比第一封的时候要好很多。

天刚亮,张应宸刚睡醒,就被人唤醒。原来一水之隔的天京城里头的东王杨秀清下了旨意,要张应宸前往天京城里头接受命令。

打了打胜仗,张应宸心里面非常安心。若是面对的韦泽,张应宸或许还得考虑一下自己打仗事后的指挥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但是面对的是东王杨秀清,张应宸相信杨秀清是不会对这些细节一个劲询问的。命令部队再休整一天,张应宸高高兴兴跟着东王府的使者前往天京城。

上次见到天京城的时候,张应宸只在城外看了看。这次能够亲自到了天京城,张应宸却觉得实在是大开眼界。如此恢宏的大城是永安城出身的张应宸想都想不到的。城内长长的街道,街道两边的建筑,都让张应宸根本无法想像。

安庆是安徽的省会,比永安城要繁华太多,然而与天京城一比就根本不算什么了。张应宸是从来想不到,自己能在一座城里头连着走快十里地都没走到头的。

到了东王府,张应宸被这宏伟的建筑给惊得一句话都不敢说。而此时东王没有回来,张应宸在门外等候。只等了一阵,远远就听到鼓乐之声。天京城的东王府外本来就没什么老百姓敢胡乱通行,此时更是在侍卫等的命令下,百姓们纷纷下跪。张应宸好歹是军帅,不用那么害怕,他只是在东王府的官员命令下跪下而已。

过了一阵,只见一座巨大的轿子出现在张应宸的视野中。那轿子的豪华程度难以想象,从外部看上去,就是一座缩小了的宫殿。这宫殿金灿灿,明晃晃,香喷喷。若是没有那四十八名抬轿的轿夫,就宛若天宫下凡一般的华丽。

永安城出身的张应宸瞠目结舌的看着这四十八人抬的大轿,已经看傻了眼。他固然听说过排场,不过因为出身的限制,行军打仗讲得乃是效率而不是排场。在亲眼见到这四十八人抬的大轿之后,张应宸突然觉得自己以前见到的所有的东西都什么都不算了。

见到张应宸这痴痴呆呆的模样,东王府的人说了句什么,张应宸是听而不闻。而太平天国只讲跪,不讲叩头。张应宸又是军帅,更是齐王韦泽麾下的将领。傻乎乎的盯着东王杨秀清的大轿看,对张应宸来说可不是什么罪过,顶多是看着挺傻。东王府的官员所幸也不说什么了。

直到大轿消失在张应宸视线之外的时候,他才从敬畏中缓过劲来。又等了一阵,杨秀清传张应宸觐见。

对着官员进了东王府,一见到坐在正殿中的杨秀清,张应宸立刻跪倒行礼。方才见到那轿子的冲击感依旧强烈,所以张应宸对待杨秀清的态度是发自内心的恭敬。因为不用叩头,所以张应宸好像看到杨秀清的脸上有了一丝疑惑。

然而这疑惑并没有维持太久,杨秀清开口问道:“张应宸,你知罪么”

第83章 东进序曲十五

“张应宸,你知罪么”这句话从杨秀清嘴里头说出来,张应宸听的头嗡的一下,整个人都呆住了。因为过度震惊,他觉得自己仿佛被雷击一样定在当地,耳朵里头一阵阵的嗡鸣声,杨秀清的声音仿佛从极为遥远的地方传来,声音又细小又飘渺。

不过张应宸毕竟是出生入死的军人,这种不适应的感觉消褪的比较快。片刻之后他就逐渐恢复了正常。可就这么一个很短时间内,质问张应宸的人就换了另外的家伙。张应宸并不认识此人,不过听次人所说的话完全围绕张应宸的奏章中所说的关于吉文元的事情展开。

早在永安建制时就明确规定“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严”。所以张应宸这就是以下犯上,在太平天国制度里头是要杀头的。张应宸一听这话,心里头大定。这根本就不算什么理由。在太平军中,还真没有因为这个理由遭到惩处的人。至少在韦泽的部队中,这从来不是惩处人的理由。

心里头一安定,张应宸就觉得自己很委屈。合着他立下了那么多功劳,包括昨天击破了江心洲附近的清军营垒的功劳就根本不算事,反倒是说了几句实话就成了不可饶恕的罪孽。

张应宸突然间鼻子一酸,眼圈红了,他喊道一声,“东王,属下委屈啊”

这一嗓子里头的确包含着极大的委屈,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让殿内的众人都是一怔。张应宸接着喊道:“东王属下在齐王麾下,齐王经常对属下们讲,东王您乃是我们太平天国的第一人为人公正、严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而且明是非,懂道理,什么都能看明白。属下并非对吉文元丞相不敬,属下只是在奏章里头说了实话。属下觉得比功劳,比能耐,属下都比吉文元丞相强,若是想打清妖,让吉文元丞相指挥属下,属下觉得不合适。所以属下这才在奏章上对东王这么讲。若是属下不用一定要归到吉文元丞相麾下,属下无论如何都不会这么说话”

这是张应宸的心里话,这么坦坦荡荡的直接说出来,杨秀清也好,负责质问张应宸的那个东王府的官员也好,都是愣住了,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特别是杨秀清,他刚看到奏章的时候大为恼怒。吉文元乃是林凤祥的重要副手之一,也是太平天国的老兄弟,西王的老部下。作为与西王结盟的东王杨秀清,更是需要赶紧把这帮人拉拢到手下。吉文元北伐失败的确是问题,不过这更多的乃是杨秀清战略上的问题。所以张应宸对吉文元的批评被杨秀清认为是对杨秀清的某种质疑。至少很可能是韦泽命令张应宸对吉文元等人发动的政治攻击。

然而见到张应宸之后,杨秀清很敏感的觉察到,张应宸对杨秀清的崇拜与敬仰绝非是装出来的。也就是说,张应宸很可能不是对杨秀清本人有意见。而张应宸的那嗓子受委屈之后的呼喊,还有那番对韦泽对杨秀清的尊敬以及张应宸对整个事情的看法,都让杨秀清有些相信,张应宸只怕还真的如同奏章里头所说,的确是觉得吉文元不适合指挥张应宸。

单纯的是觉得吉文元不适合指挥张应宸,与借题发挥试图攻击吉文元那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件事。杨秀清对此是非常清楚的。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