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2)
在太平军撤围之后,这支束发的汉人军队突然从南边冒了出来。这让塞尚阿是搞不懂这支部队与太平军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塞尚阿很怀疑,那支束发的军队并非是太平军,或许是依附太平军的某支造反者的部队。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根据情报来看,这支尚且在漓江南岸的军队击破了刘长清部之后,竟然是进攻桂林的姿态。
塞尚阿很清楚,若是自己命令已经渡江追击太平军主力的清军回来,那帮原本就没有什么追击意愿的清军立刻就能回来。可咸丰皇帝已经在诏书中明令,“省城固属要紧,他处亦不得再有疏虞。”
此时太平军主力北窜,若是过江的清军返回来围剿这支束发的逆贼,等于是放任太平军自由行动。那时候即便是歼灭了这支束发的逆贼,也不可能得到咸丰皇帝的认可。
经过了这番思忖,钦差大臣塞尚阿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方略。他命令在桂林的向荣一定要调查清楚这支束发军队的是怎么一回事。同时命令原本与刘长清一起追击太平军的余万清所部南下,在江北封堵这支太平军。这是钦差大臣塞尚阿根据之前与太平军作战总结出来的经验。把咸丰皇帝非常关注的这支束发太平军封堵在漓江以南。万一追击太平军主力不成,还能把清军给拉回来,消灭这支束发太平军。塞尚阿已经经不住任何失败了再没有能拿出手的军功,可不仅仅是官位不保的问题,塞尚阿大人的性命也会遇到大麻烦。
这也仅仅是开始,塞尚阿写公文给在桂林的邹鸣鹤与向荣,告诉他们,自己马上就要去桂林。而且命二人立刻组织部队,前去攻打束发的逆贼。
写完公文发出去之后,塞尚阿立刻命令部队准备进军桂林。他很清楚,若是自己不能前去桂林,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指挥的动一支窝在桂林的任何清军。
第22章 追赶八
“遇官军私闯民宅者,民间可自行戕杀。”韦昌荣站在桂林城外一处街角,慢慢的读着一张告示上的文字。在不远处,桂林的居民正在好奇的看着韦昌荣以及他身后的部队。
韦昌荣抵达桂林城外的时候是白天,与这时代的其他城市差不多,因为人口激增,城外也有大量的居民区。而战火好似对桂林城外的居民影响非常有限,看到韦昌荣带兵出现在城外,居民们只是有点紧张,有些好奇,竟然没有任何兀突狼奔的迹象。
在原本的如意算盘中,韦昌荣本以为自己带兵突然出现在城下,城外居住的百姓们会吓得鸡飞狗跳,然后把这消息传到城内。可眼下百姓们如此淡定,太平军的军纪中严谨骚扰百姓,韦昌荣也只能老老实实接受百姓们的围观了。
城市外的居民区也有街道,街角贴了些告示。韦昌荣原本就识字,也跟着部队学习文化。第一次到桂林来,人生地不熟的,看到告示之后他就忍不住过去读了读。读完之后,韦昌荣就目瞪口呆了。
韦泽说过计划赶不上变化,韦昌荣现在是深以为然。作为韦泽的亲信,韦昌荣参与了计划所有计划的制定工作。从南下梧州到北上桂林,从分兵渡河,到现在部队西进。计划总是在变化变化。即便是已经习惯了不断改变计划的韦昌荣,也对此时桂林的局势摸不着头脑。
太平军、清军、桂林官府、桂林城的百姓。这四股力量大概算是桂林城主要的存在。
太平军与清军与桂林官府为敌,桂林官府与太平军为敌,还公开写了告示,要求百姓遇到清军入室抢劫的时候,可以自行戕杀清军。百姓最惨,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欠缺,哪怕是百姓自行戕杀清军,可清军有组织有纪律,那也不是想杀就能杀的。
韦昌荣就忍不住动了心思,可否能够利用其中的矛盾呢。正在想,却听见远远有人喊道:“官军抢人啦,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扭头一看,却见到有人一面喊着,一面朝韦昌荣等人飞奔而来。战士立刻就把这个穿着普通百姓衣服的人给拦住了,然而那位百姓并不害怕,他喊道:“太平军的老爷,求你们帮忙啊官军去我家抢东西了。求你们帮忙啊”
虽然有些担心这里头会有埋伏,但是机会难得,韦昌荣立刻命令一名两司马带兵跟着百姓先去,他自己则是部下侦查网,主力跟在两司马后面。
没等完全安排完,却见两司马已经抓了几名清军回来,清军是真的跑去居民家里面抢劫,被堵住之后逃窜不及,被生擒活捉。
“杀了他们”“宰了他们”原本还不敢太靠近韦昌荣部队的桂林城外百姓现在纷纷靠过来喊道。
“把他们几个都给杀了吧”韦昌荣自然不愿意违背了百姓此时的心愿。
听韦昌荣这么喊,那几名清军觉得事情部队,他们直着脖子喊道:“太平军的老爷饶命太平军老爷饶命啊前几日还在这里的太平军老爷和我们有过约定,井水不犯河水。我们不和太平军的老爷们打仗,太平军的老爷也不”
韦昌荣听着清军的话越说越不对路,他抽出腰刀上去一刀一个,把几名清军给斩了。太平军与清军之间经常是有默契的,清军不肯和太平军死战,太平军兵力比清军少很多,对于不愿打仗的清军,太平军自然是非常欢迎。双方正面作战的时候,都是装装样子走走过场,糊弄一下清军上层而已。
正因为知道这些,韦昌荣只能杀人灭口了。他此时的目的是到桂林城下骚扰清军,而且韦昌荣还有一个想法,若是能去渡口夺了船只,就能运部队过漓江。此时已经不是与清军下层打好关系的时候,与桂林当地百姓打好关系才是正经。
收起单刀,韦昌荣喊道:“桂林的诸位乡亲父老,我等太平军也都是苦出身,活不下去才起来造反。我等原本就是百姓,自然不抢掠百姓,不杀戮百姓。你等若是遇到清妖抢掠,可与我们太平军说,我们太平军自然给你们做主撑腰”
这本来就是场面话,韦昌荣必须喊出来。没想到刚喊完,就有百姓扑上来哭诉,自己家里面遭到了劫掠,希望太平军能给他们做主。
“这位老乡,你家在何处,清妖还在你家不成”韦昌荣问道。
百姓们哭着说道:“老爷啊官军抢了我们的东西,正在军营里面卖呢”
清军军纪败坏,四下抢掠,在营地设立市场,公开拍卖抢掠的财物。桂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