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852铁血中华 > 分节阅读 13

分节阅读 13(2/2)

目录

江忠源是举人出身,哪里会听不出姚莹话里的意思来。他本来就是想调解此事。现在反倒遭了姚莹的怀疑,连正常的道理都说不下去。

离开姚莹的住处,江忠源长长的叹了口气。他是个率性之人,为人洒脱,这才以一个同知的身份,敢尝试着去调解两位都督之间的矛盾。看到事情完全不成,江忠源是灰心丧气,他下了决定,明天就离开新圩大营,回到楚勇驻地之后,江忠源就写封告病的信,带着楚勇们回湖北。

确定了离开的念头,江忠源想起自己准备对付的那队太平军的悍匪。若是围困永安的清军真的能够团结一致,江忠源确信自己最少有八成把握歼灭他们。可现在这局面,钦差大臣塞尚阿不懂军事,更不懂御下之道。清军内斗比打仗还激烈,想设下埋伏歼灭劫夺粮道的悍匪之事,定然是不成了。

“算你们运气好”江忠源在心中默默地说道。然而江忠源其实也是知道自己为什么对这股逆贼颇为在意。从各个方面得到的消息中,这支悍匪竟然是束发的,这不能不让江忠源大起好奇之心。想到这里,江忠源打断了自己的思路,有些事情是不能想的太多的。

正如江忠源所料,韦泽此时正在策划着尽快赶回永安的计划。这次袭击清军的运粮队大获全胜,韦泽带着部队完全掌握了战场,整个清军的运输物资尽数落入了韦泽的手中。

虽然部下有200余人,因为战术安排得当,部队没什么伤亡。可韦泽一家伙缴获了两万多斤的东西,部队根本无法全部带走,韦泽只能先把物资搬运到藏东西的地方,他已经派了人回永安联络,希望能够尽快把这些缴获都给运回永安城去。

若是江忠源的计策真的能够实现,不用讲韦泽是要遇到些危难的。

第17章 成军四

2月22日,天色阴沉沉的,广西已经进入了雨季。在阳光下绿意盎然的大瑶山也蒙上了一股阴沉的感觉。韦泽摸了一把汗水,把肩头的竹扁担挑着的两个竹篓放在小山般堆积起来的物资上。

山风中有着春日山林的清新味道,树木、草丛、山花,还有浓浓的湿气。平日里看山,在阴云密布的时候,感觉整个山头笼罩在浓厚的云层里面。现在韦泽就站在着浓云下,其感受更加强烈。

行军司马张应宸按照规章,在沿途已经布下联络哨位,十几站联络者之间可以用更快的速度通讯。甚至连晚上都能够派人送信。得胜之后,这条通讯线路马上就运作起来,只用了两天时间,永安城的消息就传到了韦泽这边。

张应宸气喘吁吁的跑到韦泽面前,“韦卒长,南王已经下令,先派了三个卒的兄弟前来接应我们。”

说完这些,张应宸忍不住靠近一点,带着喜色压低声音说道:“韦司马,只怕那三个卒的兄弟以后就归你统领了。”

对如此猴跳的家伙,韦泽一点都不讨厌。韦泽想起他上学期间当上学生会干部的时候,哪怕是个文艺干部,那也算是得到了提拔,欢喜雀跃的心情自然是少不了的。所以韦泽笑道:“应宸,现在搬运缴获,那三个卒的兄弟就归我统帅。可我回到永安,这三个卒的兄弟还是得归南王统领。你想事得一码归一码。”

张应宸没什么体制内的经验,跟没有吃过这些方面的亏。他并没有听出来韦泽话里面劝诫的意思,而是毫不在意地说道:“韦卒长,你回了永安就能提升为旅帅,总得再给你补三个卒的兄弟。”

“应宸”韦泽收起了笑容,“你刚才就说了,我想升为旅帅,得先回到永安城。可我若是丢盔卸甲伤亡惨重的回到永安城,你觉得我还能升为旅帅么南王只怕就要砍我脑袋。”

听了这话,张应宸一愣,“韦卒长,我们可是打了大胜仗,怎么会是丢盔卸甲呢”

“那是我们曾经打过大胜仗,现在我们可没有把这些缴获搬回永安城呢。若是路上被清军截击,我们该怎么办清军不会让咱们这么顺利的回永安,若是遇到大队清军攻打,为了兄弟们的性命,我只能带着大家先逃回永安。到时候咱们灰溜溜的回到永安,就算是打过大胜仗又有何用”韦泽非常认真的劝道,“应宸,做事得有始有终。这八字现在顶多画了一撇而已。”

张应宸也是个聪明人,听了韦泽的话,方才那股子烧燥劲很快就过去了。他认真说道:“属下现在就派人去探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清军突袭了咱们。”

“赶紧去吧。”韦泽很赞同张应宸现在的看法。劫夺粮草的时候,韦泽他们是进攻的一方,清军是防御的一方。现在这个角色发生了全面变化,韦泽他们背上了缴获的包袱,整个行动遭到了极大限制。

到了22日下午,前来接应的三个卒的兄弟终于赶到。一瞅那堆积如山的物资,也吓了一跳。两万多斤的物资中,一半是粮食。还有千余斤食盐,酒肉也有一千多斤。火药铅子有三千多斤,剩下的则是布匹之类的军需。

韦泽当即就召开了会议,“当下城内急需的乃是盐巴、火药、铅子。反倒是布匹、粮食不太缺乏。诸家兄弟,清妖丢失了这些东西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觉得不若请刚来的兄弟们先带了那几千斤东西赶回永安。等这些最重要的物件送回永安之后,你们再回来接其他的粮食等物,大家觉得如何”

这个要求摆明了是便宜了新来的三个卒的兄弟,能把那些缴获运回永安,自然是大功一件。哪怕是韦泽抢到的,然而韦泽只要没能回到永安,先得到奖赏的还是那三个卒的弟兄。这等好事,兄弟们自然没道理拒绝。三名卒长立刻就答应下来。

有酒有肉,粮食也够,韦泽埋锅造饭,先让三个卒的兄弟吃的满嘴冒油,这才送他们出发。看着那帮兄弟每人带了十来斤东西踏上归程的背影,韦昌荣有些不解,“四叔卒长,为何要这么做这摆明了是要让那些兄弟拔了头功。”

韦泽答道:“昌荣,我这次想把所有功劳都给得了,这才不忍心放弃这些不怎么要紧的东西。可若是半道上被清军攻打,那可连一半功劳都保不住。所以我才先把最紧要的盐巴、火药、铅子送回去。”

“那为何不是咱们送”韦昌荣有些不忿。

韦泽对韦昌荣的这计较劲很熟悉,可体制内办事得有点大局观,一味的只替自己考虑,并不是一件好事。他答道:“既然是咱们打下的,咱们自然要管到底。把这三个卒的兄弟扔在这里,算是什么事昌荣,有些时候不是吃亏不吃亏,而是得有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