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史上最强农民 > 分节阅读 135

分节阅读 135(2/2)

目录

两个不同的实验部分,其作物的生长状况,只一眼,就能看得分明。没有玉印影响的,其植株的高度、茎秆的粗壮程度、穗子的长短,果实的大小,都明显要比有玉印影响的差一个层次。

但即便如此,这部分的植株,也比普通作物,要强。其产量,要高。

所以对周禹来说,这已经足够好了。

最重要的是,其根瘤那种转化神秘元素的能力,并没有退化

在没有玉印影响的前提下,根瘤仍然能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元素,将之转化为那种无法解析的神秘元素。

周禹将两个不同环境中生长的作物,各自掐下一根穗子,回到实验室开始化验。

最终得出的结果,没有玉印影响的稻子果浆中,蕴含的神秘元素的量,比之上一批没有玉印影响的,并没有减少。

也就是说,根瘤转化神秘元素的能力,带平常环境下,并没有退化。

当然,没有玉印影响的稻子,其果浆中蕴含的神秘元素,比有玉印影响的,差了一倍以上

但这并不重要。

周禹仔细的咀嚼着资料上的数据,微微颔首,随即沉吟:“新作物约莫是成功了,接下来,只需要观察,观察根瘤的转化能力,会不会在多代之后退化,到底是几代之后才会开始退化,几代之后,才会完全会退化为普通作物。”

“另外,基因遗传方面,也要做一些限制。”他想到:“如果不做限制,那么,只要购买了一次种子,几代之内就完全不必再购买,这对我来说,对布莱恩和摩根他们,都是损失。”

这约莫就是对植物的阉割。

其实现在世界上,即便是袁隆平先生贡献出来的杂交水稻,也同样做了这样的阉割。否则,种子公司怎么赚钱

任何一个农民,每年都需要重新购买种子播种。而不可能用前一年种出来的水稻继续播种,因为不会有收获。

所以,周禹这么做,并不犯忌讳。这是常态。

而且就算周禹不做,布莱恩他们也会考虑到这一点。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永远的买卖。

“不过这不急。给这种作物做阉割,做基因遗传限制,并不困难。等到我确定这种作物的所有特性之后,可以推广上市了,再来做也不迟。”

其实完全可以想象这种作物的前景种子市场,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其实,有很大的利益。

世界有多大种植水稻的区域,有多大

有的地方一年一季,但有的地方,一年两季、三季。都要购买种子。

按照周禹的估计,这种新作物,每亩地所需的种子,要两三斤。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区域,如果都用这种种子,那么,需求量是多大

几乎无法估算。

一斤种子价格不要太多,就算十美刀,那么,得值多少钱而且,可能十美刀一斤么这个价位,相较于新种水稻的品质,太低了

也难怪摩根他们甚至愿意在还没看到成品之前,就把维亚康姆拱手相让。因为他们知道,维亚康姆比起新作物种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新作物,才是大头。而且,推广这种新作物,不但能赚大钱,还能赚到更多的名望

任何一个稍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放下资料,周禹脱掉白大褂,缓步走出实验室。

现在是四月底,等到五月初,将这一批收割,然后继续播种,下一次,八九月又能收割,接着就是年底十二月左右再收割一批。

当然,如果能早早确定,也许就用不了这么多次收尾实验。当然也有可能延续到明年。这个截止日期,就看什么时候完全确定这种作物的特性。

“然后,就可以找摩根他们了。”

“等到作物特性确定,就将之一股脑儿交给布莱恩、摩根他们至于阉割嘛,也给他们做吧。毕竟,如果要大规模推广,遗传限制就是个大工程,我可没那个时间。”

新作物的一切,都在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进展迅速,极有可能要不了两年时间,就能推出上市。

当然,前四年,周禹分文不取。这是提前获得维亚康姆的一部分代价。但四年之后,每年就会有一大笔进账,坐在家里收钱就行。

出了实验室,周禹在客厅逗弄了一会儿波斯猫。

这小家伙,孤零零的站在窗户上叫的厉害,然后窗户外面,就有三两只肥猫正望着它。可惜,这是个小公主,看不上那些农场员工家的肥猫。

周禹估摸着,什么时候还要再养一只公的,漂亮的,要不然,这小家伙不得孤独一生

一百二十九章 拍电影

至于海龟

周禹并不知道,海龟需要伴侣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不过看波斯猫这模样,可以推断,肯定很心焦。

想了想,打消了将海龟放走的念头还是等安吉回来了再决定吧。

“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周禹念头转头,还是走出门,准备随便逛逛。

到了美发店门口,他摸了摸头发,发现稍稍长了一些。他喜欢板寸,头发太长,总觉得不太爽利,就进去理发。

然后就准备去寻巨石,打一场,过过手瘾。

不过可惜的是,巨石没在老区这边。问了问,原来是去新区那边新建码头上帮忙去了。周禹只得打道回府。

至于基地那边,没什么看头。基地里的成员,动起手来,在周禹面前跟小孩似的,也没意思。就回家,在书房看书。

看了会儿,他忽然产生了一个灵感。

周禹从来都觉得,诸夏文化,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诸夏历史最是多姿多彩,诸夏文明,最是奥妙绝伦。

虽然他现在是美国国籍,但骨子里,却永远知道,自己是诸夏苗裔。

这是印刻在血脉深处的烙印,永远无法忘怀,永远不会褪色

自己的东西,永远都是最好的。

“我为什么,不能让诸夏文明,更广为人知呢”他盯着史记上这一篇卫将军骠骑列传,沉吟起来。

诸夏乃四大古文明之一,而在周禹的心目中,是之最

虽然数以千年以降,诸夏文明苦难深重,多为胡虏摧残,但终归没有完全断掉传承。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古人古事,仍然为诸夏苗裔所知。

但近一百年来,诸夏沉沦,到现在,都还未恢复元气,多为世人误解。远不复当初那种万国来朝,世界第一的盛况。

归根究底,其一,是现在的大夏仍然不够强大。其二,则是文化传播的倾颓。

说起来也是好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