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达人秀 > 分节阅读 260

分节阅读 260(2/2)

目录

一旦国家稳定下来,处于一统的状态,也就意味着,天主教或者ji du jiào灭顶之灾的到来,将会遭到巨大的打压,不断地倒退,最终回到了原点。

心里这样想着之时,对于那些洋人传教士,崇祯愈发的忌惮不已,实在是,他们将“见缝插针”与“收买人心”八个字,运用地太娴熟了,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明朝末期,小冰河时期的顶峰之时,关内之地,到处都是兵荒马乱,无数的难民流离失所,这也造就了天主教,使其信徒一下子激增了将近百万。

施以小恩小惠,再加上朝廷赈灾的缺失,甚至是加赋加税,进一步地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两相对比之下,更加衬托了洋人传教士的高明之处,虽然洋人的小恩小惠不能解决灾民与难民的处境,却可以为他们带来心灵慰藉,以及精神的寄托。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一系列的变化,给洋人传教士带来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然而,随着dá zi的入主中原,一系列的惨绝人寰、毫无人性的大tu sh,不仅使得汉人的数量锐减,更是使得洋人传教士的所有努力,付诸流水,毁于一旦。

尤其是后来的闭关锁国之策,更是杜绝了洋人宗教信仰输入的可能。

这一刻,崇祯的神色有些难看,心里憋闷的慌,都快喘不过气来,dá zi的大tu sh,虽然阻止了天主教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却也使得汉人的人口锐减了数百万,甚至于上千万,四川几乎是被屠戮殆尽。

因此,在后来的历史上,有那么一个说法,清朝以后的四川人,多是来自于两广之地,迁移的百姓。

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请名单

想到这里,崇祯毅然而决然地掐断了这个念头,对于在东北散播天花源,再无任何的心理负担,更不用说那种大肆屠戮之后的负罪感,愈发的坦然起来,很是心安理得。

毕竟,相比于数百万的大屠戮,一座又一座的繁华城池成为死城,杀个几十万人,反而不算什么了。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是在响应崇祯的其中一个想法,日本的闭关锁国之策越来越明显,郑芝虎的话题为之一转,突然说道:“对了,皇上,相比于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身为第三代征夷大将军的德川家光,对于锁国之策,愈发的情有独钟,可谓是动作频频。”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德川家光先是赶走了英国商馆等外国的办事处,只留下荷兰人的商馆,随后更是自废武功,自三浦按针去世之后,停止了建造大型的西式战船。”

“至于那些传教士,更是被威胁,不得踏足日本领土,否则的话,就会被处死,而国内的那些洋人和传教士,要么bèi o离开日本,要么就是被以各种理由残害,余者寥寥。”

即便心知郑芝虎所讲的这些是真的,很符合他所了解的历史信息,但崇祯也并不是很在乎,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变化的话,德川家光继续这样做下去,正好,最起码是对大明最好不过了。

毕竟,闭关锁国的日本,最为附和大明的利益,最起码少了倭寇这一大祸患,也少了一个海上霸权的竞争对手,崇祯反而是乐见其成。

“对了,郑将军,我听说,郑芝龙将长子郑森{郑成功}过继给你了”

就在这时,脑海里浮现出这些念头之时,崇祯忽然问了这么一句话,使得郑芝虎为之一愣,错愕了那么片刻,满脸的疑惑之色,不解对方何意,本能地回道:“嗯,是的,皇上,确实有这么回事儿。”

“呵呵郑将军,不要这么紧张嘛,朕并没有其他的用意,只是一时的兴之所至,顺嘴那么一说而已。”

崇祯淡然一笑,安抚了一下看似紧张的郑芝虎,进而又补充道:“朕只是告诉你一个人好消息,若无意外的话,根据使团从日本送回来的消息,最迟年底之前,郑森他们母子就能返回大明,来到京城。到时候,在这京城之内,你就不是孤独一人了,可以有一个亲人陪同过年。”

“谢皇上隆恩”

表达感激之时,郑芝虎的双手抱拳,深深施了一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绝非是矫揉做作,而是发自内心的那种。

郑芝虎高兴地离去了,心里满是期待之意,期待着嫂子和侄儿早一点离开日本,返回大明。尽管还是犹如人质一般,滞留在京城,但也好过被扣留在日本太多。

看着郑芝虎离去的身影,崇祯摇了摇头,似乎想要甩出脑袋里的那种沉重感,好整以暇,整理一下思绪,整理刚刚的谈话内容。

就在这时,崇祯还来不及进行总结,在司礼监太监张彝宪的带领下,商部尚书林宗载缓缓走了进来,后者的手里拿着一份奏折。

“林尚书,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

不等张彝宪开口汇报,崇祯率先发起了询问,直接选择了无视,后者也极为识趣地咽回了全部的话语,欠身地略微施一礼,默默地退了出去。

显然,林宗载早就习惯了这一幕,看到张彝宪有一些黯然的离去,始终都没有开口的机会,并未多说什么,而是连忙回应崇祯的询问,并递出了手中的奏折。

“启禀皇上,这是臣与毕尚书商谈过后,确定的最终名单,乃是今年交税最多的前十商人。”

“哦原来是这件事情啊,朕都快给忘了。”

回话之时,崇祯露出恍然之色,右手接过那份奏折的同时,左手伸出了食指,轻轻点了点太阳穴附近的位置,脸上再次现出了淡淡的微笑。

林宗载并未接话,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那里,保持着沉默,等待着崇祯看完奏折。

就在这个时候,崇祯浏览着名单的过程中,看着上面的内容,随着一个又一个名字映入眼帘,以及后面标注的诸多信息,崇祯脸上的笑意愈发的明显,嘴里更是发出了啧啧之声,喃喃自语了起来。

“不错嘛,没想到,这些商人缴纳的税银如此之多,相比于朕登基之前,占据了那个时候的财政收入,将近四成左右,在近几十年里,恐怕朝廷还未收到过如此多的商税。”

“仅仅是这十人,加在一起,就有五六十万两白银之多,朝廷在商业方面的总税收,恐怕更多,至少也得有三四百万,将近是过去的财政收入的两倍了。”

“不错,不错,朕非常满意”

自语之间,啪的一声,崇祯已经将奏折合了起来,再次抬头看向了林宗载,朗声询问道:“对了,林尚书,通知这些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