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变行计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2/2)

目录

“就在学校啊你哥哥上哪所学校”那女孩好奇地看着我,觉得我和一般大的小孩有些不一样。

“好象我哥哥那所学校没有宣传报名啊,他是宣武实验学校。”

我知道她们肯定听过这所民办学校,当然她们也肯定瞧不起这所学校,但我还是说了出来。

“哦,小朋友,这次竞赛只面对政府公办学校,你哥哥读的那所学校没有资格参加。”那位母亲接过了话头。

现在社会等级制度也越来越严重了,连考试资格都要分三六九等,民办的学校都是小妈生的,难怪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要往公办校里面钻,民办学校并不是没有聪明的人,只是很多时候没有好的条件而已。

我暗暗发誓,要把明办的学校的名声撑起来。

在告辞离开的时候,我却感觉到这对母女的面容和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好象在哪儿见过,想了好一会儿才摇摇头,认为也许是看见那母女漂亮产生的幻觉。

回家后,开始做饭洗菜,阿贵坐在椅子上毛骨擦痒,有些怯怯地不敢看我,怎么看都不对劲,我心想:莫不是做了什么错事不是又偷钱了吧不会啊,现钱都在我身上啊。有了上一次打他带来的教训,没有办法,我只好坐下来盯着他,让他自己招他做错的事。

阿贵被我盯得发毛,一脸的绯红,这更加让我怀疑起来,我慢条斯理地拿起茶杯喝了口水,更加加重了他的压力,头都差点钻进裤裆里了,然后我才悠悠地问道:“说,下午干什么事了老实说出来,不然今天跪一晚上。”

还是得用以前的招数。

阿贵吞了吞口水,欲言又止。

“说,”我毛了,起身拿起藤棒拍着桌子大声吼道。

“我、、、、、、我、、、、、、、”阿贵断断续续地讲完了经过,我顿时气得七窍冒火,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马拉鸡屎的,吴秀英这,老牛啃了嫩草,而且还是“阿贵”的第一次,真她姥姥的没有人性,连小孩子都不放过,有本事就冲我来,看我怎么战她三百个回合我心里恨得牙痒痒的,不知道这事情该怎么处理。

突然我想到了一直以来我都是把自己当成大人,把阿贵当成小孩了,阿贵拥有成人的身体,算是成年人了,也教了他很多东西了,却忽略了他成年人的生理需要,而且也从来没有考虑过他的感受,看来以后不能用以前的方法来教育他了。

静下心来,我搬起椅子坐在他对面,和他谈起了心。

“你今天下午和吴秀英做的事你喜欢吗”

“、、、、、、恩、、、、、、喜欢。”

“那你要想清楚,她这是占了你的便宜,你知道吗”

“可是很舒服啊,我也喜欢吃她的大咪咪。”

“、、、、、、”

我彻底无语,就因为舒服,喜欢吃大咪咪就断送了他的第一次。

我想不要出办法应对,也不好再管了,只是要求他节制,又讲了很多的生理知识,这他倒学得飞快,也是,这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知识,难怪懂得快。

吃罢饭,我讲了明天跟着李强上班的注意事项,特别叮嘱了要听李强的话,才让他早点休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是星期天,学校放假,也没有办法报名。

一大早,我就起床叫醒了阿贵,拾掇了好久才打理好了他,镜子里的阿贵成熟、稳重、英俊,让我心里拥起一股自豪,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讲了半小时的挺胸抬头收腹,他总是做不好,总是做出一副低眉顺眼样儿,把我气得直跳。

吃了早饭就送了阿贵过去,见到李强后寒暄了一会儿,就让阿贵开始了他第一天上班的生涯。

我回到家,拿好霹雳针,上了四层露台,开始了辛苦的练习。现在的我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五米内对着一个苹果几乎可以百发百中,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晚上接回阿贵,他今天上班一切顺利,一路上显得特别兴奋,看着他笑逐颜开的模样,想到将来的美好生活,也是非常开心。

星期一是一个大好晴天,万里无云,也不知道是不是预示着我今天有好事发生。

由于我态度好、表现好、学习好,谭老师批准了我撒谎的病假,还特别叮嘱我要按时吃药注意休息云云。

照例送阿贵去了厂里,叫他在厂里呆会儿等着李强来,然后踏着轻盈的脚步向着“钱”途而去都成市第一中学。没错,昨天从那个女孩那儿打听到了一中正在报名,今天就是奔那儿去的。

一路上,呼吸着早晨新鲜的空气,让我神清气爽,也唱起了儿子常唱的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都成市一中是所管理比较严格的学校,肯定不会让闲杂人等进入,我只有想个办法混进去。到了一中学校门口的时候,时间是七点四十,我早打听到了,这个时间段正是学生上学的高峰期,这也便于溜进去,要不然连学校门都进不去,那才够倒霉的。

观察了好一会儿,趁着学生三五成群地走进校园,我紧挨着一个稍胖的男生,小跑着跟上步伐,顺利地进了一中校园。

时间还早,我就先信步逛起来这所名校。

都成市第一中学比我以前上的三流大学还大,基础设施更完善。

据考证,都成市第一中学是自解放以来地方政府办的第一所学校,中学学风卓荦,人才辈出,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影响力。

在游逛中,也没有人理我,或许是认为我是哪个教职工的子女吧。过了九点,估计老师们也都上班了,走进教研楼,东看西瞅,上下跑了一圈,却没有找到报名的地方。

只好叫住了一个背着包拿着教按的中年女教师,发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