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8(2/2)
绾绾和乌清雅都好奇的看了过来。
“南海王世子的本事绝对不在我之下,这排到第十就有失公允了。”
原来是这事,乌清雅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奇怪,从前这册子上还没有魏暄的名字呢。这些世子之类的人本来就很少动手,我估计要不是那天他和你莫名其地打了起来,这英雄榜上绝对没有他的名字。那天你们的比武不过是切磋,根本看不出真本事,玲珑的人把他排到第十,估计也是综合考虑各项问题才做的决定。”
乌清雅这话虽然说的在理,但早就知道魏暄和玲珑关系不浅的绾绾却完全不这么想,她更相信魏暄是为了隐藏实力,故意让玲珑的人这么做的。不过收了魏暄玲珑令牌,绾绾对于玲珑的事情却是不能说的。
和凤寻一样觉得魏暄这个排名有问题的还有风越铭,他可是实打实地和魏暄过了招的人。他最开始也觉得玲珑是因为魏暄不经常出手,玲珑的消息收集有限才有了这个排名。可是依旧觉得不对,毕竟玲珑是天下闻名的消息组织,按理来说不会出错的。
风越铭想不明白,感觉告诉他这魏暄和玲珑应该有某种。
“小铭,我找到琅嬛仙的痕迹了”风四爷突然推开风越铭书房的门,一脸激动地说道。
“真的”风越铭直接站了起来,他现在已经没有心思考虑魏暄和玲珑可能的关系了,因为另一个更加重要的消息摆在他的面前。
“四叔,你在什么地方发现琅嬛仙的踪迹的,他们留下的联络标志是什么,有没有抓到人,那些人可能和谁有,和宫里有没有”风越铭急切地看着风四爷,一连串地发问。
“嗯,我先喘一口气。”风四爷拿起案几上的茶壶,也不管什么形象气度了,直接就对着茶壶嘴喝,喝了小半壶水才觉得自己有了力气。“这是说来也是一个巧合”
自从那天风老太爷发话让风四爷去寻找传说中可能已经不存在的琅嬛仙的蝶部,风四爷就带着人明里暗里地接着各种名目把京城翻了一个底朝天,可是不知道是琅嬛仙的人太会藏了,还是风家的人太笨了,风四爷找了好几天都没有任何结果。
唯一发现的蛛丝马迹就是在风家宴会后的第二天,可是很快就消失。似乎是专门出来逗弄风四爷,只露了一个衣角就消失了,把风四爷气的仰倒。连回家都没有好脸色,让这段时间风家四房气压骤降,伺候的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得罪不高兴的风四爷。
找到琅嬛仙的人就有可能知道当年他二哥的埋骨之地,知道当年的真相。找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有了一些线索,风四爷是绝对不会放弃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昨天他又发现了琅嬛仙蝶部的标记,虽然守了一天都没有抓到人,但是这却是一个好消息,证明琅嬛仙蝶部还有人在。只有他们在,风四爷就觉得找到他们有希望。
“就是说,其实四叔也没有真的看到人,就是看到蝶部的标记了”风越铭皱眉,“京城知道蝶部的人不少,当年蝶部被先皇一锅端了,他们联络的标志也被大家所知晓,只要有些底蕴的家族都知道琅嬛仙的事情,他们的标志就大刺刺地放在外面,这岂不是专门为了引人怀疑”
“四叔,这些日子我都在想,这是不是天元帝设下的又一个圈套。从在开始让姑姑发现琅嬛仙的人开始,他就一步步我们往他的套子里面钻,最后把我们一网打尽。皇宫中出现了消失了几十年的琅嬛仙蝶部,还不偏不倚地被一直在找他们的姑姑看到了。然后我们刚说要找蝶部的人,京城立马就出现了蝶部的联络标志。当四叔你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心浮气躁的时候,蝶部的标记又出现了。这些都太巧了吧”
“四叔,你觉不觉得我们像在被人牵着鼻子走,对方拿准我们急切找蝶部的心思,故意引诱我们上当。”风越铭皱眉,“或许所谓的蝶部根本就不存在,只是有心人放出来的一个饵,等上钩的人。”
风四爷直直地看着风越铭,脸沉了下去,说:“怎么,小铭,你的意思是我们就不查了好不容易找到了蝶部的消息,你竟然告诉我不查哼,我们风家人顶天立地,哪有你那般前怕狼后怕虎的,我看你是在辽州过舒心日子过多了,忘了风家的家训了吧。虽然你是风家的下一任家主,但是我要查蝶部的事情你可管不着,别在我面前摆架子,要管,也要等你真的成了风家家主再说。你不查,我查”
风越铭知道风四爷正在气头上,也不把他口无遮拦的话放在心上。风越铭给风四爷到了一杯茶,平静地说道:“四叔,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知道的,我比谁都想查出琅嬛仙的人,查出当年的真相,让风家无辜惨死的英魂得到安息。但是我们不能让人利用了,要不然到时候我们得到的不会是真相,反而是更加痛苦的未来。”
风四爷盯了风越铭半天,最后闭上眼,勉强压抑住心中的愤懑,深深吐了一口气,说:“说吧,你的心思。你想让我怎么做”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太后
风越铭将茶送到风四爷面前,然后给自己又斟了一杯,问道:“四叔是在什么地方发现蝶部的标记的”
“京城的西边。 t”风四爷接过茶杯,慢慢喝了一口,问道,“小铭,你有什么想法”
“嗯,西边西边住的都是读人,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周围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家很快就知道了。如此我们干脆就挨家挨户的查,雁过留痕,不就不信没有一个人发现他们的行踪。”风越铭眯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狠辣,“宫里我也让姑姑多加关注,我就不信把琅嬛仙阁的余孽搜不出来。”
“嗯,我让人悄悄去办,我也想知道怎么有那么多的巧合”
日子终于走到了太后娘娘的千禧宴,京城是张灯结彩、百姓安乐,皇城中更是美轮美奂。赵国的皇宫经过几代君王的奢靡扩建,现在极具规模,占领这京城最北边,气势恢宏,富丽堂皇,在夺目的灯光下,仿佛一条盘踞在北边的巨龙,威严又让人生出征服的野心。
皇城整体长形,背靠燕山,前有宽大的护城河,绕城而流,和厚重的宫墙一起组成皇城的最后一道防线。皇城内宫殿无数,中轴线上是光明正大殿,宏伟的白玉台阶,高高的大殿,正是每天上朝的地方。皇宫左右都有各数座宫殿,正是天元帝的后宫。
太后住在慈安宫中,离皇后所在栖凤宫和天元帝所在的正阳宫距离都不算近,慈安宫的周围都是住的先皇的太妃们,除了那些陪葬的和去皇庙祈福的,剩下的这些人都受到太后娘娘的管制。
太后娘娘并不是天元帝的生母,也不是先帝的皇后,不过她在天元帝登基的事业上做了不少贡献。天元帝母亲早逝,天元帝登基后,就封了她做太后,成为这赵国最尊贵的女人。太后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的母家不显,后辈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人,能当上太后不过是因为她当时站对了位置,也因为她本身没有威胁。知道天元帝尊重她的原因,所以太后在宫中一直很本分,并不过多的插手天元帝的事情以及后妃的争斗,真正做一个讨人喜欢的老太婆。
这次天元帝大张旗鼓地为她举办宴会,太后不用想就知道为的肯定是别人,而她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尤其在她看到厉王世子的时候,就明白这个宴会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过她并不想管,反正她这几十年之所以能够好好活下来,靠的就是无为,如此就当自己是一个老糊涂吧,什么都不知道才是福气。
太后的千禧宴在皇宫中最美的宫殿蒹葭殿举办,蒹葭殿正对着的就是蒹葭湖。秋天的湖其实没有什么好看的,但宫中的能工巧匠们却别出心裁地将湖中的残荷都换成了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绸花,合着摇曳的灯火,灯花和绸花交相应衬,宾客根本分不清那是真的花还是假的花。就如分不清这宫中的繁华是真的